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理財觀,遠比只給他們金錢來得重要。”我相信不少父母都會認同這個道理,但實際卻又是另一回事。父母最大的夢魘之一,就是孩子久久不能自立,即使父母已到耳順之年或年逾古稀仍要繼續(xù)撫養(yǎng)孩子。孩子成為父母的包袱,這可能與孩子是否擁有正確的理財觀有密切關(guān)系。
在這里跟大家講一個小故事:話說某日,我與一位年輕朋友和他的母親一同到購物商場內(nèi)的美食廣場吃晚飯。這位“八零后”友人雖已工作,但在大家商討吃什么的時候,仍見他向母親拿錢去買晚餐,他的舉動令我有點意外。隨后我們有機會傾談,友人覺得這根本不是什么問題,因為這是他們一家人一直沿用的相處模式,所有生活費用皆由父母支付,一切是天經(jīng)地義的。從他的例子可明顯看到,年齡大小與財政是否獨立,沒有必然關(guān)系。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我那一代為人子女的,普遍會定期給父母家用,視報答親恩為理所當然的天職。然而,新生一代與父母的關(guān)系疏離,也因為收入不高或生活開支太大,結(jié)果都甚少主動拿錢回家,即使戶有“余糧”也會用在個人消費上。莫說養(yǎng)兒防老,父母看著孩子長大了仍繼續(xù)做“伸手黨”,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歸根究底,這是家庭教育衍生出來的問題。這一代年輕人不少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從小便在溫室中成長。其實,要孩子自小養(yǎng)成正確的金錢觀,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責任,并感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這些都不是堆金積玉所能帶來的。但現(xiàn)實卻是,一般父母沒有把握機會教導(dǎo)孩子,反而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停地供應(yīng)物質(zhì)并時時照顧,使孩子們不自覺地變得十分依賴,最終要花上很大的力氣去糾正過來。
這又令我想起近年來熱議的話題—“怪獸家長”(即那些對孩子照顧無微不至、張羅一切,甚至為孩子向老師提出種種無理要求的父母)。我有不少做老師的朋友,他們深感應(yīng)付過度活躍的家長帶來的壓力遠比照顧學生來得吃力,令他們心力交瘁。家長不分青紅皂白,為孩子“強出頭”的例子時有耳聞。最近聽過一個經(jīng)典例子,有家長為快要從海外大學畢業(yè)的孩子成功地安排了工作,怎料孩子考試失手,未能如期畢業(yè),結(jié)果這位家長心急如焚,不斷致電學校的香港辦事處要求處理,甚至找來親友一同施加壓力,批準孩子如期畢業(yè)。我們經(jīng)常慨嘆社會上有很多“笨小孩”,但這與“怪獸家長”有沒有關(guān)系呢?這實在值得家長反思一下。
由此看來,忽視親子理財教育的惡果未必會立刻顯現(xiàn),但卻影響深遠。我認識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多年來一直咬緊牙關(guān)供孩子上學,深盼有朝一日孩子能有出息,能減輕家庭負擔,讓自己可安享晚年。但事與愿違,孩子工作以后,父母每次都要明示或暗示家庭需要,孩子才會略有響應(yīng),父母難免失望。另一方面,孩子則自覺收入不高,既要生活又要償還學費貸款,捉襟見肘,打算遲些待有余錢時再奉上家用。因為這些溝通問題,雙方關(guān)系差點因財破裂。也許今后孩子擁有自己的家庭以后,便會明白父母的想法。這些爭執(zhí)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我常常建議家長朋友盡早向孩子傳授生活上的理財之道。
養(yǎng)兒難防老
培養(yǎng)孩子自立,就是要讓孩子學會依靠自己生活,從而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自己有能力去處理金錢。傳統(tǒng)社會一直期望成年人能具備自立的精神,一個不能自立的人,將會成為父母和社會的負擔。
天下哪有不愛護自己孩子的父母?但為孩子預(yù)備一切物質(zhì)需要就是愛的表現(xiàn)嗎?對孩子呵護備至、過分溺愛,實際上對他們是一種長期的、無形的傷害,嚴重的甚至會為父母制造一個永遠揮不去的包袱。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認為可行的一些秘訣:
助孩子克服依賴性
孩子年幼,自然凡事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到了羽翼漸豐之時,孩子就必須學會自立。當然,父母必須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獨立意識,并且為他們提供學習自理的機會,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須讓他們親力親為。倘若他們自幼便養(yǎng)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到長大后再要糾正就會困難重重。
多贊少罵大幫忙
還記得兒子就讀的學校的校長曾分享她多年教育孩子的八字箴言:“夸大優(yōu)點,縮小缺點”。奈何不少父母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將孩子的缺點無限放大,傷害了他們,甚至嚴重打擊其自信心。這八字箴言對于作為父母的成年人,是十分寶貴的提醒—我們或許會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而不自覺地戴上一副有色眼鏡,容易看到孩子的缺點,而忽略孩子的優(yōu)點。其實,從心理成長需要的角度來看,正面贊賞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對于培養(yǎng)他們自立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讓孩子跌過痛過
事實上,挫折是成長必經(jīng)的階段,父母不用過分緊張,只管讓孩子們?nèi)ッ鎸Π桑「改钢恍枰獜呐允睾颉⒐膭畈㈥P(guān)心,在適當之時給予支持,孩子們最終一定有能力面對困難。還記得我兒子在麥當勞第一次為自己點食物時,起初擔心不已,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過放棄,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鼓勵和彩排,他最終做到了,自信心和滿足感也油然而生。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新一代父母,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其中的意義,作為培養(yǎng)孩子的方向。
下一篇:和孩子“搞關(guān)系”有多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8個難題糾結(jié)父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