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相互尊重,會對孩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夫妻間普遍互相尊重的現象,是東方家庭的一道風景。一說起東方式家庭主義,人們大多會想起家長式作風的弊端,但是,我們的傳統有更多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我們發掘和發揚。
例如,在我父母那一代,夫妻之間不會隨便說話,即使說,也總是使用敬語,因此即使有比較激烈的沖突,也能用較為柔和的語言表達。這樣一來,沖突就減弱了很多,可以讓雙方都稍微冷靜下來,自然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互相尊重中會產生忍耐力。這是夫妻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點。再天造地設的夫妻,也會有分歧和差異,如果不懂得忍耐,必定會不斷起爭執。
有些人認為我和先生的感情會特別好,或者共同點非常多。但其實,我們與其他夫妻沒有什么不同。也并不是說我們不吵架,只是一開始我們就很了解對方的長短處,所以,遇到分歧,我們更懂得尊敬和認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鬧。
我們之所以盡量避免爭吵,而是用溝通來解決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想影響到孩子,想努力為孩子們做好榜樣。
我和先生在學問研究上有很多共同點,但在瑣碎的生活上,卻有很多分歧。例如,他對什么都很節省,我則不然。雖然我也不是喜歡浪費或奢侈的人,但在具體細節上經常跟先生發生沖突。如果要請客,我喜歡準備很多材料,這個、那個,豐盛而周到。他卻看不慣,每次都跟我強調說,不要忘了工讀生的身份。我就不同意,我們是在請客,難道不該比平常好一點嗎?
“如果要這樣,就不要再請客了?!弊詈?,看到說服不了我,他說。
“我再也不請了?!蔽乙操€氣。
但是過一天,客人又來了。我們倆朋友都多,很多熟悉的人不用你請,他們自己都會來。特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波士頓既沒有韓國飯店,也沒有賣泡菜的,我們成了朋友們吃韓國料理的聚集點。
我想盡我的誠意去招待客人,把菜準備得好一點,用新鮮的材料、上好的食物。我很有興趣去做這些,雖然這樣會非常累。但他竟然一句謝謝都沒有,反而責怪我。
我非常難過,但忍著不跟他吵架,并且,我知道我們之間差異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不好客,而是成長環境不同。我的父親是個企業家,我從小生活優越,而母親也特別注重飲食;而先生從小離家過寄宿生活,不同的環境,肯定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標準。通過與丈夫的不斷對話,我們彼此慢慢認同了這種差異。
有時候也覺得正如母親所說,夫妻之間有差異是好事,這樣才會彼此珍惜。
盡管我們盡量避免,但爭執還是有的。若被孩子們發現我們在吵嘴,我就會想起母親曾說過的“一個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個唱紅臉的”這句話,而我也這樣告訴孩子們,跟他們講,要允許差異的存在,夫妻之間的差異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處。當然,在孩子面前,我從來都是為丈夫樹立父親的權威。
這也是母親的角色。如果母親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不會認可父親的權威,這樣一來,父親的教導就無法站住腳。反之亦然。在妻子成為母親的瞬間,丈夫就要開始樹立妻子的權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認可她的權威,孩子們才會尊敬、跟隨母親。如果丈夫無視妻子,孩子們也會無視母親;同樣,如果母親無視丈夫,會使孩子們敵視他們的父親。
我認識一個女孩子,很優秀,很懂事,但是她告訴我,她最大的苦惱就是處理不好跟母親的關系。原來,她的父親嫌棄妻子沒出息,一直跟她說,千萬別像你媽媽那樣。所以這個女孩從小就跟媽媽疏遠,長大后她才意識到這種疏遠大大地傷害了母親,也傷害了自己。但是再想恢復,談何容易。
夫妻生活中難免會在微小的地方產生分歧,但是,決不能過度。特別是如果這種情況經常被孩子們看到,他們的不安情緒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夫妻雙方如果都抱有以交流來解決一切問題的態度,那么,一切的分歧都容易處理。當然,交流并不可能會完全消除分歧,但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而這樣一來,夫妻感情就會更加深厚。
你看,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夫妻相親相愛的過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會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我年輕的時候也不太懂得溝通,動不動就拌嘴,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用交流來解決問題,比拌嘴效率更高,花費的時間也少。交流就像一座橋,搭建在夫妻之間,即使很難克服的分歧也能夠自然地找到接點,讓兩個人平穩地渡過去。
真的,沒有比用尊重和忍耐來交流更好的方法了。
如果我們夫婦一味主張美國式個人主義平等的話,我們現在的家庭也許就不會存在了。雖然我們知道,人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但是在家庭問題上,人和人之間碰撞比較多,只講平等是不夠的,更需要互相謙讓,懂得取舍和犧牲。對丈夫和妻子都是如此。
想來也真不可思議,我們夫婦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我們的婚姻竟然堅持了這么長時間,不但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反而越來越幸福,并且把這種幸福傳遞給了孩子們。
我的先生是那種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要完成事情的人。相比之下,喜歡創造和新鮮事物的我就不能掌握時間,不能一直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先生的生活很有規律,而我則更加隨意。
只要看看我們的桌子,就能看出來這樣的差距了。我的先生喜歡一本一本地看書,并且看完書后,他會把書桌整理干凈,而我則喜歡把多本書都攤開來同時學習。難怪他主修條理清晰的法律,而我研究的是發散思維的社會學。
還有,我們在理財上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爭執。我父親在我小的時候就讓我養成記賬的習慣,他常常是把一個月的零花錢一次性給我,讓還是孩子的我正確區分支出和收入,養成整理的習慣。
我雖然學會了理財,很獨立,但結婚后狀況就不一樣了。我婆家是由男人來管理錢,與娘家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
結婚后我先生讓我把自己的工資存入夫妻共同存折里,我很接受不了,認為他這樣是在阻礙我的自由,覺得很委屈。按我的脾氣,我會跟他吵架,奪回經濟權,但轉念一想,這個靠吵架是不可能變回來的。其實我先生的意思也并不是想自己隨意支配金錢,而是想掌握家里的主導權。
我婆家是以男人管錢這種方式來樹立象征性的主導權的。我想,將主導權給他也有好處,不但能安定家庭,今后對孩子也有好處。而且先生比我細心,把錢交給他能更好地維持家庭的經濟運轉。經過冷靜的思考后,我妥協了,干脆直接把存折交給了先生。
有趣的是,我總能時不時拿到研究費用,這個費用是不計入工資的,所以不必上交。雖然先生提倡細致和節省,我還是有錢去海外旅行,或者外出就餐,可以自由地花費。雖然,小時候我從父親那里得到的理財訓練不能在家里發揮,但我可能應用在事業上,比如東巖文化研究運營、研究費的管理、國際專業人員會的運營等地方。所以,上帝是公平和仁慈的,我總是心存感激。再說了,因為不用管錢,省去了我的負擔,我可以更加專注于工作了。
看吧,我們夫婦也有這么多分歧,但好在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達成了共識。對于孩子的教育目標,對于如何成為孩子的榜樣,我們看法相同,因此才能夠互相忍耐,互相妥協。
是的,我們都想成為好父母,有了這個共同點,我們的其他問題就很容易溝通和解決。有了這樣的環境,孩子不可能成長不好。
下一篇:《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作者簡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養育孩子媽媽身心要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