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曾說:“有千百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卻是一個緩慢而困難的過程。”照顧孩子的自尊心,需要爸爸們在細微處下工夫。因為爸爸在孩子面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表情,都有可能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爸爸們要像愛惜眼睛一樣愛惜孩子的自尊心。
一次,爸爸帶兒子去學畫畫。下課的鈴聲響了,爸爸走進教室,看見兒子正焦急地等著他。黑板上照例掛著十多張畫得好的畫,這是老師讓大家點評的佳作。爸爸看到兒子把自己的畫折了起來,用畫筆壓著,表情很不自然。看爸爸走到身邊,兒子一手拿書包,一手拿著畫和畫筆,急匆匆往外走,邊走邊說:“爸爸快走呀!”似乎想早點離開教室。爸爸心領神會地緊跟著兒子,因為爸爸理解:幼小的心靈很容易在眾人面前受到傷害。
爸爸心疼5歲多的兒子受到挫折,但是他沒說什么,只是輕輕地撫摸他的頭。此時,他知道爸爸根本沒有責怪他的意思,就說:“爸爸,咱們去商場買禮物吧!”
爸爸笑著問:“給誰買禮物呢?”
兒子說:“馬上就要圣誕節了,給小朋友買禮物呀。”
爸爸笑了,兒子也笑了。他們笑著去買禮物了。
兒童的自尊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這需要爸爸們從點滴做起,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孩子的想法,做一個懂得體諒孩子的爸爸。
生活中,很多爸爸總是做出一些有損孩子自尊的行為,比如當眾批評孩子,不問青紅皂白和事情緣由責怪孩子,喜歡翻孩子“舊賬”,擴大孩子的過錯,拿別的孩子的長處與自己孩子的短處作比較,當孩子需要鼓勵和夸獎的時候,不加理睬或潑冷水,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批評孩子等等。爸爸們應該盡量避免這些行為,多給孩子理解和鼓勵。
父親家教方法:
方法一:不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
每個爸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當他們看見別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好時,有的爸爸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看明明,他多能棒啊,他的字比你的漂亮多了,你怎么不爭氣呢?”這種教育方式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經常對孩子采用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孩子形成“我比別人差”的潛意識,這種潛意識使孩子的自尊心處在一個受傷的狀態。處在受傷狀態的自尊心就不是健康的心態,又該如何良好發展?所以,爸爸們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孩子拿來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你應該堅信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很棒的。
方法二: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對話
有些爸爸認為,孩子什么也不懂,怎么講道理也是白搭,不如命令干脆、明確。事實上,3歲以前的小孩由于心智發展程度所限,一般難于明白事理,爸爸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怎樣做不對、應該怎樣做,同時伴以適度的表情、手勢,語氣詞調,使孩子從爸爸的表情里察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3歲以后的孩子,心智的發展足以明白是非,爸爸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孩子的感受,不要隨意命令孩子怎樣做。因為命令式的教育方法會使孩子感覺自己沒有受到關愛,是一種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發展。
方法三: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的成績再不好,爸爸都要給孩子多一點理解,對孩子的付出給予肯定,允許孩子失敗,給孩子犯錯的權力。爸爸不能只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笑逐顏開,“好孩子、乖孩子”這樣叫著,而在他成績退步的時候,臉一下拉好長,讓孩子感覺你愛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績。
方法四:接受孩子的各種感情表現,決不要輕易否定
孩子可能會為一些成人認為無足輕重的事而傷心,對此爸爸要給予理解和支持。很多事情大人不會放在心上,見怪不怪,視為很自然的事,但是心地純潔的孩子對事物的感受非常細膩。他們看到小朋友摔了一跤,可能會擔心得睡不著覺,做爸爸的千萬別說:“這是人家的事,又不是你,睡你的覺吧”;看了電影、電視時,孩子可能會為他所喜歡的任務擔心、傷心甚至流淚,爸爸這時如果嘲笑孩子,“傻瓜,這有什么好哭的,那是在演戲,全是假的”,那只會使孩子更傷心。
方法五:避免說這樣幾類話
“你怎么這么笨!”“你真沒用。”“打死你!”“你就不會像……”“你要再不過來,我就自己走了!”這些話說出來,就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聽到“你真沒用”、“我不要你了”之類的話時,就會默默地記在心里,直到他長大成人也難以忘記。還有嚇唬,是毒害孩子自尊心的毒藥。
父親手記: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脆弱的,爸爸應該細心呵護和關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覺自己受到尊重,繼而展現出自信心。如果爸爸忽視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任意批評、指責,刺傷他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容易變得自卑,甚至憎恨、敵對情緒。
下一篇:孩子的成長需要付出代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缺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