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劉京海說得對,反復成功的孩子會越來越好,反復失敗的孩子會越來越差。因此,教育就是要讓孩子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作者手記
樓老師是1975年結婚的,先生姓陸,原先是運輸公司的司機,后因視力不好,改燒鍋爐。他的工作是“三班倒”,又包了幾乎所有家務,給了樓老師巨大的支持。連劉京海都特別感激陸先生。
盡管“后方”穩(wěn)定,但樓老師還是非常牽掛兒子陸斐。
陸斐還在讀小學。一次,他的鋼筆掉到了地上,被一個同學踩碎了。他心疼至極,因為那是他最喜歡的一支筆。同學見了,表示要賠,陸斐卻說:
“你不是故意的,不用賠。”
老師們都說陸斐這孩子富有愛心,可樓老師想不明白,兒子的愛心來自哪里?他這么謙讓,會不會吃虧呢?
樓老師很內疚,與劉京海一樣,由于工作繁忙,突發(fā)事件又多,她常常誤了接兒子回家。兒子經常孤零零一個人站在校門口的路燈下,眼巴巴地等著媽媽的到來。他告訴媽媽說:“我好害怕,總感覺大灰狼就要撲過來了。”不過,最讓樓老師心痛的是,兒子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也許就因為她是閘北八中的教師,干什么事都費勁兒。因為學生食堂小,學校限制就餐人數,為解決兒子的吃飯問題,樓老師每學期都要填寫申請。班主任體諒陸斐的困難,有時把飯讓給他,可他吃飯時又常遭到別人的訓斥。因此,當閘北八中出名了,兒子的學校多次邀請樓老師作成功教育報告,樓老師一概拒絕。她不能理解,一所不為學生著想的學校,怎么能搞好教育?
好在兒子爭氣,雖然坎坎坷坷,又因患病半學期未能上學,小學畢業(yè)時,仍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重點中學——上海風華中學。
可以說,在教三輪實驗班的11年里,樓老師的生活充滿了艱辛,但她從不抱怨,咬著牙一步步向前挺進。
且說陳偉折騰出這么大的亂子,樓老師竟然從未在班里提及,令陳偉敬佩之至。
一天,物理老師希望換個男生當物理課代表,因為經常要搬很多實驗用品,女同學搬起來比較困難。樓老師馬上想到了陳偉。陳偉慌了,說:
“樓老師,我物理成績差,當不了課代表的。”
“別怕,沒那么難。每節(jié)課前,你問問老師要拿什么東西,協助老師收發(fā)作業(yè)本。當然,作為物理課代表嘛,上課尤其要認真,因為老師不在時,同學們會問你問題。”
在樓老師的鼓勵下,陳偉走馬上任了。
每次上物理課之前,他都積極地先去辦公室問老師有什么需要做的。有時不做實驗,他就主動把老師的備課本和茶杯等物品拿到教室里去。
物理老師開心地說:
“我第一次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可以兩袖清風地進入教室,這個課代表選得好!”
奇妙的是,當師生們對陳偉這個物理課代表給予好評的時候,陳偉的物理成績也逐步提高了。
“差生”的成長常常是一波三折。
陳偉終于在實驗班里穩(wěn)步前進了,可就在這時,發(fā)生了一件事:兩位女同學向樓老師告狀,說陳偉撕壞了她們的書,而且樣子很兇。
樓老師聽了不禁皺起了眉頭,表示馬上去家訪。劉京海恰好在場,觀察到了這個細節(jié),他說:
“我們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他們有反復。陳偉的進步已經比預想的又快又大了,但這棵成功教育的幼苗需要進一步呵護、培育,他還經不住急風暴雨的吹打。因此,您要慎重從事,仔細地了解事情的原委。”
樓老師對劉京海一向心悅誠服,認為他既懂理論又懂實踐,而他對“差生”那顆熾熱的心更令人感動。
當晚八點多,樓老師來到陳偉家。
見到老師晚上來訪,一家三口都很緊張。陳偉的父親問:
“老師,是不是陳偉又闖禍了?”
“沒有,他進步挺大的。因為他轉到八中之后,我還沒來得及家訪,今天順便過來看看你們。”
樓老師邊說邊坐下,聊起了陳偉一個又一個的變化,全家人這才轉憂為喜。
告別時,陳偉知道老師心中有事,執(zhí)意送了老師很遠的路。路上,他說:
“樓老師,我知道您為什么來我家,剛才我緊張壞了,心想今天死定了,一頓毒打是躲不過了。”
樓老師笑笑,問:
“你為什么要撕壞女生的書?”
陳偉嘆口氣,講起了事情的經過——
中午回家吃飯時,爸爸罵他從來都是吃現成的,從來不干活。陳偉忍不住了,說:
“我要讀書呀,哪有時間?”
“讀書又不是做皇帝,怎么不可以燒飯?嘴巴這么老,今天就叫你吃不成!”
爸爸脾氣暴烈,一怒之下,把飯菜全倒進了垃圾桶。
陳偉與爸爸大吵大鬧,可最終無飯可吃,只好餓著肚子,氣呼呼地返回學校。
誰知,兩個女生坐在陳偉的座位上聊天。
“讓開!”
陳偉火氣沖天,大聲喝道。兩個女生莫名其妙,就與他爭執(zhí)起來,還故意把他的鉛筆盒扔到地上,這豈不是火上澆油?
于是,陳偉像頭被激怒的獅子,搶過兩位女生的書,哧啦哧啦撕了個粉碎。
聽完陳偉的敘述,樓老師暗暗敬佩劉京海料事如神,假若自己氣沖沖地向陳偉父母告狀,不又制造了一起冤案嗎?
她說:
“今天,你能餓著肚子堅持上課,這是很不簡單的。可你有沒有想過,那兩個女生并不知道你的委屈呀。你把她們的書撕碎了,她們明天怎么上課呢?男孩子要學會尊重女孩子,對不對呢?”
陳偉后悔莫及,連連道歉。
第二天,他寫了份檢查,一定要在班上當眾宣讀。結果,那兩個女生也很不好意思,便相互認錯,引來同學們的掌聲。
陳偉一天天成熟了。
初三時,他入了團。后來,他進入上海鋼鐵五廠,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回憶起閘北八中的生活,他總是說:
“成功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她給了我新的生命。樓老師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成功教育的魅力征服了越來越多的人。
1990年,當成功教育實驗在閘北八中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后,閘北區(qū)教育局決定推廣“成功教育”,并委派劉京海到中興路第二小學,具體幫助和指導該小學的成功教育試點。
劉京海贊成這個決定,因為他從大量研究中得出一個重要的啟示:一個人的反復失敗往往是從小學開始的,而十歲左右即小學三四年級是“差生”產生的高峰期。
中興路第二小學對劉京海的到來寄予厚望,校長賀玲鳳首先邀請劉京海給教師們傳授成功教育的經驗。
劉京海幽默地說:
“三四年級家長會怎么開?有些教師說,一二年級狗熊、英雄分不清,三四年級開始分清了。于是,師生與父母紛紛瞪大眼睛找狗熊,結果發(fā)現,狗熊越找越多。”
教師們會意地笑了起來。的確,這樣的說法不知流行多少年了,卻頭一回聽到質疑的聲音,他們感到貼切而又刺激。
“人格的核心是自信心,而十歲左右正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形成的自信或自卑的自我概念,將會影響到人的一生,這是成長的基本規(guī)律。”
下班回家后,劉京海系上圍裙,準備做一頓好飯。不料,妻子回來了,卻陰著臉,對他發(fā)火了:
“你還研究差生呢!你的寶貝女兒都快成差生啦!”
原來,妻子剛去女兒的學校開完家長會。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學習成績從前六名降到了倒數第十名。因此,老師又著急又生氣,把施月芳大夫說得無地自容。
劉京海聽呆了,自言自語:
“天哪!我的女兒也成狗熊啦?”
“誰是狗熊?女兒成了差生了,咱們全家都是狗熊,你還成功什么!”
妻子嚷了起來,語氣中帶著怨恨、委屈。
劉京海慌了,他一向“怕老婆”,況且今天的指責擊中要害。妻子含辛茹苦地支持他干事業(yè),是相信他干的是科學的事業(yè),可結果連自己的女兒也成了差生,他還有什么理由為之奮斗呢?
他定了定神,拍拍妻子的胳膊,說:
“老婆放心吧,妹妹的事我立下軍令狀,一定能讓她成功。”
“妹妹”是上海人對小女孩的一種昵稱。施月芳聽了這句承諾才轉陰為晴,因為丈夫從來是說話算數的。
也許,家庭是教育誤區(qū)最多的地方,父母不經意間的言談,常常成了傷害兒女的利器。劉京海之所以這樣想,是他向妻子承諾的剎那間,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從幼兒園回來,女兒總是哼著歌,什么歌都唱。一天,劉京海正在構思一篇文章,思路不順,聽歌也煩,他就沒有好氣地說:
“妹妹,你唱的歌不好聽!”
誰知,就這么一句話,竟然斷送了一位“小歌星”的命運——女兒從此不在家里唱歌了。這個教訓成了劉京海永遠的痛。
這天晚上,劉京海讓女兒拿出數學試卷,逐題分析,問她會不會做。發(fā)現女兒都會,他一臉笑容地說:
“妹妹多聰明呀,沒有一道題可以難倒你,只要有信心,再細心些,成績一定好!”
“可我才得82分。”女兒依然心有余悸。
劉京海說:
“分數是測試你會不會的。你都會了嘛,我給你100分!”
女兒興奮起來。父女倆又看作文。這是女兒第一次寫小作文,寫《我可愛的玩具》,要求寫出玩具的名稱、具體玩法和玩的效果。女兒得分很低,因為她沒寫出后兩部分內容。
劉京海仔細看了幾遍,驚叫起來:
“月芳,你來看呀,咱家妹妹是作文天才呢!”
“真的?”
妻子疑惑地走過來,只聽丈夫大聲說:
“我是語文特級教師,一眼就能看出學生的潛力。你看,妹妹這個開頭多巧妙,語言多流暢!”
女兒雖然一句話也沒說,但父母的反應讓她變得信心大增。施月芳愣愣地說:
“可老師給分不高呀?”
劉京海搖搖頭,答道:
“作文關鍵看才華不看分數。妹妹絕對是作文天才!如果她仔細審題,把后兩個內容寫出來,瞧吧,那就是范文的水平了。”
好多天過去了。
施月芳又一次去學校開家長會。沒想到,班主任一見面就眉開眼笑地說:
“還是您會教育孩子,劉思灝進步可大了,尤其是作文,幾乎篇篇可以當范文了!”
“這……”
施月芳暈乎乎的,不知丈夫用了什么魔法,讓女兒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晚上,她做了大閘蟹,慰勞丈夫和女兒,一家人歡天喜地。
劉京海喝下二兩白酒,牛氣沖沖地說:
“我搞這成功教育研究是動真格的,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別驕傲,女兒的路還長著呢。”妻子用葡萄酒與他碰杯,提醒道。
“驕傲?驕傲有什么錯?驕傲是自信的表現。真正的人才都是驕傲的!當然,我心中有數。我告訴你們一個成功的秘密。”
劉京海又喝下一杯酒,說:
“小學生怎么發(fā)展才有后勁?男孩要加強文科,女孩要加強理科。妹妹是作文天才,再把理科攻下來,學習成績就會一路綠燈!”
劉思灝后來的發(fā)展證明父親的預言是正確的。
小學期間,男生比不過她的文科;進入中學,女生比不過她的理科。在整個中學時代,在重點中學的激烈競爭中,她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2001年,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復旦大學錄取分數線最高的世界經濟系。
不過,女兒在家中仍然不唱歌。高考結束后,劉思灝拉著媽媽出去唱卡拉OK,卻不讓爸爸同行。
下一篇:事業(yè)成功老爸們的教子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困難學生是成功的試金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