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成功之花是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作者手記
劉京海是個拼命三郎,一旦認準了目標,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弟弟從部隊轉業回來,在劉京海家住了半年,他發現哥哥似乎神經不正常。你與他講話,他答非所問;你讓他干什么,他愣了半天不知所措,卻常常一會兒自言自語,一會兒嘆氣跺腳。弟弟擔心起來,鄭重其事地對哥哥說:
“哥,你瘋啦!哪有這樣工作的?這樣下去,你這好端端的家會完蛋的!”
劉京海卻又反問道:
“我研究差生,何罪之有?”
不過,劉京海心里承認,自己對不起妻子和女兒。在閘北八中掛職的杭州和睦中學校長徐偉元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細節:
2002年春,劉京海勞累過度,發高燒進了醫院,可他還沒痊愈就跑了出去,抱病工作,差點轉成慢性病。出院第一天,劉京海正在給一個校長培訓班作報告,突然,手機鈴響了,他竟在臺上接了起來,還唯唯諾諾,像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連稱“是、是”。接完電話,他自感失態,解釋道:“太太檢查,督促按時吃藥。”
常言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個女人相助。施月芳就是這樣一位相夫教子的好伴侶。
見過施月芳的人,都會驚嘆其南國女子的柔美,卻想象不出她的坎坷經歷。她是68屆的上海初中畢業生,曾赴井岡山地區插隊六年半。多少個凌晨,她就著月光搶插秧苗,雙腿被螞蟥叮咬得血流不止,竟然沒有感覺。她當過赤腳醫生,當過小學教師,深受江西老表們的尊敬與歡迎。與劉京海同樣幸運的是,她被推薦到上海醫科大學(當時叫上海第一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學習。畢業后,她一直在上海中山醫院心血管研究所工作,成為一名德技俱佳的心血管病專家。
1980年夏天,劉京海與施月芳戀愛了。反對的人很多,理由很充足:劉京海有什么好?長相難看,職業“低下”,收入又少,而當過紅軍的父親又早死了,他還要照顧三個弟弟妹妹,嫁給他不是找罪受嗎?
的確,憑施月芳的條件,她完全可以找一個收入高而負擔輕的人。可是,她像中了邪一樣,對條件并不好的劉京海一往情深。
22年后,當我在施月芳的家里,問她為什么嫁給劉京海時,她靦腆地輕聲說:“他挺好的,像個男人。”
相戀三個月后,施月芳患了肺結核。劉京海非但情意不減,反而百般呵護,讓戀人大為感動。婚后,體重僅90斤的妻子抱不動孩子,有一次從公共汽車上摔了下來。劉京海得知后,心疼得掉下了眼淚。從此,他經常抱著女兒送妻子上車,或到車站接妻子,抱孩子回家。
回憶起這些,施月芳沉浸在女人特有的甜蜜之中,喃喃地說:
“他這個人,心蠻好的。”
可是,自從丈夫走進閘北八中,一切似乎都變了。施月芳說:
“劉京海是個胸有大志的人,做事特別認真,想清楚的事一定會做到底。可他太癡迷于差生研究了,簡直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真是可恨又可敬!”
三
如果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那么,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
——作者手記
1987年的9月就要到了。這是新生入學的日子,也是成功教育實驗開始的日子,閘北八中真能獲得新生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劉京海提議讓樓蓉嬉老師擔任實驗班的班主任。
“她行嗎?”
教師們紛紛議論起來:
“學生們說她是‘全校最壞的老師’!”
“差生必須惡治,以毒攻毒唄。”
“可照她這個管法,算什么成功教育呢?”
說心里話,連樓老師本人也沒想到重任會落到她的肩上。
樓老師1967年高中畢業后,去上海崇明農場插隊三年,后到華東師范大學政教系培訓一年半,再分配到了閘北八中任教。這樣,掐指算來,她已有十幾年教齡了,對學校可謂知根知底。
剛進校門時,老師們看她誠實,就傳授給她一條秘訣:
“這里的學生很厲害,家長更不好惹,你要學的本事,就是征服他們,比他們更厲害!”十幾年下來,樓老師征服學生的本領已是爐火純青。譬如,她不僅仔細研究學生評語,還讓學生互相揭發,并一一記錄在案。當學生一犯錯誤,她就拿出記錄本,威脅道:
“不要認為我不知道你以前干過什么,要我公布一兩件給大家聽聽嗎?”
時間久了,樓老師的兇惡之名就傳開了。
新學期開學,新生們總是互相打聽:
“你們的班主任是誰呀?”
“是樓老師。”
“哎呀,那你們就死定了!”
實際上,劉京海何嘗不知道實驗班班主任的重要性呢?之所以選擇樓老師,劉京海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因為透過樓老師那嚴厲的表象,他看到了她有一顆熾熱的責任心。事實證明,劉京海果然是慧眼識英雄,樓老師以其非凡的成績,連續11年成功擔任三輪實驗班的班主任。在樓老師的生活中,劉京海的影響具有改變她人生航向的意義。
在一次談話中,劉京海單刀直入,說: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你工作辛辛苦苦,卻得不到學生和家長的肯定呢?這里面有一個怎么看待學生的問題。多年來,你對學生的看法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又差又笨,是塊朽木,不可能成功。帶著這種消極的觀念從事教育,你的教育怎么能成功呢?學生以失敗者的身份進來,你再讓他們以失敗者的身份出去,這樣的老師怎么可能讓學生喜歡?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
說罷,劉京海從挎包中取出幾本書,翻出他畫了許多標記的地方,語重心長地對樓老師說:
“這幾本書,你先拿去看看,會有收獲的。要想適應現代教育,必須不斷學習和思考啊!”好馬一鞭。樓老師十分清楚劉京海的良苦用心。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從頭做起,決不辜負劉校長的信任。
誰知,初一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實驗班42名學生只來了不到一半。
樓老師不由得怒從心起。她生氣地對劉京海說:
“你說用積極的心態看學生,可他們連報到都不來,我的積極心態又從何處而來!這些學生就是沒有組織紀律性!”
劉京海溫和地笑笑,說:
“先不要忙著下結論。我建議你去仔細了解一下,他們為什么不來,也許會有他們的道理呢。”
劉京海的提醒讓樓老師自感失態,她連忙表示要走訪每一個缺席的新生。然而,真實的情況讓樓老師感到肩上的擔子又沉又重。
一位新生流著淚對她說:
“接到錄取通知書,我在家里整整哭了三天,因為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會進閘北八中這樣的學校。從那以后,我不敢出門,怕碰到老師和同學,所以報到那天我沒去。”
另一位新生說:
“鄰居告訴我,進了閘北八中,出來頂多做做大餅油條。我的夢想是當老師,不想去做大餅油條,就不想到你們學校去了。”
樓老師震驚了!
過去,她去醫院看病,醫生一聽她是閘北八中的,連理都懶得理,這曾深深地刺痛過她的心。可她很少想到,這些風華正茂的少男少女,未曾跨入閘北八中的大門,身上似乎已經被打上了恥辱的烙印。
樓老師走訪了所有新生的家庭。為了解新生的情況,她還到有關的小學去請教老師。終于,她心里有了一本賬。在開學后的第一次班會上,樓老師拿出一個新的筆記本,和藹地對學生說道:
“咱們閘北八中是一所正在發生變化的學校,雖然有一些缺點,但也培養了一些勞動模范、企業家和文化工作者,有的還被評選為‘上海十佳青年’。這說明,閘北八中是有希望的。
“今天,咱們這個實驗班更是人才濟濟。和田路第二小學來的黃誠同學,積極參加第二課堂的活動,練出了拿手絕活——蛋炒飯。你們再看小李,別看他個子高高大大,還是‘業余歌星’呢。今后,找個機會,讓他們給大家露一手,怎么樣啊?”
“OK!”
“棒極了!”
全班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些被訓斥慣了的“差生”,根本沒想到新的集體是如此輕松愉快。特別是受到表揚的學生,更是喜出望外,樂得合不攏嘴。
黃誠情不自禁地說:
“我爸爸嚇唬過我,說‘八中是差生的集中營’。在小學里那么多人讓著你,現在到了八中,都是壞蛋,要么你把別人打得頭破血流,要么別人把你打得頭破血流。今天回家我要告訴爸爸,我們八中是團結的集體,每一個人都是人才!”
下一篇:“差生”也需要得到尊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