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要求早已不是僅僅局限在父母要管好自己的孩子這種單一的層面,而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發展模式,家庭教育也在與時俱進。那么,現代家庭教育與傳統家庭教育相比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對此,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規劃辦主任、中學高級教師羅慧日前撰文指出:現代家庭教育與傳統家庭教育相比已經發生了五大轉變,具體表現在父母角色、親子關系、教育途徑、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等方面。
從教育者到共同學習者
從傳統觀念上看,父母是教育者,子女是受教育者,這種關系是固定不變的。而現代家庭教育觀念認為,父母與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誰是教育者、誰是受教育者是在不斷變化的。有的時候父母是教育者,也有的時候子女是教育者,父母是受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之間應形成互學互助的關系。特別是在知識爆炸、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更應該提倡父母向孩子學習,而不應以教育者自居。
從居高臨下到平等民主
傳統的親子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非民主型親子關系,使父母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不能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向孩子學習,不能理解、傾聽和鼓勵孩子,不能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孩子只有聽話的權利,沒有與父母對話的自由?,F代家庭的親子關系已經從“聽話”轉變到“對話”的模式,兩代人對話與溝通的前提是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的確立。
從單向到雙向互動
在傳統家庭里,自從有了孩子,父母便進入了“自我消失”或“母子一體”的怪圈,父母與孩子之間多的是金錢流動,少的是情感互動,要么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無互動型,要么就是“我說你聽、我訓你忍、我打你挨”單向型的溝通方式。現代家庭教育必須從孩子的發展和家庭的發展兩個角度出發,使家長和孩子在互動中一起成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不僅是單向的,更為重要的是雙向的。具體表現在:父母愛孩子,孩子應懂得愛的反饋;父母教育孩子,更要向孩子學習;父母與子女溝通,作為子女不僅有“聽父母說”的權利,更有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
從封閉到開放
家長、學校乃至其他社會成員都應該樹立這樣的理念:家庭參與學校教育,家長應成為學校教育的同盟軍,使家庭、學校、社會成為培養現代人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應該改變對學校不信任、不合作的“孤島”現象,使家庭、學校成為學習的共同體,形成開放的家庭教育新局面。家庭教育的開放,首先是教育對象的開放,從孩子擴展到父母。其次是內容的開放,從分數教育到做人的教育。第三是教育方法的開放,講究教育的多元化、綜合化。第四是教育時空的開放,教育活動應打破圍墻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第五是教育資源的開放。第六是教育者隊伍的開放。
從小教育到大教育
傳統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關注的是他們考試的分數,而對孩子能力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及素質的提升關注不夠。如何真正讓素質教育走進千家萬戶?在教育內容上家長要轉變觀念,不能局限于小教育,而要與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同步,在大教育的平臺上對孩子進行教育,以利于孩子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
下一篇:男孩的粗心馬虎要不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命要在家庭中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