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批評孩子在所難免,但如果批評方法不當,反而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日本幼兒教育專家立石美津子在其著作《幼兒學(xué)前階段家長禁做的115件事》里介紹了4種錯誤的批評模式,家長們要引以為鑒。
態(tài)度不認真。家長苦口婆心地批評教育半天,孩子卻若無其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就該反省:自己的批評態(tài)度是否認真?是否能給孩子留下印象?如果總是毫無側(cè)重地訓(xùn)斥孩子,只會讓他們厭煩,心里想著“又來了”,卻對你的批評無動于衷。批評孩子,態(tài)度要認真。所謂認真,并不是家長一定要“橫眉怒目”,而是指家長一定要注意批評孩子的時機、方法、態(tài)度。那種邊洗碗邊罵孩子的做法只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怒氣,于事無補。立石美津子指出,“正確的批評應(yīng)該是在孩子犯錯誤之后,讓他們安靜地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他們交談,不要只通過話語,還要借助氣氛、臉色、語調(diào)、眼神等,讓孩子充分了解你的認真態(tài)度,也因此能認真對待你的教導(dǎo)。”
批評后心軟。孩子受批評后,可能會眼泛淚光,楚楚可憐,家長見了心軟,急忙改變批評時的嚴厲態(tài)度,甚至向孩子道歉,這樣絕不利于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孩子會覺得家長的話前后矛盾,對家長之前為何生氣感到不解,甚至對家長產(chǎn)生不信任感。對此,立石美津子表示,“如果孩子因為受到批評而緊張、害怕,家長應(yīng)該欣慰自己的批評已經(jīng)對他產(chǎn)生了影響,這就是批評的效果。家長這時要做的是:輕聲告誡孩子,不要再有下一次。”
光說不“懲罰”。孩子不聽話,有些家長怒不可遏,甚至用威脅的方式來令孩子服從,例如“今天晚飯你別吃了。”“再調(diào)皮搗蛋就給我滾出去。”等,但卻沒法真的狠下心來實施。這么一來,孩子最初可能會因為害怕而服從,但幾次下來,看出家長是“雷聲大雨點小”,也就熟視無睹了。立石美津子認為,要采取實實在在卻不會傷害孩子身心的“懲罰”方式,例如孩子做錯事不聽話,當晚就不許看電視、打游戲等,并且家長一定要監(jiān)督實行。
只罵不夸贊。如果只是一味盯著孩子的錯誤批評,而不對孩子表現(xiàn)好的地方加以夸獎,教育效果并不會好。立石美津子舉例指出,孩子把自己房間弄得一塌糊涂,正確的做法是批評完孩子后,讓其自己動手清理,讓他對比之前的邋遢和清理之后的整潔,然后對孩子之后的表現(xiàn)夸獎幾句,這樣能讓他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下一篇:你是戲劇的“家庭高手”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別拿別人家孩子說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