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非常納悶,中國出了無數個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書法家、歌唱家、演奏家,他們都因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聲名顯赫??墒侵袊鴧s極少出現教育家,好像人才都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作者手記
走進閘北八中的校長辦公室,你會看到一個條幅,上面寫著:
魯迅說,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并不就是一首好詩。每個青少年都有取得成功的權利。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條幅落款是:柳斌1990年6月9日 題。
柳斌時任國家教委副主任,主管全國的中小學教育工作,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倡導者。
1990年6月,當成功教育第一輪實驗結束之后,柳斌即來到閘北八中,興致勃勃地聽取了劉京海等人的研究報告。
當時,改變應試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呼聲已經非常強烈。早在1985年,中央就頒發了《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要把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當做關系民族素質提高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一件大事。”也就是說,已經把九年義務教育定性為素質教育。但是,在高考指揮棒威力無比的狀況下,推進素質教育何其艱難!
也許是想到了這些,柳斌激情滿懷地盛贊成功教育。他說:
“成功教育經過總結和完善后,很可能會幫助我們摸索出一條把基礎教育由‘升學教育’模式轉變為‘素質教育’模式的新道路,也可能找到一條使中小學教育由長期面向拔尖學生轉變為面向多數學生的道路,也能夠找出一條改變現在中小學教育對學生‘死讀書’、‘一刀切’、生產標準化零件方法似的要求,轉換成為因材施教,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學得主動,得到發展的道路。就是說,從思想上、模式上、方法上,走出一條新的路子……”
聽到這里,劉京海百感交集,因為他遇到了知音。在成功教育的探索過程中,不知有多少人懷疑和反對,有的學者甚至不屑一顧。
在《天生我才》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戲劇性的描述:
一天,學校請來一位有名的黃博士作報告。此人留過洋,對教育教學模式頗有研究。
黃博士開講了:
“……中國的教育需要改革,這已經成為趨勢和潮流。潮流云者,免不了有一哄而上的現象。咱們中國人仿佛有著與法國人一般的熱情,一哄而上,很成氣候。不過在一哄而上之中,千萬要冷靜,因為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也是一種免不了的現象。
“我聽到過不少‘教育’,什么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掌握教育、勞動教育、合作教育,等等。我由衷地感到欣喜之余,常常不由啞然失笑。把外國人捧出來,于是就有‘掌握’、‘合作’之稱,那么這樣的‘教育’,究竟是你的還是洋人的?
“至于‘成功教育’,我更感到費解,學生學習,不管學什么都會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沒有失敗的教育豈不成了理想國的事情了?”
劉京海(即書中的景海山)坐在下面,不時記著筆記。當說到“成功教育”時,他的眼睛睜得老大,下意識地不住點頭。
黃博士還以為遇到了知音,越講越起勁,他根本不知道劉京海就是成功教育的創始人。下課后,劉京海找到黃博士,誠懇地說:
“聽了您的課,我很受啟發,尤其對您所說的在一哄而上時特別要冷靜的說法。趕時髦固然有貶有褒,真正做學問、做事業的人,是不在乎時髦與不時髦的,也不屑于回避的?!?/p>
黃博士點點頭。
劉京海從挎包中掏出自己寫的論文《成功教育的實踐與探索》,雙手遞給黃博士,說:
“這是我的論文,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p>
黃博士戴上老花眼鏡看了一眼,不禁吃了一驚,認認真真地看著眼前的人:
“你就是劉京海校長?”
劉京海笑了笑。黃博士問:
“你對我剛才說的關于成功教育的看法,有什么意見?”
“我總體上同意您的看法。至于成功教育,我想您大概還沒有作比較深入的了解。我相信您看了我的論文,會肯定的?!?/p>
“這么自信?”
“因為我研究的‘差生問題’是國外沒有解決的課題。我對西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矯治方法不以為然。我認為要采用綜合治理的辦法,像中醫治本一樣,正如您所說的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黃博士這時才覺得劉京海不可小看。其實,他對成功教育的印象,多少也受其他專家看法的影響,當然也包括他望文生義的錯誤理解。
當天夜里11點,劉京海接到黃博士的電話:
“您的文章我拜讀了。我收回我上午說的關于成功教育的說法,事實證明我是錯的。我在不了解的狀況下,胡作評判,這不是搞研究的人的嚴肅態度,所以我很難過,我必須馬上向您道歉……”
實際上,劉京海最初也沒用“成功教育”這個概念,而叫做“幫助學生成功的教育”。倪江松、宋承宣兩位教育界老前輩聽了,說:
“幫助的意思是有的,干脆就叫‘成功教育’!”
這樣,整個研究的思路得到了升華,所有教育措施的內在聯系得到了確認,而且簡潔有力,鮮明動人。于是,“成功教育”的概念得到了課題組的認可。
呂型偉是上海市教育局的老局長,也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并擔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他說:
“成功教育是對毀滅個性和特長的平均主義教育的批判,也是對只著眼于少數尖子學生而放棄不能升學學生的教育的批判。”
他建議:
“成功教育應該在理論上、規律上作進一步的探討,不要停留在方法上。這不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只要有新的觀念建立起來了,有了新的理論體系,方法還可以發展,還可以變化。所以,我提出要建立成功教育的理論體系。”
時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長的袁采說:
“閘北八中的實踐,我認為非常偉大,它顯示了教育改革中教育科學的正確方法。這條路必定是要走的,早晚要走的。所有的學校最后都要走這條路,要不然就不會有成功的教育。教育史上是會寫下這一頁的?!?/p>
下一篇:現代是適應學生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英國老人:不做保姆做參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