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與孩子之間,多因彼此不了解而發生誤會,多為溝通少而產生矛盾,多是沒有平等交流而傷了感情……如果父母學會與孩子做朋友,這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教子現場】
羅成鋼今年十四歲了。在羅爸爸的眼里,他的毛病很多:抽煙、喝酒,做事拖沓,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玩電子游戲上……而且,因為長時間玩游戲,羅成鋼的視力受到影響,現在已經戴上了八百度的近視眼鏡。羅爸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孩子現在如果不改掉這些壞習慣,不好好學習,不掌握一技之長,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于是羅爸爸把羅成鋼管得更嚴了,經常在羅成鋼耳邊嘮叨。
可慢慢地,羅爸爸發現羅成鋼越來越不喜歡待在家里了,周末也總是找借口,早出門,晚回家。在羅爸爸的一次又一次“管教”下,羅成鋼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有時候羅爸爸剛說幾句,羅成鋼就會咬著牙,冷冷地吐出一個字:“滾!”聽到孩子說出這句話,羅爸爸驚得目瞪口呆。
【專家解析】
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權威看得很重,從不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一心望子成龍,卻不能與孩子很好地溝通,忽略孩子本身的特點,一相情愿地向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很多父母面對這樣的結果,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教子方式的失誤,反而對孩子施以更嚴重的懲罰,最終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越來越僵,孩子犯的錯誤也越來越多。這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孩子的朋友,沒有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導致的結果。
父母教育孩子,要想避免上例中羅爸爸與羅成鋼那樣的結果,就應該放下架子,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避免給孩子提出超出承受能力的要求,否則會造成孩子因怕被斥責而說謊,甚或更為惡劣的行為的產生。
父母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這樣孩子有什么樣的心情,對事情有什么樣的看法,以及對父母有何意見等都能與父母及時溝通,父母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孩子,更清楚地知道應該從哪里入手教育孩子,運用什么樣的方法更合適;對于孩子的迷惘,父母也能夠給予及時的指引和疏導,讓孩子少走彎路,避免或減少不良后果的產生。
總而言之,父母與孩子做朋友,就能在全面了解孩子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糾正孩子的缺點,及時改變孩子錯誤的思想認識,有效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而孩子因為父母像朋友那樣與自己交流,也會樂意接受父母的指導與教育。這樣,父母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使他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像羅成鋼父親那樣做,只會讓孩子害怕,卻不能帶來好的結果。
【建議父母的妙招】
學會與孩子做朋友,對許多父母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呢?教育專家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支招一:學會尊重孩子的意愿
方法示例
一天林林的媽媽對他說:“從明天開始,我們要把你送到爺爺家里住一個月。到了那里一定要聽爺爺奶奶的話,不要惹他們生氣,知道嗎?”
聽到媽媽的話,林林很吃驚,接著大聲地反對:“為什么要把我送到爺爺那里?我不去!”
“不去不行,這個月爸爸和媽媽都要出差,沒有人照顧你!”媽媽生氣地對林林說。
“為什么你們不問我愿不愿意呢?我不想去爺爺家!”林林難過得快要哭了。
“大人決定的事還要問你同不同意,你懂什么啊?這事不管你同不同意都得這樣了,我和你爸爸都出差,總不能把你一個人放在家里吧?”媽媽一臉怒氣地對林林說。第二天,林林被媽媽送到了爺爺家里。他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他開始恨媽媽了。
操作提示
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當遇到事情尤其是和孩子密切相關的事情時,父母應該征求孩子的意見,并盡量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總以為孩子太小,根本沒有思考問題的能力,即使跟他們商量也沒有用。尊重孩子的意愿,遇事經常和孩子商量,不僅是因為孩子有權知道自己的事情,更是對孩子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的培養。
支招二:多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方法示例
王強是個倔犟的孩子,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都會堅持到底。此外,王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犯了錯誤時,明知道是自己的錯,但如果父母采用強硬的態度,強迫他如何去做,他決不會聽從。
王強的父母對孩子不正確的言談和舉止,從不采用命令的口氣讓孩子改正,也不采用強迫的方式,而是通過與孩子心平氣和地交流,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使孩子自覺自主地改正錯誤。
因此,雖然王強性格倔犟,但由于父母有與他做朋友的態度,對他進行引導而不是命令,王強也成了一個溫順聽話的好孩子。
操作提示
如今不少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賺錢,把孩子交給保姆,交給老人,圖自己省事,往往以買玩具、買衣服、給許多零用錢作為補償,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與自己做思想上的交流。與其花錢買名牌用品、高檔玩具給孩子,不如多花時間與孩子談心、交流,這才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
支招三:尊重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地位
方法示例
趙莎莎家最近準備買一套新房子。爸爸媽媽挑來挑去,覺得有兩個樓盤比較中意。但這時候,兩人的意見卻不一致。一天,夫妻倆又因為房子的事情爭執起來。這時候,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趙莎莎終于忍不住了,大聲對他們說:“你們要買房子怎么從來都沒有征求過我的意見呢?”兩個人立刻停止了爭吵,奇怪地看著趙莎莎,半天沒說出話來。
“你能有什么意見,小孩子懂什么?”爸爸首先從驚異中醒過神來。“就是,買房子是大人的事,你管這么多干什么?”媽媽接著說?!百I房子是全家人的事,我也是家里的一員,為什么不關我的事呢?”趙莎莎反駁道。爸爸媽媽啞口無言。過了一會兒,媽媽對趙莎莎說:“好孩子,你是我們家庭里最重要的一員,我們確實應該尊重你。好吧,你也來參加我們的討論吧。”
經過討論和商量,他們終于達成了關于買房的最終協議,而且,還贏得了女兒對他們的好感。
操作提示
賞識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有知情權和參與權,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起對家庭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對于父母來說,對孩子的尊重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徑。如果父母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反過來也會尊重父母。只有父母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時,孩子才會大膽地告訴父母。
父母應該隨時記住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員,遇事主動征求孩子的意見;當孩子表示不滿或者反對的時候,應該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解釋,爭取得到孩子的理解,而不能強迫孩子服從,甚至叱責孩子。
支招四:每天多抽點時間陪伴孩子
方法示例
趙世豪的父母是做生意的,雖然每天進貨賣貨都很忙,但他們明白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不管有多忙,兩個人每天都會輪流陪伴孩子,哪怕因此少賺些錢,他們也不在意。
有一個星期天,趙世豪的父親準備帶孩子去游樂場玩,這天的生意由趙世豪的母親打理。正當趙世豪與父親要走出家門的時候,母親卻給父親打來了電話,說有一批比較便宜的貨,質量很不錯,如果抓緊時間去進貨,會有機會比平常多賺一倍的錢。
當父親接電話時,趙世豪站在旁邊聽見了父母的對話,失落之情在臉上明顯地表現出來。趙世豪的父親看著兒子失落中含著期待的眼神,毅然決定放棄了這次賺錢的機會,帶著兒子去游樂場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操作提示
父母無論有多忙,每天都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因為只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父母才能滿足孩子對親情的需要,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愛。也只有多陪伴孩子,父母才能夠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狀況,給予孩子及時的關懷和幫助,讓孩子快樂地成長。
下一篇:培養善交際的“萬人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告訴孩子“你真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