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尊重孩子的感受,盡量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各種需求。這不讓做那不讓做,孩子看見你就逆反,怎么可能聽話呢。
二、表現好要及時肯定。你老說他好,他就對表揚上癮,老想做好讓你表揚。(關于如何表揚,和媽打算另寫一篇)。
三、意見不同時多商量。孩子上了一歲多,已經能聽懂一些道理了,即使聽不懂,他也會在意你在態度上是否尊重他。和和很喜歡大人和他商量,只要商量,啥事都好說。
四、一旦決定制止他的一些行為,就要堅持到底,決不讓步。講不通道理,就分散注意力,分散不了,毫不遲疑地抱開他。如果一哭鬧就見效,傻瓜才不用這一招。
五、道理講不通,武力鎮壓多次無果的事情,先放一放,裝作沒看見。孩子的喜好,總是一陣一陣的,不要理他,他覺得無趣,過一陣子自己就改變了,打罵太多,孩子會不把打罵當回事,那問題就大了。
兩到三歲的小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這種潛在的能力只有通過適合其年齡特點的說話方式才能夠被激活并得到充分發揮。
建立良好關系
如果你想你的小寶寶“合作點”,那么你就應該把你的重心轉到培養彼此關系上來。當你總是嘮叨著他所犯的小錯誤的時候,你們倆個都會因此而倍感挫折-你感到自己不是個稱職的媽媽,寶寶也感到自己總是不能做好一件事。因此,媽咪最好每天都盡量給寶寶正面的評價。例如:“你挑選了一種很特別的顏色畫畫哦!”“你對待你的娃娃真溫柔啊!”另外,無論你產后工作如何忙碌,你每天都要花一定時間陪伴寶寶,陪它做它喜歡做的事情。
做一個鼓勵者
你可能會因為擔心寶寶,而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做事情的每一個小細節,但是,這樣監控他的人生,無異是對他能力的質疑。因此,你應該盡可能地防守讓自己的小寶寶獨立完成一些小事情。
盡管你很想抱忙,但你還是應該放手讓他自己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你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稍微用一些簡單的句子或者小提示幫助他解決問題,例如:“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可以好好跟小朋友說話,而不要這么大聲嚷嚷的。”
時刻保持冷靜
當你要孩子關電視,而他卻屢勸不聽的時候,你可能最后會惱羞成怒,對他大吼。但是,你遲早會發現,暴力或者怒火是不能讓小孩跟你合作點。這只會讓你更加憤怒,讓寶寶對你更加抗拒。
因此,你必須很好地控制自己,不要輕易地向孩子宣泄你的憤怒和沮喪。當你寶寶跟你發小脾氣的時候,你不能發火,相反,應該“借”你的冷靜給小朋友。告訴他他做了什么不對的事情,并且給他另外一個選擇。例如,“踢東西是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你生氣了,但是不需要踢東西。”
諒解
雖然有時候,你真的很生氣,但是,你必須忍耐一些小頂嘴。“我不要睡覺!”寶寶可能這樣說,但這只是他宣泄情緒的方式。如果你此時反駁他,就可能引發罵戰。因此,你最好用諒解的方式表達你的態度:“我知道你還想玩娃娃,但現在是時候該去睡覺了。”
轉變責備的用語方式
“不要再讓我聽到你這樣稱呼別人!”這種命令方式可能會導致你的孩子更加叛逆,你可以這樣說“這樣叫人家是不對的”。同樣道理,你可以改變說話的方式,讓孩子更樂于遵循它。例如,“你的房間亂得一團糟”可以表述為“你地上這么多玩具啊”。
多用“我”
孩子聽到“不”的次數太多,會感到很沮喪。因此,用“我”來陳述句子,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對你產生了什么影響。“看到你這樣扔東西,我感到不開心”。“如果你再這樣扔食物,我會拿掉你的盤子”。
以上就是一些讓孩子更加聽話的小技巧。平時要多加留意,如果發現,自己和寶寶的關系陷入惡性循環,就要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了。
下一篇:別沉迷于“電子海洛因”網絡游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小以后計劃性與統籌思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