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郜媽愛說笑
上作文課時,老師指派的作文題目是:我的愿望。
小花奮筆疾書地寫著:
我第一個愿望是希望有個可愛的寶寶,第二個愿望是希望有個好丈夫……
作文簿發下來后,只見老師在評語處寫道:
請注意先后秩序!
郜媽侃一侃
我的大弟自小就是一個積極的觀察家。當他在讀幼兒園時,下課最愛干的事,就是領著一群小男生,去女生廁所偷看她們尿尿,因為他很想知道,為什么女生不是像他們男生那樣站著小便,而要蹲下去尿。
女兒四歲時,也問她哥哥說:
“為什么我不能像你一樣站著尿尿?”
兒子就說:
“那你站著尿呀!”
女兒就站著尿了——結果尿了一褲子!這件事讓我明白,這時期的孩子,他們經常是用天真的想法來發問,我們大人其實只要像打乒乓球般地,把問題拍回去讓孩子先去思考。
我很慶幸,當時女兒問的不是我或是她的爹,而是跟她年紀相仿的哥哥。
因為,我很可能會對她的提問,以成人的思維方式復雜化了回答。
正如我在《小娃本色》一文中所說,朋友夫妻沒有急著拿出性教育大全來給孩子上課,而是反問他:“知不知道精子和卵子怎么碰在一起的?”當孩子回答“肚臍眼中間插根吸管就過去”后,并沒有再提出新問題時,做父母的就不必去給孩子作太詳細的說明,等到下次他若再度“想起來這回事”時,才用他能理解的、簡單扼要(千萬避免長篇大論)的言語來回答他——
“爸爸的精子是從陰莖出來,然后注進媽媽的陰道里。”
接下來父母可能要面對的,會是讓他們臉上再生三條直線的孩子霹靂問:
“那爸爸是什么時候讓精子注進媽媽陰道里去,做出我這個小娃娃的?”
“我們是選一個沒人吵,彼此又很高興的時候。”
沒有必要把性交的整個過程告訴孩子,并且可以補充說明,爸爸媽媽在一起的事,是很私人的事,不可以到處去問人家和跟別人說,是會被人認為沒禮貌的。
至于——孩子是怎么生出來的?
可以清楚地告訴他:“是從媽媽尿尿旁邊的一個管子里生出來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嚇了一大跳問:“那一定會很痛吧?”媽媽可以誠實地回答他:“是!”
除非他問有沒有流血,才提到有流血之事,否則不要主動提及,免得嚇到他們。也沒有必要應允孩子看“他們生出來的地方”,可以畫一個人體或以人體圖繪書來作解說。
對于孩子對男女性器官好奇的提問,千萬要避免曖昧含糊的回答,不然會讓你“丟臉丟到太平洋”。
有一次,我們幾個家庭辦聚會,一個五歲大的小女孩在場子里亂竄地到處找大男人、小男生提問:
“你也有像我爸爸那樣的‘寶貝’嗎?”
大家都不清楚她問的“寶貝”是什么東西,只有他爸爸最心知肚明。
因為女兒曾不小心看到他的陰莖,便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他用“嘴里含著顆雞蛋”的方式說:“那是男人身上的寶貝。”誰知小女孩太有愛迪生精神了,不滿足爸爸糊弄的方式,所以為了弄清楚心中的疑問,才會發生這樣“不恥下問”的事。
若當時,父親能清楚明白地以正式的性器官名稱告訴她“這就是男人的陰莖”的話,孩子的好奇心在獲得滿足后,也就不可能會到處尋求解答了。
我認識的一對朋友夫婦,從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裸露身體,還經常“一鍋下”地跟孩子一起泡湯,認為如此坦蕩蕩地向孩子展示男女大不同,是最自然的性教育法,但專家們卻對這種性教育法大不贊同。
因為根據他們的調查研究,孩子們在看見爸媽的裸體時,往往是會產生無法滿足的性欲和性器官的亢奮。所以不鼓勵父母和孩子共浴,不準許孩子在旁觀看父母裸體換穿衣服或如廁,認為這樣做會讓孩子生出混亂的性幻想,造成他們在成長后的性觀念和行為的混亂。
所以,如果在換衣服或洗澡時,孩子意外侵入,瞪著小眼想要把我們的裸體“看清楚瞧明白”,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時,父母一定要溫和且堅定地將他們“請出去”,并且在事后告訴他們:
“我知道你想要看清楚我們大人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我可以說給你聽,我們也可以一起來看人的身體構造圖,你有什么疑問盡可以問,我來回答。”
如此的處置法,既不會扼殺掉孩子的好奇心,更不會堵死他們的好奇心,只會將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到正規的軌道上去。
郜媽老實招
孩子的未來必將扮演戀人、夫妻的角色,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教導,將決定他們能否獲得正常、幸福的生活。而家庭應該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課堂。
公說婆說
豌豆公主
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很多,比如讀書啦,看電視啦!電視里動物世界也有“愛愛”,也有爸爸媽媽啊!
olivia
在小孩子的性教育這個問題上,與其采取“堵塞式”的“回避”和“禁止”,不如采取“疏導式”的“講解”和“引申”。前者會導致崩塌毀滅效應,后者則安然太平,說不定還能取得意外的收獲。這就和古代一些治國政論一個道理。其實媽媽們可以在中國古代的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文章中汲取古人智慧,用在小孩子教育上的(不管是孩子學識還是心理)。
丁香一般
我和孩子碰見過狗狗交配的情形,孩子說:“媽媽,他們是在游戲吧?”我告訴她:“不是,游戲不是這樣的,他們是在做生小狗的事!”建議有女兒的家長,一定要正式告訴女兒——這不是游戲,這是交配,這種行為的直接后果就是產生下一代。不然以后被人騙去“做游戲”就麻煩了。
博主郜媽
帶孩子在路上走,遇見狗情侶在路上“做它們想做的事”時,的確挺尷尬的(感謝主,還好,我孩子小時我沒遇見過)。換做是現在,我如果牽著我的“孫子”遇見這事時(這是假想,我還不想當奶奶),小孫子問:“奶奶,它們在干什么?”“在做要生小狗的事。我們趕緊走開,因為它們會不好意思。”
做這些對談時都是要維持原先步行速度繼續往前走。“為什么會不好意思?”
“因為在做生小狗和生小孩的事時 ,是應該在不能被別人看到的地方做。”
“那這兩只狗狗為什么要在會被別人看得到的地方做?”
“因為它們沒有自己的家呀!”
講到這里,就立刻找一個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轉移他對這事的繼續關注。
天堂的階梯
兒子沒有提問,但感覺兒子對這方面是好奇的,網上的黃色東西一定是看了,有時還搞臟了床單,不知怎么跟兒子說。
博主郜媽
買上一本談“如何跟青少年談性”的書,先讓爸爸看(因為爸爸可能都沒有正確的性觀念與性知識),再讓爸爸拿去跟兒子“一起看”,注意是“一起看”而不是讓孩子“單獨看”(因為若丟給他自己看 ,他有看不懂處或做其他解讀, 反而壞了事)。
父子二人在“共讀”時可以做一些“男人與男人的對話”,搞不好, 爸爸的獲益比孩子還多呢。
下一篇: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質:尊重他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恰當的性從四五歲開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