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一色视频_91电影院_一级片在线观看_九一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视频在线一区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作業:“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7-06

閱讀 :190

  陪孩子寫作業,現在已成了許多家長的“功課”。

  孩子上小學后,整個家庭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一種叫“作業”的東西,它仿佛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能帶來此后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事關未來的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途……每個對孩子負責的家長,怎么能不在意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長放棄自己的一些活動,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他們希望以此培養出孩子愛學習,規規矩矩寫作業的好習慣。

  家長們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凳子坐在旁邊盯著,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要寫什么,再不時地過來看看寫得怎樣,最后還要細心地檢查。無論何種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全程參與,從頭關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嗎?我認為不需要。

  圓圓剛上學時,學校給新生家長開會,提出家長應該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等要求。但我們沒那樣做。我們只是在最初幾天,當孩子對學校生活、寫作業這些事都還比較陌生時,在旁邊給予她一些指導和提醒,讓她盡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規則和做法。這個時間只有一周,后來就沒再管她——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了。這不是家長不作為,而是意在培養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剛上學的一段時間里,圓圓對寫作業感到很新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寫作業,那神情就像對待剛買回來的一個洋娃娃似的。時間稍長,她就失去新鮮感了。回家就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一直磨蹭著不去寫作業。當我們發現已經有好幾天,圓圓都是需要我們提醒才去做作業時,就決定以后連提醒這句話也省了。我和她爸爸達成默契,我們裝作完全忘掉寫作業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憑她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亂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沒寫作業。先看動畫片,飯后玩了一會兒玩具,然后又看書,又看會兒電視。到了已洗臉刷牙,躺床上要睡覺時,才想起今天忘了寫作業,急得哭起來。我和她爸爸其實早就著急了,但我們一直裝著沒注意她的作業問題。這時我們才做出和她一樣著急的神情,說: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

  我們說這話時,只是表示了微微的驚訝,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怪啊,她哭,就說明她已經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壞了。家長如果再帶著抱怨和批評的口氣說“你怎么能忘記寫作業呢,現在著急了吧!”孩子就能從中聽出“你真不像話”、“活該”的意味,她就會忘記自責,開始對抗家長的批評。我們親親她的小臉蛋,語氣平和而友好地對她說,寶貝不要哭了,誰都會有忘記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現在想想怎么辦吧。聽我們這樣說,圓圓停止了哭泣。父母這樣理解她,可能給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緒平靜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著急了,這時不由自主地說,那就晚睡一會兒,趕快寫吧。看得出圓圓當時已困了,她聽爸爸這樣說,有些不情愿,表現出發愁的樣子。

  家長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愿,他會更愿意去執行。

  我趕快對圓圓說,你愿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兒,今天去寫;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提前一小時過來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明天就去學校和老師說一下今天的作業忘了寫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圓圓當時面臨的不外乎這幾種選擇。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后一種選擇不合適,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剛上小學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學前班或幼兒園布置作業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損害,他是不會同意不寫作業的。每個學齡兒童心中都有對作業的責任意識;還有自尊和對老師批評的懼怕,這些讓他不會隨便放棄作業。

  圓圓當時雖然想睡覺,但可能是她覺得不寫完心里總有個事,不舒服,就說要現在寫。我們說好,那就現在寫吧。她無可奈何地下床,從書包中掏出書本,說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寫,要到客廳寫,可能是覺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覺的愿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沒說什么,只給她找個小凳,讓她到茶幾上寫,我們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過了一小會兒我們也該睡了,洗漱完后,我過來看了一下圓圓。她剛剛寫完語文和英語,數學還沒寫。我說:媽媽爸爸去睡覺了,你寫完了自己回房間睡覺吧。

  平時她睡得早,都是我們送她進房間。這時,她抬起頭,有些嫉妒地說,為什么你們大人就沒有作業,就是小孩有作業!我們被逗笑了,說我們其實也有作業,爸爸要畫那么多圖紙,媽媽要寫那么多文章,這都是我們的作業,也必須要按時完成。并說我們可不愿意沒作業,沒作業就下崗了。寫作業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實也明白,就不用給她講了。我們又親親她的小臉蛋,像平時一樣愉快地跟她打過招呼,就回自己房間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廳寫作業。

  我們假裝關燈睡了,靜靜地聽著她的動靜。圓圓大約又寫了十幾分鐘,自己收拾書包去睡了,我們才把懸著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沒提這事,就當什么也沒發生過。

  在這里我想提醒家長們,對于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接下來幾天,圓圓回家早早就把作業寫完了,我們心里很高興,但沒有很夸張地表揚她,只是淡淡地告訴她每天都這樣做是個好習慣,應該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對她的滿意。

  早早把作業寫完帶來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一點就透,即使對小孩子,也毋須多說。但她畢竟是孩子,時間稍長,就又開始在寫作業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記寫作業大約十天,圓圓又一次忘了寫作業。

  本來那天準備睡覺的時間就比平時晚,她想起來作業忘了寫,說今天的作業還留得多,得寫好長時間,說著又愁得要哭。我們還是采取和前一次大體相同的方法,寬慰過她,就把她一人留在書桌前,我們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會不忍心,覺得自己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有安慰,會寫得更快更好。但那樣會有幾個壞處,一是孩子會在家長面前刻意表現他的痛苦,博得家長同情,這既影響他寫作業的專心,又影響速度;二是家長陪寫,會讓他覺得不完成作業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時間長了,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綁架,養成依賴心,這特別不利于他自我責任意識的形成;三是家長坐在旁邊多半會忍不住嘮叨一句,不論是略有不滿地說“趕緊寫吧,誰讓你又忘了呢”,還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記著寫作業,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開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點寫,你看都幾點了”。所有這些話對當時的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還弄得孩子煩。所以即使你有時間,也不要陪他,即使你當時還不想睡覺,也要假裝去睡,情緒上要和平時沒有兩樣,千萬不要指責孩子。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可沒有你那么好的脾氣,我一看見孩子沒寫作業,火氣就上來了。那么,我要說,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從不去虔誠地思考,不去理性地處理,只是憑性情做事,一遇到問題就著急,一著急就發脾氣,這只能說明你是個任性的家長。一個任性的家長,怎么可能不培養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圓圓確實寫得比較晚了,我們一直豎起耳朵聽她的動靜,到她睡覺時都快十二點了。很心疼她睡這么晚,明天還得早起。但這也是她成長中應該體驗的“功課”,她從中一定能學到東西。我們并不覺得她忘了寫作業是件壞事,倒覺得它是個教育契機,可以促成圓圓自覺意識的養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確實,在我們的印象中,圓圓自那以后,再沒發生過臨睡覺時才想起寫作業的事。她很快就學會了安排,有時在學校就能抓緊時間完成不少作業,回家也一般寫得很快。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制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可以說,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某個習慣不好時,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兒童所有頑固性的壞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得到合理的疏導解決,長期和家長或教師摩擦沖突形成的。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特別容易養成兒童壞習慣的一種做法。

  家長陪的目的是希望有兩個提高——效率高、質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認真,就會告訴他要應該抓緊時間,應該認真寫。天天陪,這些話差不多就會天天說,因為孩子幾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靜靜地長時間地坐著,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把作業寫得那么完善。開始時孩子還會在意家長的話,時間長了也就不在意了,這惹得家長說話時就會有些不耐煩,孩子就在情緒上開始和家長對立,事情于是開始走向惡性循環。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家長陪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里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我們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習慣。

  按時按點地坐在書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時按點學習的習慣。“習慣的重要性并不止于習慣的執行和動作方面,習慣還指培養理智的和情感的傾向,以及增加動作的輕松、經濟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習慣,只是肢體上的;“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陪”與其說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在給他制造麻煩。

  很多媒體、教師或“教育專家”都在建議家長應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這種說法不知他們是怎么想出來的。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我見過許多看起來確實需要有人陪著學習的孩子,沒人陪就一點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長陪著寫作業——但這個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只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約束自己。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但一定要想辦法從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獨立性將總也不能生成,那么他會越來越苦惱,越來越不自覺,“陪”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同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在過去時間里對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錯誤,這種反思也將決定你如何抽身,決定你的幫助是否能對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則: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個過程中盡量制造孩子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哪怕他開始做得不好,也絕不要制造他的內疚感和失敗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站立,否則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么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是,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就會說:我花那么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成長也沒有好處。

  最后想說的是,對于“陪”與“不陪”不要理解得簡單化和絕對化。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所以“陪”與“不陪”與其說是行為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教育理念,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長整天忙著喝酒打麻將,確實也沒時間沒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這樣的“不陪”與我們這里說的“不陪”,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下一篇:給小板凳揉揉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適當地讓孩子吃點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蜜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小说 |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 日韩欧美高清 | 欧美精品久久久 | 色综合免费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 日韩免费久久 | 免费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自拍 | 自拍偷拍视频网站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韩日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夜视频 |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一色视频| 精品视频久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国产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网 | 8x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三区不卡 | 欧美理伦片在线播放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自拍 |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 91在线一区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性视频网站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