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關于成功
關于成功,人們的說法不一。很贊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于成功的概括:
1.成功就是發展人成長的基礎與背景各不相同,人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會獲得發展,而發展就是成功,最大的成功是人能夠可持續發展,直至釋放出生命的全部能量。
2.成功就是選擇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但對于個人僅有一條最佳的路,即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成功者就是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路。
3.成功就是和諧成功的非凡境界是三大和諧,即與人相處和諧,與社會相處和諧,與自然相處和諧。
按照此標準,我們不把孩子一個階段成績的優異看作是成功,也不把孩子具備某種特長或者才藝看成是成功,但這些孩子是學有所得,至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取得成功或成績,孩子在學業或者某方面比較優秀,父母和孩子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們想通過教育個例和故事,來發現他們的做法中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給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一些啟發。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的方法未必適合你的孩子,但是,有些思想和智慧卻是可以學習的。
李季,男,18歲,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伯來語系大一學生
父親職業:企業高管
母親職業:護士長
李季成長歷程:小學就讀于平陰縣實驗小學,中學六年在濟南外國語學校度過。2010年10月中旬,以優異的成績,由學校推薦報考北京大學,11月底獲得北京大學的保送生考試資格,12月25日,在北京大學以保送生第18名的筆試成績進入面試,經過三輪面試,于2011年1月7日,接到北京大學預錄取通知書,6月接到北京大學正式錄取通知書。9月,入北大學習。
教孩子明是非懂道理
“教育孩子無小事,任何一件錯誤的事情,都不能以孩子小,還不懂事為借口而放任孩子”。談到孩子的教育,李季的父親李建首先提到這一點。
“孩子一生下來,沒有是非觀念,對于正確與錯誤,基本上沒有區別能力,需要家長教育引導。因此,家長必須把握好孩子1到12歲的教育,幫他建立正確的認識。”李建說。他特別重視孩子12歲前的教育,注重教孩子明是非、懂道理。
“李季剛會走路的時候,奶奶照看他,奶奶的身體不太好,而李季又胖,出去玩走累了,奶奶背不動也抱不動,考慮到這一情況,我們就經常給他說,奶奶腰痛,出去玩,不能讓奶奶背著、抱著,如果把奶奶累病了,就沒人看你了。一個一歲的孩子,他能聽懂嗎?他能記著嗎?他能理解嗎?事實證明,他記住了。于是,在馬路邊上經常出現一老一小在路邊休息一下,再繼續走的身影。這樣做,就是讓孩子在幼小的心靈上懂得體諒老人。小的時候給他建立了正知正見,慢慢就會養成習慣,大了自然懂理、懂事。”
李建認為,對父母來說,教育孩子好比在一張白紙上畫圖案,而孩子成長的不可逆性要求家長不能反復涂抹與更改,必須斟酌好了,盡量讓圖畫完美。在白紙上畫一幅完美的圖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夫妻倆要共同努力,用心“作畫”,同時,也需要周圍的親人的配合,有一個好的“創作環境”。比如,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叔叔等親人,在對與錯的問題上,父母必須保持一致。大人有分歧,孩子就會無所適從。
善于發現、積極引導孩子的愛好
李季的愛好頗廣,繪畫、汽車、軍事、旅游、羽毛球、騎自行車、游泳等等都非常喜歡。在培養孩子興趣上,李建感受是最深的,因為他費了很多心思和時間,他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學知識,家長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善于“發現”,善于“借機”,然后加以引導,李季的愛好大多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李季剛會走路時,奶奶經常帶他出去玩,那時單位門口都掛著寫著單位名稱的大牌子,白板黑字,字都很大,每天奶奶都領著他去認一個字,發現他都記住了,后來,擴展到認識商店招牌、公交車牌、廣告標語上的字。漸漸地,孩子在玩中認識了不少字。有時,為了哄著他玩,就用筆在紙上畫個小豬、小狗、小樹、小汽車之類的東西(家里沒人學過繪畫,只能大體勾勒一個輪廓),他就跟我們學,也拿著筆在紙上畫,勾畫出一些他心目中的物體(當然,大部分我們是看不懂的),我們就由著他去畫,慢慢地,發現他對畫汽車情有獨鐘,一支筆、幾張紙,他就會陶醉于他的想象世界中,一畫就是一兩個小時,我們從來不催促、不打擾他。從畫汽車開始,孩子對汽車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后來又喜歡汽車玩具,我們就給他買來玩具,然后陪著他玩,他越玩越感興趣,還會把所玩的汽車用平面的形式畫出來。
“孩子三歲時,一次我去威海旅游,在海軍博物館看到了一個輪船模型,很漂亮,但這種模型必須買回去自己組裝,當時我認為,組裝模型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有利于大腦發育和開發,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回家后才發現,這個玩具組裝很復雜,要經過幾道工序才能完成(剪、打磨、抹膠、根據圖紙粘、組合等),三歲的孩子根本玩不了。于是我就動手做,讓他從旁邊看著、幫忙(當然是幫倒忙的時候多)。一個多月后,在我們父子倆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第一個模型——中山艦峻工了,他看著、笑著,高興的不得了,很有成就感,對組裝玩具開始感興趣。從那時起,我們經常去買各種玩具組裝,這個愛好保持至今。
“孩子上學前,基本上就是在繪畫、玩玩具、粘模型的快樂中度過的,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這些都為他建立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基礎。三年級時,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孩子開始對汽車雜志、軍事書刊產生了興趣,從此閱讀開始伴隨他成長”。
對于孩子的愛好上,李建的觀點是,善于發現、積極引導、用心培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支持他,當然,愛好要建立在健康、有意義、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基礎上,而不是放任自流。
用心陪伴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良師益友,也是孩子的伙伴。陪伴孩子的過程,是與其進行有效溝通、加深感情的好時機,也是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的時機,李建特別重視“陪伴”孩子。從兒子四歲開始,星期天的時間他一定是和兒子在一起的。單位的事情再忙也盡量不安排在周日,而同學、朋友的聚會、酒局,安排在周日的他也一概不參加,他就是要一心一意陪兒子,和兒子一起“玩樂”,爬山、散步、打球、釣魚、玩汽車玩具等,都是他們喜歡的。他們常常邊玩邊聊,在玩中溝通、了解,爺倆的心就這樣越來越近。在兒子眼里,李建是一個嚴厲但不蠻橫,風趣但不失文雅,值得信任,又能交心的父親。這讓李建特別欣慰。他說,只有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教育才會有效,親子關系如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效果。
對孩子要言而有信
李建還特別強調,和孩子相處,一定要誠信,誠信是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的最佳方法。一些家長總是抱怨說:孩子說我們說話不算數。這肯定是家長沒有做好,經常失信于孩子,造成了孩子的不信任。家長對孩子,承諾了的事,一定要辦到,要么別承諾,承諾了實在辦不了,要耐心與孩子溝通,講明原因,說清道理,下不為例。李季高一時,有一次提出讓爸爸給買個尤尼克斯的羽毛球拍子,李建認為孩子想運動是好事,一個拍子也花不了多少錢,立刻答應了。可到了專賣店一看,孩子要的那個型號的拍子1800多元,確實很貴。但想到既然給孩子承諾了,就不能失信。還是買回來了。
還有一次,李建答應兒子周日帶他出去玩,可單位臨時有緊急會議,無法去。回家后,他給兒子解釋清楚,得到了兒子的理解,后來又找時間補上了。
不僅對兒子守信,李建也要求兒子對他守信,互相守信,才能真正和諧。這讓李季養成誠信的好品格,正是這點,使他在同學中“人緣”很好。在高二的“三好”和“優秀團員”評選中,李季在班級里全票通過,連老師都感到驚訝,老師說已經多年沒有看到這種現象了。
現在有個流行的說法“富養女孩,窮養男孩”。怎么才算窮養男孩呢?
有人說要故意給孩子創造一些“吃苦”的機會。李建認為,那沒有必要。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機會鍛煉孩子。從李季上小學開始,書包、自己的房間,都是自己收拾,大人決不代勞。做飯的時候,也不是讓他在一邊“等吃”,而是給大人搭把手——摘菜、遞東西、包餃子時搟面皮等等,慢慢地,李季學會了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等不靠大人,如今,能做出一桌子菜呢!不僅如此,他還很會照顧人。李建說,他們家有個傳統項目,就是每年一家四口(奶奶和他們一起住)出去旅游一次。從李季上初中開始,每次旅游中照顧奶奶的任務就是他的了。一出門,他總是牽著奶奶的手,即使松開了,也決不讓奶奶離開他的視線,于是,他們家的出行就形成了奶奶和孫子牽手在前,爸爸媽媽并肩在后的圖畫。
李建說,如果一個人具備了生活中的諸多能力,就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而一家人常常在一起溝通、交流,孩子就會感受到家的溫馨,就會愛家人、有幸福感。
下一篇:父母孩子意見不一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糾結,源自家庭的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