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家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你真的會賞識你的孩子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賞識教育嗎?
賞識,就是愛。但愛與會愛是兩回事,而賞識就是學會愛!為什么我們要學會愛呢?一位日籍華人母親在聆聽了周弘老師在日本的講座后,總結的一句話非常經典:“沒有智慧的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賞識≠表揚
表揚的前提是對方表現好,而賞識是無條件的。賞識不僅是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賞識是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當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而自豪。”周弘老師如是說。
法玉菊,河南省射旗縣一位下崗女工,家庭一貧如洗。兒子四歲時得了腦膜炎,動作特慢,成績不好,她因此經常打罵孩子。有一天,法玉菊看了《中國青年報》上一篇題為“賞識你的孩子”的文章,文章講述的是周弘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留美博士的故事,讓她看得入了神。然后她給兒子讀這篇文章,兒子聽了淚流滿面。最后她跟孩子說:“兒子啊,媽媽也要對你用賞識教育,會怎么樣?”孩子當時就說:“媽媽,你要真的對我搞賞識教育,我保證比婷婷強得多,我畢竟多了一對耳朵呀!”
結果,這個孩子的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小學二年級暑假竟然跟媽媽提出來:“媽媽,三年級我不上了。表姐每天做作業做到十二點,不是人過的日子,我們來個勝利大逃亡,從二年級跳到四年級怎么樣?”孩子在得到表揚后,學習潛能像火山爆發,只用一個多月就把三年級課程全部學完,以優異的成績跳到四年級。
太好了,但麻煩也大了,怎么回事?
法玉菊就開始盤算著讓兒子早日成為少年大學生;兒子也開始在班上目中無人,與同學的關系變得很緊張。有一次,語文考砸了,孩子回家感到如世界末日,不想上學了。母親邊給周弘老師打電話,邊流眼淚說:“周老師,我一心想為賞識教育爭光,怎么搞得這么窩囊?”
周弘說:“你是抓了芝麻丟了西瓜。你一心想讓孩子做‘人上人’,‘人上人’成功了也是泡沫成功,容易爆炸,失敗更慘。賞識教育要抓西瓜帶芝麻,要讓孩子做‘人中人’,平平淡淡,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樣的孩子必然熱愛學習,才可持續發展。”
法玉菊夫婦對兒子的愛,上升到對所有孩子的愛,周圍的差生被父母送到他們家,學習也全部搞上去了,成為當地的一個奇觀。去年九月份開學,法玉菊又打電話對周弘說:“周老師,現在我兒子是博覽群書、人見人愛、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他從四年級跳到初一了。九歲的孩子成了初一的學生,成績優異。”
賞識≠不批評
在周弘眼里,賞識與批評一點都不矛盾。賞識就是“看得起”,就是“士可殺不可辱”、“士為知己者死”的慨然情懷;而批評反過來,就是一種最好的賞識!
周弘曾經辦的“好孩子快樂營”里有個叫林子的7歲女孩,口才非常好,但玩世不恭,整天攻擊人,而且出口傷人。在快樂營里,每個孩子都很開心,唯有她說不開心。
“林子,愿不愿意和伯伯談心。”周弘問她。
“不愿意!”林子答。
“為什么?”每個孩子都愿意和我談心理話,她為什么不愿意,周弘老師心想。
“你說話老土。你說話老土。”她連說了兩遍,一遍比一遍聲音高。
“伯伯問你這次集訓開不開心?”
“不開心。”
“是非常不開心,還是有點不開心。”
“有點不開心。”
“你周圍有好人嗎?”
“忘記了。”談到這里,他清楚孩子需要什么了,于是看著她的眼睛說了下面一段話。
“你知道為什么沒有人喜歡你嗎?是因為你不喜歡你自己。你受了好多傷害,心里面很苦,為了把這種苦倒出來,你就拼命地攻擊人。一組三字經:傷害人,搞平衡。其實你想做好孩子,在做好孩子的同時,要打碎壞孩子的一面,這樣你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林子點了點頭。
當天下午她像變了個人一樣,舒展的笑意寫在臉上。為了表達她激動的心情,她在黑板上寫道:沒有周伯伯就等于孤獨,沒有周伯伯就等于損失,沒有周伯伯就沒有科學家。后來我們了解到,她媽媽對她要求十分嚴格,有時一天要寫七篇作文。她學習成績很優秀,但她活得不開心。所以在她的身上,既有好孩子的一面,又有壞孩子的一面。
對于好孩子的一面,我們要發揚它;對于壞孩子的那一面,我們就要拿出批評來打碎它。
沒有委屈的孩子長不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任何委屈,就是對他人生的最大委屈!”每次在家教講座中,周弘都會向家長灌輸這個教育理念。
一次,周弘老師在鄭州作報告,一名家長很著急地找到周弘老師,說孩子因為在學校受了委屈,已經有幾周時間沒去上學了。于是周弘老師要這名家長把孩子帶來和他聊聊天。
孩子來了,周弘老師問他,“為什么不去上學呢?”
孩子回答說:“我這人就是受不了委屈!”
原來這孩子曾經學別人抽煙,被老師發現了,挨批評后決定痛改前非。但有一天,他和幾個抽煙的同學在一起玩,他并沒抽煙,但身上也沾染了煙味,被老師聞出來了。這個老師責任心非常強,對他再次抽煙很氣憤,就打了他一個耳光。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不想上學了。
周弘老師感嘆地說:“孩子,你和我小時候特別地像,我也是受不了這樣的委屈的。”孩子的距離一下就被拉近了。
然后,周老師問他,“想不想知道一個60歲的人回頭去看這些委屈,會發現什么?”孩子聽后很好奇。
周弘老師告訴他:“沒有委屈,就不會長大。委屈在人的一生中是遲早都要受的,就像老天給了你多少白天,就會給你多少黑夜一樣。不同的是,越早受委屈,就能越早學會應對委屈的能力;越晚受委屈,就越晚學會應對委屈的能力。所以你是愿意選擇早受委屈?還是晚受委屈呢?”這席話使孩子的心情豁然開朗。
心結一除,孩子高高興興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周弘認為,人們遇到困難,碰到難題,往往都是因為看不清問題背后的真相。而要看清這個真相,你就就需要有“光”,這“光”就是智慧!什么是智慧呢?愛就是一切的答案!“感恩是生命的根,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一切的答案。生命如水,翹起您的大拇指,過一個賞識的人生吧!”
下一篇:善于思考找尋教子好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聽老人言那又有何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