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郜媽愛說笑
一位著名的足球教練在所帶領的球隊連吃敗仗后,去一個酒吧買醉,喝得半醉的他喪氣地對酒保說:“自從輸球后,我不僅失去了所有朋友的友誼,連我老婆也都不再答理我。為了挽回我老婆對我的情誼,于是我對老婆說,我只剩下一個朋友了,就是我家的那只老狗,但一個人至少應該有兩個朋友吧,我想如此一說肯定能博得老婆的同情。”
酒保:“結果呢?”
教練:“她點頭同意了我的說法,第二天就又給我買了一只狗。”
郜媽老實招
和在紐約進修的兒子通電話時,提到自己在教會新近結識了一位弟兄,與他們一家人成為好朋友。兒子聽到我說起那弟兄的名字,驚喜地叫道:
“××叔叔也是我的好朋友耶!”
“是啊,××在聽說我是家石媽媽時也很驚訝,說是早就認識你,還說你曾向他請教過如何談‘遠距離的戀愛’呢。”
兒子聽了,發出有些尷尬的笑聲解釋道:
“哎呀,那是好早以前的事了,你不也知道的嗎?那時××先我半年去紐約讀書,我不想我們兩人因為形體距離上的遙遠而疏淡了感情,于是就去請教和妻子遠距離戀愛兩年的××叔叔,問他是如何維系情感的。”
雖然××的傾囊傳授戀愛招數并未幫助兒子維系住那份情感,但是相信他在跟兒子“談情說愛”時,肯定也跟兒子說了許多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即便再能說會道,也無法提供給孩子的勸慰與支持的力量吧?
因為,記得兒子的女友去到異地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另結新歡而提出分手時,我雖然也陪著兒子一起落淚,跟他分享了自己年輕失戀時的心情,以及如何從情傷中走出的經驗,但卻不及教會里的一位大姐姐的一句話來得有效果。那位姊妹對兒子說:
“家石,你真應該感謝主耶穌,讓你女朋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跟你散伙,沒讓你虛擲太多的情感在她身上;另外,她沒有絲毫隱瞞她的情變,免去你自己發現事實真相后的屈辱與傷心。”
兒子參加高校甄試失利,在沮喪之余將怨氣出在我身上,幾天不肯跟我說話,因為是我鼓動他參加高校甄試。這讓當初抱持著希望兒子能多給自己一個通過正常考試管道外進入大學機會想法的我備感委屈,但兒子卻聽不進我任何的解釋,認為如果不是我的期許,他也不會有這次丟臉的失敗經驗。后來靠著一位也曾走過考場失利的“大朋友”阿斌從旁勸解,方才重新振作起來迎接不久的高校聯招考試,并獲得佳績進入到理想專業。
我向兒子的這位“大朋友”阿斌表達我誠摯的謝意,并好奇地問他究竟是用怎樣的嘉言美句,來鼓勵兒子重拾信心繼續迎戰。
阿斌說:“就是阿姨你當年在我考試失敗時,曾經勸過我的那句話——這次的失敗只是上帝在提醒你:還可以再努力一點!”
相同的勸慰和鼓勵,為什么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會“一點效果都沒有”,但對別家孩子而言卻可達到暮鼓晨鐘的功能呢?問題或許是出在說話人的態度上,也可能是聽話人的心態不同。就好比來自婆婆嘴里和出于自己親娘口中的,在入耳進心時的“味道”常常不盡相同的道理一樣。
其實,做父母的我們很早就會發現“別人說的話好像往往比父母說的還要管用”,但卻很少有父母會因此想到,如何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去培養出幾位能陪著孩子一起走的孩子的“大朋友”。
這些“大朋友”可能是孩子的老師、鄰居親友、辦公室同事,補習班、教會里結識的大哥大姐叔伯阿姨,他們不需才高八斗或身居要位,只要能有一顆肯耐心聽孩子說話、真心喜愛孩子、不憤世嫉俗的心,不會去搬弄是非,不出惡言與尖銳言詞的嘴。
或許是因為我的個性比較“長不大”,因此成為許多朋友的孩子們的“大朋友”,一些不敢、不愿跟父母說的事,他們都肯跟我談,甚至有幾位孩子跟我要好的程度還甚過他的親生父母,我也因此經常被賦予“傳聲筒”的重任。
做“傳聲筒”的工作其實頗費心思:既需要能保持“原主旨”,卻又不能“原汁原味”地端上去,必須要加油添糖地達到壞話好說,且絕對不能讓孩子聽出是奉他父母之命來說教的。
不過,在聽多了別家父母對孩子的抱怨后,也會發現——自家的孩子原來是正常的,因為別家孩子有的毛病他也一樣沒少,只是犯病的輕重與發生的頻率不同而已。所以有時身負“傳聲筒”重任,恰好犯病的自家孩子也在場時,就可以讓他們搭個順風車一起來“受教”。
比方某位朋友對他孩子將朋友看得比自己父母還要重要之舉頗有微詞,而我其實對自家孩子“重友輕父母”也有諸多不滿,雖然理智上清楚,這是青少年的正常心理,但卻仍覺得需要點撥一下,讓孩子學習在珍愛朋友之余,也不要輕忽對父母的關愛。恰好當天有幾個家庭在我家聚會,其中有位爸爸在證券行工作,跟我們分享投資理財的一些觀念,我就順著這個主題問在座的孩子:
“你們知道你們做孩子的,做什么樣的投資最劃算?”
孩子們紛紛提出努力學習、學好語文、鍛煉身體……
我在點頭稱是后又故弄玄虛地說:
“還有一項是你們絕對沒想到的。”
孩子們不服氣地唧唧喳喳又數說了一些,卻見我把頭搖得似撥浪鼓,有孩子不耐煩地
嚷著要我宣布答案,我說:
“是孝順父母。”
孩子們都不服氣地叫嚷起來,做父母的也露出不解的神色,因為“孝順父母”是品德
培養教育中的一環,如何能跟“投資”扯在一塊?
“因為投資同樣的感情、心力在父母、朋友、同學甚至情人身上,所得到最豐厚的情感
或金錢上的回報一定來自于父母。”
眾孩子聞言后都將眼光投向自己的父母,恰好坐在我身畔的兒子頑皮地用手勾著我的臂膀說:“哇,那我得好好投資我的‘媽媽股’。”
有人曾將父母比作溫暖和照亮孩子人生的一盞明燈,但在孩子長遠的人生旅程中,總有
“爸爸媽媽燈”無法光照的黑暗處;“爸爸媽媽燈”也終有熄滅的一日。
但如果我們做父母的,能幫助孩子多結交上一些“大朋友”,就如同替孩子在人生路途上多點上幾盞給予他更多溫暖與明亮的燈。
郜媽老實招
做父母的如果想讓孩子能跟他的“大朋友”維持長久之誼,有幾點原則必須遵守——
1. 絕對不要吃“為什么這些話我的孩子肯跟你講卻不跟我說”、“為什么我的孩子跟你的感情好像比跟我的還好”的飛醋。
2. 除非是孩子或他的“大朋友”主動跟你談及他們曾做怎樣的談話,否則不要去打探。
3. 如果孩子的“大朋友”出于善意提醒,向你透露孩子向他說的不要告知父母的秘密,而為人父母者需去對孩子言行作些指正時,千萬要婉轉、有技巧,不可讓孩子知道消息來源。
想做孩子的“大朋友”也有幾點原則必須遵守——
1. 不要向孩子的父母炫耀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系。
2. 當孩子要你保守一些涉及到法律或孩子安危的重大秘密,如偷竊、逃學、受到性騷擾時,說服孩子由他自己或在“大朋友”陪同下去告知父母,千萬不要承諾替他保守秘密或代為解決問題。至于一些如抱怨父母或喜歡上某某的“小秘密”,則絕對不能向其父母“告密”。
3. 不論是小秘密或大秘密,都千萬不可將其當做茶余飯后閑嗑牙的話題“傳播”出去。
公說婆說
Chinalei
好觀點!
記憶的BANK
哈哈,郜媽的理論始終都是這么的新穎有趣!
生命樹_GaoYan
“要孝敬父母,使你們得福,在世長壽。”這可是來自上帝的祝福哦!
茉莉香片5656
雖然我的孩子現在還小,但是郜媽的文章提醒了我,別等到孩子開始重友輕父母的時候感到懊惱。
雯忻時刻
“因為投資同樣的感情、心力在父母、朋友、同學甚至情人身上,所得到最豐厚的情感或金錢上的回報一定來自于父母。”
郜媽好像沒有考慮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投資在他們身上,更是低投入高回報。
博主郜媽
所言甚是。
mengmeng
關鍵是孩子知道根本無需投資父母,父母對他們的回報是無條件的豐厚。
博主郜媽
要讓孩子知道“有投資才有回報”。
佐佑格子
呵呵。媽媽們也要努力經營自己, 與時俱進,才能具有潛力和投資價值啊!
博主郜媽
媽媽們要加油成為“績優股”。
下一篇:圣誕節媽媽的愛是滿滿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一生最受用的15種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