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郜媽愛說笑
第一次進足球場看足球賽的馬莉,看到旁邊的那個男人站起身來,大聲用“國罵”怒罵坐在他前面的觀眾,便問坐在身旁的男友:
“那男人干嗎發火罵人?”
“因為被他罵的那男人剛才對裁判扔了個飲料瓶子抗議裁判不公平!”
“那該死的裁判確實該被扔瓶子,可惜沒有打中!”
“就是因為沒打中裁判,那扔瓶子的人才挨罵的!”
郜媽侃一侃
水水媽媽在她的博客上發帖,請眾媽媽替她支招——
我家小剛快滿三歲,最近開始很喜歡打人,首當其沖的就是大他一歲的小堂姐,因為小堂姐喜歡搶東西,小剛搶不過就打人。
昨天小剛又把小堂姐打哭了,大伯就發飆了,不僅講了很多難聽的話,而且拿著棍子對著小剛說:“你以后再打姐姐看看,你打她我就打你,一直打到你不敢打人為止!”
我不是沒有教小剛不要打人,每天他睡覺前、起床后,我都不停地提醒他:“不能打人!”他每次動手打人時,我也都在當時斥責了他,甚至要他到其他地方自己玩來作為處罰,只是沒有動手打過他罷了,因為我不贊成打孩子。
除了他大伯用的“以暴治暴”的管教孩子的方式外,到底還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改掉小剛打人的毛病呢?
許多回帖擠進水水媽媽的博客里,有媽媽替打人的小剛發出不平之鳴,認為在教導孩子不可以打人時,也應訓誡小堂姐不可搶人東西,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如果只是一味限制自己孩子的退讓,養成書本、玩具被搶走時只會跟老師告狀或是哭著回家找爸媽,不懂如何去用非武力方式爭取屬于自己的權利,很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后處理事情的態度,成為遇事畏縮、人人可欺的“軟柿子”,所以在引導孩子不過度地反應,不以“武力”為首要的自我保護方式之際,也要同時教導他明了捍衛自身權益的方式。
并建議讓水水爸爸出面邀請大伯夫婦一起討論,打人該如何處罰,搶玩具又該如何處罰,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來管理孩子爭搶玩具的事,才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功效。
但多數的媽媽們都有共同的想法——
愛的教育沒有錯,但若怎么說孩子都不聽,適度的懲罰也是必須的。
即便小剛大伯不揍他,而他又沒有改變愛打人的習性,那么日后遲早都會遭到“以暴制暴”的人修理。
所以有必要適度地讓小孩挨挨打,讓他知道被人打是會痛的!讓他借此學習“將心比心”地體會被人打的感覺。
究竟該不該采用“以暴治暴”的方式來教訓愛打人不聽勸的孩子?我想用一個曾發生在兒子幼兒園的事件來說說。
幼兒園里有個愛打人的四歲小孩阿旺,有好些孩子因為老挨阿旺打,怕得都不敢來上幼兒園,幼兒園跟阿旺的爸媽反映了許多次要他們予以管教,家長的回答竟然是:
“哎呀,小孩子打打鬧鬧本來就是常事,他這么小,打人會有多痛?”
有一天我去接兒子時,看到阿旺正被一個比他高壯許多的女孩,拽著頭發用力旋轉,老師們就在旁邊觀看,一點都沒有要制止的意思。
我見狀大吃一驚,問清楚了才知道,原來是阿旺去招惹了園里最兇的女孩小莉,我問老師為何不去制止小莉揍阿旺,老師的回答是:
“讓阿旺也嘗嘗被人欺負的滋味!”
老師們過了一會兒后,才上前拉開了兩個孩子,先問阿旺:
“被小莉拉頭發和打痛不痛?”
阿旺哭哭啼啼地點點頭,老師就說:
“你以前拉其他小朋友的頭發和打他們,他們也跟你一樣痛,所以以后不要再打別的小朋友好不好?”見阿旺點點頭,老師又轉向小莉,問她會發飆揍阿旺的原因,原來是阿旺搶奪她正在看的繪本。
“是阿旺不對,所以阿旺要向小莉鞠躬說對不起!”
“不過小莉也不應該動手打人,因此也要跟阿旺鞠躬說對不起!然后兩人拉拉手和好,一起看那本繪本。”
我很關心阿旺這孩子的后續發展,所以去接兒子時,都會特別去注意他,發現原本因為他老愛打人,所以一般孩子都不愿跟他玩,但自從那事件發生后,漸漸有孩子跟他一起溜滑梯和玩玩具了。
老師說事情發生的第二天,他們跟孩子講了個愛生氣的小狐貍,如何在發脾氣前對自己大聲數“1、2、3”來控制怒氣的繪本故事,要小朋友一起來幫助阿旺控制怒氣,就是看到阿旺又要生氣打人時,就提醒他:
“阿旺,數1、2、3!”來幫助阿旺得到“好寶寶卡”——
一個上午沒打人就可以得一張好寶寶卡,一整天可以得三張好寶寶卡。
漸漸地阿旺打人的次數減少了許多,后來還成為當孩子發生糾紛爭執時,去拉架勸和的和事佬呢!
郜媽老實招
父母常會替幼小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找“太小教他也不懂”的借口,其實孩子很多觀念都是應該從小建立的。并且教育要在當時,凡事都有黃金時間,當他正在打人時,父母就要有所作為,不要只是大人不斷地道歉,晚上再來教孩子,那已經錯過了教育的黃金時間,
孩子早忘了你在說哪件事,就算記得,效果也不好,睡一覺醒來,明天還是會忘了你的教訓,再繼續打人。
所以當小孩出現打人的動作時,大人要立刻拉住他的手,并且用眼睛嚴厲地瞪著他說:“不許打人!”如果手放開,孩子再有揮打的動作,就拉住他的手再說一次。
當其他孩子發生沖突時,爸媽可以讓寶貝當觀察者:“雖然那個小朋友打贏了,可是你看,其他人不敢跟他玩了!”或者:“那個小朋友雖然被欺負,可是他知道要跑,手會舉起來擋,還懂得找大人保護自己!”
這種制止孩子暴烈行為的教導,不可能教一次就能讓他改過,必須有耐心地重復多次教導,孩子在一再提醒教導下,自然就會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暴力行為。
公說婆說
玉曲子
受益頗深!學習了!
小辮子阿文
我們家這個就喜歡和這樣的孩子鬧在一起,老師每天都和我說,我每天也在嘮叨,感覺不頂用呢!
新浪網友
以暴治暴在幼兒園確實挺管用。我同事的孩子總被一個男孩兒欺負,有一次暴發,把那個男孩兒推進小便池。此后,兩個孩子成了好朋友,誰也不欺負誰。
小美美
說得太好了!一直認為郜媽是個開明的好媽媽,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并且很實際,不唱高調!再次學習了!引導孩子不過度地反應,不以“武力”為首要的自我保護方式之際,也要同時教導他明了捍衛自身權益的方式。
水樣心情
小孩子表達能力不強,一開始的武器是哭,后來知道打人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家孩子也是這樣,但是一般不主動欺負人。孩子有時候也會跟我動手,我的辦法很直接,他打我一下,我就打他一下,他踢我我就踢他,讓他知道被打是疼的,然后擁抱他,等他平靜下來再跟他說道理!
博主郜媽
真是個智慧媽媽——先以暴治暴,再擁抱(讓他明白媽媽雖然打了他但還是愛他的),待他平靜后跟他講理(正確教導)。
下一篇:帶著寶貝DIY個圣誕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能力的孩子是“逼”出來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