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親子理財個案
劉嬌對于自己的生活用品,奉行“非名牌不用”。以至于現在她的衣服、鞋子、襪子、皮帶、書包……樣樣都是名牌。
每一次她說要買東西時,媽媽就開始害怕,不知道孩子又喜歡上了什么新的品牌。媽媽有時候跟她說:“其實普通品牌的衣服,也有很漂亮質量又很好的。”劉嬌一聽,就說媽媽俗氣。還聲明:“如果不是她要的牌子,她就拒絕使用。”
劉嬌還和媽媽說,現在班上的孩子穿得都是名牌。如果自己沒有,就會被別人笑話。劉嬌的虛榮心也在追逐名牌的過程中,一天天的膨脹了起來。其實劉嬌的家庭經濟并不富裕,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父母也覺得在經濟上越來越有壓力。
理財教育專家分析
孩子喜歡追逐名牌,是受到了虛榮心的驅使。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也助長了孩子對名牌的瘋狂追求。父母漸漸地感到力不從心,而孩子的一些高要求,卻寧愿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盡力去滿足。教育人士對于這種現象也是深感憂慮。
孩子把穿名牌,作為是對家庭經濟實力和審美水準的一個展示。認為只要穿上了名牌服飾,用上了名牌用具,就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份。這也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不斷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進一步助長孩子的消費欲望,形成一個惡性的消費循環。讓孩子陷入到盲目消費的怪圈當中去了。
孩子喜歡追求名牌,會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不利于孩子樹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消費的最優方式是物盡其用,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優質的商品。名牌在質量上有保證,但是價格卻會比同品質的商品貴出數倍。所以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也并不是最優的消費選擇。
孩子在追求名牌的過程中,助長了一種很惡俗的消費習慣,它就是攀比。孩子在消費中如何擁有好的身份地位呢?無疑是通過瘋狂地擁有名牌來抬高身份地位。孩子會覺得自己擁有的更多、更高檔、更昂貴,也就更加顯示出自己所擁有的地位。長此以往,只會嚴重扭曲孩子的人生觀和金錢觀。
父母應該這樣做
方法一:告訴孩子名牌的含義和實質
父母要告訴孩子名牌的含義。名牌是一類產品,由質檢和工商部門檢測各項要求達標,而授予的名譽稱號。名牌不能夠代表身份,也不是地位的象征,只是一種對產品的稱號。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名牌產品和服務。也并不是所有的名牌產品,都是行業中最貴的產品。孩子要弄清楚名牌的含義和實質,也就不會盲目地崇拜名牌了。
方法二:教孩子正確看待名牌產品
父母在生活中要讓孩子正確地看待各種名牌產品。名牌不是一律要受到批判,名牌是產品質量和信譽的保證。對于生活日用品例如牙膏、兒童潤膚乳、鉛筆等物品,可以鼓勵孩子去選擇名牌。這類名牌的性價比較高,無疑是一種好的選擇。
名牌中也還有一些奢侈消費類的物品,不同于大眾消費類的名優產品。它們的價格也會比同類同質量的商品高出數倍。而且孩子是否擁有,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很多這類名牌產品,成為孩子相互之間用來攀比的物品。
方法三: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只有如此,孩子才會更加理性地選擇自己的消費用品。健康積極的人生觀,能夠讓孩子把精力多放在個人能力的提高上,而不是用在和人攀比消費的過程中。
孩子有積極的人生觀,會擁有更遠大的人生理想。不會過于沉迷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也不會把擁有更多的名牌物品,作為自己的生活追求。
方法四: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
父母平時要讓孩子多學一些美學常識,例如如何來達到儀容美、儀態美、形體美、修飾美、造型美等等。孩子在了解了眾多讓自己更加美麗的方法之后,就不會一味地覺得只有自己穿戴上名牌之后才是最美的。
審美情趣高的孩子,會積極地去參與體育鍛煉來達到形體美;多讀書看報達到言辭美;多講究衛生來達到儀容美。從而有效地預防孩子,只是通過追求穿戴名牌,來實現自己對美的追求。
方法五:在經濟承受力內給孩子適當買名牌
某種程度上而言,名牌也是孩子對于美的一種追求。當孩子要求名牌時,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清楚地了解家庭收支情況。在經濟可承受的范圍內,可以給孩子挑選一些質優價廉的名牌產品。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名牌需求全部否決,前提條件是孩子不是出于攀比,父母在經濟上能承受。
財智教育金言
名牌是商品質量和品質的保證,是消費品中的精品。而過于去追求,就會讓孩子走入消的誤區。鼓勵孩子在不出于攀比,而父母經濟可承受的范圍內去擁有名牌
下一篇:不要做“過度焦慮”的媽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如何杜絕孩子的虛榮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