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前不久,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說,“中國的父教缺失是我們民族很大的一個隱患。”在參與調查的網民中,有60.7%的網友贊成此觀點。并認為“男性生活壓力大,忙于賺錢養家”是父教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在一次家長見面會上,一位年輕的媽媽說她的愛人幾乎不管孩子,孩子的大事小事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在操心。她的話立刻引來了旁邊幾位媽媽的共鳴。還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女兒已經快一年沒有喊自己的爸爸了,是因為父女倆在一次打鬧中,父親死死地摁住女兒的胳膊以顯示父親的權威,父親的舉動讓關系本來就不太好的父女倆徹底陷入了僵局,對于女兒的冷漠,父親很生氣地說,“我這是養了個什么東西,我辛辛苦苦掙錢養她供她上學,連爸都不叫一聲?!?/p>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父教的缺失?父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又有哪些作用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親子關系資深研究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天津教科院孟育群教授。
傳統的觀念“男主外,女主內”及社會競爭激烈、男性忙于賺錢養家是父教缺失的主要原因。
孟老師認為,首先是傳統的家庭角色觀念使一些父親放棄了教育責任。很多父親認為男人的職責就是養家糊口,加上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父親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
二、錯誤的教子觀念和教育方式導致父親失去了教育權利。有些父親不是不管,但是卻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他們認為嚴父就是板著面孔訓斥,就是打罵子女,而忽視了現在的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有一位父親,雖然從事教育工作,但是教育女兒仍然常常打罵,問他打學生嗎?他說不打,打學生是犯法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是中國傳統家教觀念。其實,打孩子也是犯法的。這樣的父教,孩子會對父親產生畏懼、疏遠甚至對立,造成父子關系緊張、扭曲甚至破裂。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體會,父親平時不管,一看到成績不好就打就罵。這種管教其實是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權利。
三、父教缺失的實質是男性文化在兒童教育中整體淡出,是人格教育、素質教育在現行教育制度中不受重視的表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大部分老師是女性,整個兒童教育處于女性文化狀態,學生的學習內容強調的也是背書等女孩子擅長的,男性剛強的品格、智慧等等在學校里并不受到重視。
四、有少數家庭,由于家庭角色結構傾斜,使父親教育權失落。有一位美國教授研究得出,媽媽在界定她的孩子如何看待爸爸上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媽媽不尊重丈夫的人格,在子女面前貶損丈夫的形象,降低丈夫的威信,這樣,父親想教育孩子也無法發揮自己的作用。
良好的父教對孩子的成長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孩子體格發育的速度方面占優勢。父親在和孩子的運動方式、肢體游戲中,往往給孩子以強烈的大動作的身體活動刺激。
二、是兒童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源泉。男性的個性品質主要體現在獨立、果斷、堅強、敢于冒險、開朗、寬厚。美國專家用了三十項社會行為指標對生活在沒有父親的家庭中的孩子進行調查,發現這類兒童抑郁、孤獨、任性、依賴,被稱之為“缺乏父愛綜合征”。
三、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催化劑。男女在智力結構上存在差異,男性在空間關系、算術理解、抽象推理方面比較占優勢。
四、是孩子性別角色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角色,怎樣和異性接觸,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男孩往往把父親當成將來發展男性特征的楷模。如果父親對母親尊重、體諒、關懷,他將來就會同樣對待異性,女孩則在觀察父親如何對待母親的過程中了解男人應該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對待女性。 研究顯示,一天和父親接觸不小于兩小時的孩子,比起一個星期接觸父親不到六小時的孩子,前者人際關系比較融洽,從事活動風格更開放,并具有進取性冒險性。
父愛并不代表父教。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需要學習。
有一位父親非常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對兒子特別精心,比母親管的還多,每天給孩子做可口的飯菜,帶他跑步鍛煉身體,指導孩子的學習,事事處處管教得都很嚴厲。兒子也很爭氣,不僅是學校的升旗手還是大隊干部、三好學生。大家都羨慕這位父親教子有方。在一次家庭座談會上,孩子們談對父母的感受時,這位父親的兒子說:“我家像監獄,大鐵門小窗戶。我出去和同學玩一會兒,我爸就叫我回家。我一回到家就覺得喘不上氣來?!眱鹤拥脑捵尭赣H聽了非常震驚,他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培養卻換來兒子這樣的感受。兒子的話讓這位父親開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么,父親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呢?首先是多跟孩子相處,包括聊天、跟孩子一起做游戲、運動、旅游等。其次對孩子的要求父親首先要以身作則。
孟老師說,正確的父教應該是尊重孩子,給孩子民主。很多父親認為自己付出了就是在教育孩子,就是對的。父教不是天生具備的,是需要學習的。
下一篇:與孩子溝通的25個有效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向客人介紹家人別忘了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