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你怎樣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完完整整地還給你,和你給他的一模一樣!不僅會還給你,還會傳遞給他的孩子、他的家人。
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是他自己要來這世上的,是父母要讓他來的,他的到來是應父母的請求,是父母需要他,而不是他需要父母。所以,有這個孩子,這個孩子能應我們的請求而來,這就足以讓我們感恩。
既然孩子是應我們的請求而來的,就像我請來的客人,我有責任招待好他,他吃我的飯、喝我的水,都是應該的,不是欠了我什么,只要他高高興興,他這一趟來得值,我就滿足了。
不是“我給了你生命,你要報答我”,而是“你滿足了我的愿望,做了我的孩子,我要感謝你”,而且,“既然你是我請來的,你信任我,答應了我的邀請,我就要對得起你”。
我們對孩子是有責任的,雖然我們給予孩子很多,但這是我們的本分,理應如此,并且,我們也從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并非單方面的付出。
要把付出看淡一些,不要有怨氣,不要求回報。如果家里有人做家務,一邊做一邊怨氣沖天,仿佛做出了很大犧牲,他拖了地,就絕不允許人在上面踩一個腳印,或者掉一根頭發。他因為做了事而內心不平,看見誰還閑著,沒有和他一樣勞累,就會火冒三丈。這樣的做事,還真不如不做的好,讓人感到壓力太大。他雖然付出了很多,但這不是真正的善,并沒有為生活增添美好。
如果一種善行只是強調某一方的犧牲和付出,那不是真正的善。只有當你意識到施與的同時也在收獲,你才能享受付出的快樂,這時候,你的付出對你來說才有意義,對別人來說,也才可以坦然接受。
傳統的“孝道”是有問題的。“孝”其實是一種單向的關系,父母永遠高高在上,向孩子施恩;孩子則處于低微的位置,向父母還債。其實,“施”和“受”是相對的,我們在給予的同時也得到了回報。
孩子給了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快樂,如果沒有孩子,我們的生活就不是現在的樣子。沒有一個家長會愿意失去孩子,再苦再累都寧肯承擔這份責任,就因為孩子給我們的歡樂太多太多,給我們的意義太大太大,我們無論如何都舍棄不了他。
我經常對兒子說,謝謝你給了我這么多的啟示和靈感,沒有你就沒有這些書,你是我人生的引導者啊,不是我在教育你,而是你在引導我,我們相互指引,相互照耀。
我想,當兒子聽到這些話時,他的內心也會充滿感激和感動,我還有什么必要去教育他“孝”呢?該做到的他自然都會做到。
下一篇: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四類父親影響寶寶前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