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同個體間的個性差異
不過我們的確覺得九歲孩子有一點兒難以表述,原因之一在于孩子在個性方面的個體差異在九歲這個年齡變得非常明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某些時間段里,年齡的影響幾乎左右著所有孩子的行為模式。比如說,大多數的八歲孩子都會顯得非常活躍、開朗;大多數的十歲孩子往往都是寬容的、友善的、討人喜歡的。某些年齡段里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相同點會很多,我們不難聽到讀過我們系列著作的家長常常感慨說:“你的書就是照著我家蘇西寫的吧?”但是,在另一些不同的年齡段里,孩子的行為受該年齡成熟程度的影響并不是太大,相反,他的行為模式更多的是受他自己基本個性的影響,而九歲無疑就屬于這種情形。在這個年齡段,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別非常大,而且看來比任何其他年齡段都要更為明顯。這種差別可以顯現在幾乎任何九歲孩子的行為表現上。
有的孩子家庭觀念非常強,有的則對家里的事情無動于衷;有的特別“財迷”,有的則對金錢滿不在乎。有的哪怕有了一分錢也要花掉,有的則更像個“守財奴”;有的孩子手特別靈巧,有的則好像手指頭不聽使喚似的;有的簡直就是運動健將,身強力壯,有的則不喜歡運動,能坐著決不站著,而且當他不得不參加體育活動時,手腳也很不靈活;有的偏偏喜歡電影或者電視中暴力的、血腥的、電閃雷鳴的鏡頭,有的則討厭任何一點點的粗暴鏡頭;有的孩子胃口小得很,有的則什么都想吃;有的特別能睡,有的則極不容易入睡,而且也不容易睡得香甜;孩子動作的快慢也有很大差距。有的無論做什么事情、參與什么活動,都一陣風似的快,有的則做什么都慢條斯理。
毋庸置疑,上面列舉的這些個體差異,不論是在任何年齡段里都能看得見,但是,在孩子九歲期間,這種差異則尤其明顯。
◎◎不同個體間存在成長模式的不同
還有一種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是成長模式方面的不同。許多孩子各方面的行為能力齊頭并進,成長到新階段的時間跟我們描述的平均值大致相同。也有許多孩子的行為能力雖然大致上在應該到達新階段的時候到達了新階段,但只是簡短而粗略地一帶而過,并不會很明顯地顯現出我們認為他們應有的年齡特征。
有些孩子,從襁褓之中開始就飛速成長,一路往前沖,到了一定階段他顯得遠遠超過常人,可也超出了他自己的成熟程度所能夠保持的水平,因此隨后他的行為能力又會退步,退回到他的年齡段所應該具備的程度,甚至還會退步得低于他的實際年齡。
有的孩子則相反,我們可以說他是后來居上型的。年幼的時候他的行為成長一直拖在別人的后面,他的父母和老師都感到十分絕望。然而忽然之間,幾乎只是一轉眼,他就呼地沖上前去,顯現出了父母師長一直期望的行為能力。
有些孩子的行為總是更偏重于和順的那一側,因此哪怕當他們處于不合順年齡段的時候,也很少煩惱,或者很少惹人煩惱。可也有些孩子,很不幸地,其行為總是更偏重于不和順一側,每到了和順年齡段的時候,只是蜻蜓點水般地一閃而過。有一個媽媽就這樣對我們抱怨說:“你說等他長到了三歲,他就應該比較容易相處一些。沒錯,他是好了一點點,可是兩個星期以后,他就又變回了那個渾身是刺的小刺猬。”的確會是這樣。
有的孩子,不論在什么年齡段里,其生活的某一方面可能一直都很讓人發愁。比如說:吃飯、睡覺、交朋友、適應學校生活等等,總是都讓人揪心。另一些孩子則會在不同的年齡段遇到不同的新問題。
有的孩子,在任何年齡段里,其運動、適應、語言、交往這四大主要行為能力(也就是孩子早期發育中我們著重關注的行為能力)的發育,都均衡地往前發展;另有些孩子,則是某些行為能力超前發育,另一些行為能力則略有滯后。大多數心理學家在探究年齡比較大一點的孩子的個體發育狀況時,往往使用兩套測試題,一套是一系列的語言測試,一套是一系列的行動測試。結果就是他們會檢測出孩子的兩套智商數據,一套是語言智商,一套是行動智商。如果孩子各方面的行為能力都齊頭并進地發展,這樣的智商測試可能比較合適于他,老師和家長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因為大家都知道大體上會是什么結果。
這個語言智商其實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智商”。如果一個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其他幾項行為能力發育超前,我們難免會因此而對孩子在其他幾方面都要求過高。比如,一個語言智商很高的孩子沒法達到成年人對他的語言能力之外的要求時,人們往往就會這么說:“只要他努力,他應該能做得更好。”如果你問他,他怎么就這么確信,他常常可能這么回答你:“因為這孩子的智商很高”。
我們必須再三強調,孩子在學校里需要的遠遠比智商要多得多。一個有語言天賦的孩子,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比較弱;同樣,一個智商測試值不怎么高的孩子,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杰出的能力。
◎◎九歲屬于內向但不和順階段
現在請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圖示二。我們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內向階段與外向階段來回交替的典型特征,而圖示二所描繪的,就是這一交替規律。九歲的年齡段明顯屬于內向階段。我們先來看看八歲孩子,他的招牌特征被我們歸結為幾大特點:追求向外拓展、做事風風火火、具備了評估與判斷的能力,而他顯然處于外向階段。和剛剛過去的八歲相比,九歲孩子變得向內收斂,他會讓自己退離他人,尤其是退離跟他關系十分緊密的母親以及其他凌駕于他之上的成年人。
根據我們的觀察,孩子行為的成長歷程的確是在和順階段與不合順階段之間來回交替,并且在內向階段與外向階段之間來回交替。長久以來,我們也一直在搜尋其他證據以證實我們的看法。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最近我們終于等到了布蘭代斯大學的赫爾曼.T. 愛潑斯坦博士的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大腦在發育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間歇性迸發,每次迸發都會讓大腦變得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誨和新鮮事物。根據他的這份報告,大約85% 的孩子成長規律十分相似。每當大腦(尤其是大腦皮層)處于這一系列中的迸發階段(也就是迅速成長階段)之時,都會出現大量髓磷脂和樹突連接,構筑成新的大腦思維通道,而且,這時候的大腦也最容易接納新的東西。
愛潑斯坦博士的報告中所講述的大腦發育處于平緩或者停滯的階段,與我們所說的孩子的行為模式處于內向階段,也就是孩子比較退縮、安靜的階段,兩者相當的吻合。九歲的年齡段在愛潑斯坦博士來說屬于大腦發育不活躍階段,在我們來說屬于內向階段。
不過若要說到是和順階段還是不和順階段,我們發現九歲的孩子還真有點兒難以描繪。他十分難以預測的特點使得我們也很難對他做出準確的描述。他其實有很多正面的行為特征,在很多情況下更像是屬于和順階段的孩子。不過,他的不可預測性卻也在某些時候不但使得他自己的日子不太好過,也使得他身邊的人跟他不太好相處。再加上他焦慮、擔憂、埋怨的特性,以及他但凡做起什么事情來就簡直沒辦法放得下的執拗,因此綜合考量起來,我們覺得他略微偏向于不合順階段的那一側。不過,隨著他漸漸走向屬于和順階段的十歲齡,美好的日子肯定會多過糟糕的日子,我們的少男少女也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陽光燦爛的快樂時光。
下一篇:名家推薦序:眾里尋她千百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系的好壞依據年齡而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