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項實驗:陶藝作品與天分
這個聽起來冗長而毫無新鮮感可言的故事和創造力以及教育體制有什么關系呢?我經常看到那種極其擅長自己的技藝或職業的人,他們不僅有天分和創造力,而且能夠勤勉自律地磨煉和完善自己的天分才干,以求能做好自己的事。
美國的一個陶藝班進行了一項實驗。這個班一分為二:前一半是最有天分的學生,而另一半則是剩下的學生。有天分的學生被要求提交出屆時他們所能創作出的最好的作品,關注的主要是質量,而其他學生只要求完成每天至少做出15件物品的定量指標,不論質量高低。到學期末,兩組學生的作品集中到一起,要求評審老師從中挑選出最好的作品。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最好的作品居然全都出自天分較低的那一半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就在于這四個字——熟能生巧。天分較低的學生通過反復實驗,從錯誤中學會了什么管用,什么不管用,而天分較高的學生一門心思盯著質量,追求完美,結果他們沒有經歷過多少失誤,自然也就不能像別人那樣從失誤中學到東西。
麻省理工學院的非正式校訓
在麻省理工學院,我們的非正式校訓是:努力工作努力玩。我們憑直覺就懂得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怎么好好玩,他就不可能喜歡他的工作,他的努力也就堅持不了多久,或者無法產生長期的效果。讓我吃驚的是,整個學院超過30%的學生是亞洲人。根據我們的文化習慣,我們很早就知道成長是要經歷刻苦努力才可以精通某項事物的。
不過,相反的方面也同樣真實,我的孩子的許多同齡人都是在西方教育體系中長大的。在他們的初期成長過程中,不必掌握九九表或知道如何閱讀,因為這些技藝太強調重復性,太乏味,不夠有意思。
在體驗過這兩種教育體系后,我看出了這兩者的優點和缺點,并由此形成了我個人的主張:想要讓創造力蓬勃發展,就必須讓這兩種表面看來矛盾對立的體系相互融合,彼此平衡。我教孩子必須刻苦學習,記住他們的漢語字詞或九九表。與此同時,我也試著通過編一些有助學習的游戲,使這一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發展的技巧之一就是讓他們完成一些重復性的記誦類的學習任務,因為那是在為以后發揮創造力和充滿趣味的歲月奠定基礎。
我記得母親曾經多次告訴我,她不能回答我為什么我必須按她的要求去做事,但等我長大了,總有一天我會感激她。有時,父母確實不太善于說明白為什么有些東西非常重要或不可或缺,但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我們的孩子必須信任我們,按我們要求他的去做。
雖然中國式教育長于培養學生嚴守紀律,獲得死記硬背的技巧,但我們在如何帶著好奇感、發現的勁頭和激動的心情來看待這個世界,不讓我們的教育模式窒息孩子的創造力方面,還要向西方教育學習。以下文字摘引自一個朋友寫給我的信:
創造力不僅跟藝術有關。它包括涉及創造性的觀念的所有領域,從科學、教育、醫學、咨詢、運動、娛樂、政府管理、音樂、商業、各種形式的藝術,到大多數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謀生、撫養孩子、培養愛好——一言以蔽之,創造力涉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孩子們要盡情地玩,他們比大人更加懂得怎樣玩,怎樣在玩中忘乎所以,樂此不疲。孩子的本性就是在玩的愉悅里忘了自己。孩子們可以嬉笑不止,歡欣鼓舞,盡情玩耍,而大人就做不到這樣。因為孩子不必為生活的現實和隨著成年而來的責任而擔心發愁——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對此有所準備后,那些責任會來的。其實這種全身心投入的玩里面就透著創造力。正是在這種狀態中,具有創造性的觀念才會迸發出來。
下一篇:父母是孩子的最佳人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值得所有工作者和父母讀的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