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愛的精髓
每一個獨立了的兒童,他們懂得自己照顧自己,他們不用幫助就知道怎樣穿鞋子,怎樣穿衣服,怎樣脫衣服,在他的歡樂中,映照出人類的尊嚴;因為人類的尊嚴,是從一個人的獨立自主的情操中產生的。
——蒙臺梭利
對于愛的精髓,幾乎每一個家長都存在著自己的理解。
在有些家長看來,愛的精髓就在于真心付出,以自己對子女的憐愛之心,做出真正的自我犧牲;在有些家長看來,愛的精髓意味著全力以赴,以自己的全部能力,來滿足孩子的種種需要,尤其是物質生活的需要和欲望。
其實,當我們透過這些說法,看到萬千中國父母奉獻的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家庭教育上出現的重大缺失:
所謂愛的精髓,其實很簡單,它只是一種愛的正確表現形式而已。
從家長的職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為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幫助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父母便已經將愛無私地給予了孩子。而對于孩子而言,能夠在成長的環境中得到正確的愛,恰當的愛,也就意味著得到了愛的精髓。
那么,按照這樣的標準,在一個家庭中,愛的正確表現形式應當是在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同時,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他人,由此促生出一個具有適應社會能力的孩子。
這樣看起來,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愛絕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這也就是說,一份高質量的愛,足以令孩子受用終身,反過來,一份欠缺精髓,漫無邊際的溺愛,只能令孩子在過于寬松的環境中畸形發展。
然而,就當下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來看,能夠做到“正確去愛”的家長實在是少之又少,由溺愛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比比皆是,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局面,很大一個原因在于中國特殊的國情。
就中國而言,在過去的時代中,每一個家庭的物質條件都極其匱乏,家長為了生活而奔波,從無閑暇顧及子女,甚至于子女也不得不幫助父母來承擔家庭生活的重任。
在最近的20年里,隨著我國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曾經在少年時代飽嘗困苦的一代人,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的父母,由于這一代父母品嘗過物質匱乏所帶來的苦難,因此便不愿意再讓自己的子女再為此折磨,。
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新一代的父母便很難認真地去思考,如何理智正確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更難以探索教育子女成長的科學方法,我們的家長所能做的,只有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盡量屈從孩子的想法,替孩子包辦一切事務。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落入這樣的怪圈時,其本質就不再代表著家長對孩子的愛,更不代表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而僅僅是家長在為自己過去所遭受的貧窮與苦難做補償,這樣的補償并不是在自己身上體現,而是在孩子的身上得到體現,孩子此時所代表的身份,僅僅是萬千家長的化身而已。
這種情勢的出現,對中國家庭教育的損害是極其嚴重的。因為在這種補償機制的作用下,我們的家長不再依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來完成對孩子的培養,反過來,家長們所采取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帶有著明顯的情緒化特點,由此教育出的孩子,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下一篇:家長巧妙處理孩子的犯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成功是一種喚醒的藝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