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竟然對我拳頭示威
一個叫“父親不如西門慶”的網站曾一度炒得很火。19歲的女兒上告中紀委,控訴父親“包二奶”的罪行。她公開宣稱,父親是“沒有道德的人”“不知廉恥““包養二奶中的全能”“把偷情做為崇高職業”。我們暫不論父親是否存在“包二奶”的事實(此事自有法律做定論),作為一名女兒,對父親說出這些陰毒的詞匯,不能不令人寒心。被迫隱居于鄉多年的父親也談到:“最令我心痛的不是這件事給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而是女兒蠻橫的態度。我覺得自己白養了她十多年,她的行為讓我感受到自己做家長的失敗。”
某市婦聯在三所高中的家長中做了一個家庭教育調查,其中有一項是:“您的孩子是否曾對您出言不遜或有罵的言語?您的孩子是否曾打過您或對您動過武?” 調查結果是:有95%的家長回答孩子對自己曾出言不遜或有罵的言語,有63%的家長回答孩子曾對自己動過武,這63%的家長中有96%的是男孩子的家庭,也就是說男孩子打罵父母的行為更加普遍。很多家長都在感慨:“現在的孩子脾氣越來越大,越來越難管教了!”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導師,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出現問題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行為方式的問題呢?
小龍媽媽的講述:
我們家小龍16歲,小時候特別聽話懂事,成績也很好,可最近幾年,這孩子卻變了,成了我們的一塊心病。
2003年,我和他爸買斷工齡下崗。當時,菜場有個臨街的攤位,我們準備接下來賣豬肉。我們和小龍商量這事,可小龍卻堅決不同意,說菜場離他們學校近,同學們如果知道他爸媽是賣肉的,肯定要譏笑他。拗不過倔強的小龍,我們只好放棄了這個機會,另謀出路。我到一家超市做了營業員,他爸到一家小工廠開貨車。
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工作很辛苦,但每月的收入合起來不到兩千元。菜場那個攤位被另外一對夫妻接下來后,生意火爆,第一個月就賺了4000元。小龍他爸心里很不平衡,回家就找我的茬,發脾氣。我備感委屈,在小龍面前數落他爸的不是,小龍和我站到統一戰線,和他爸對著干。那段時間,家里整天吵吵鬧鬧的,不得安寧。
小龍被我們吵煩了,不想回家,去找同學玩。不久,他與同學不知發生了什么矛盾,要求我們幫他轉學。我們按他的意見,將他轉到另一所中學。可是上學沒幾天,他又開始曠課了,說那兒的教學質量差,學風很亂,怨我們不負責任,將他往火坑里堆。他爸狠狠揍了他一頓,才將他趕到學校。但是他卻人在曹營心在漢,根本不將心思放在學習上,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男孩長大了,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們能力有限,家庭條件差,不能給小龍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我們只好自己節省一點,盡量滿足他的需求。但小龍卻根本無法理解我們苦心,還常常斥責我們吝嗇,沒有給他買名牌跑鞋。今年3月,他提出要買電腦,我們不同意。小龍為此和我們大吵了一架,惡狠狠地說:“我知道你們是舍不得錢!你們沒本事也罷,為什么要拖累我?讓我跟著你們受窮受苦?!我受夠了!”一個孩子竟然對父母說出這樣的話,讓我很傷心。
更讓我傷心的事在后面。小龍迷上了網絡,經常在網吧“泡”通宵。一天晚上,我強行將他從網吧拽出來,并告誡他,沉迷網絡對身心健康很不利。小龍突然操起路邊果攤上的水果刀,逼向我,說:“你少羅嗦!你沒知識、沒文化,有什么資格給我上課!你以后少管我!”幸虧水果攤的老板及時勸阻,才制止了惡性事件的發生。
這以后,小龍對我的態度越來越粗暴,說話也很沖,一旦和我話不投機,他就會掄起拳頭,在我面前晃。他在他爸面前雖然不敢這樣囂張,但也從來沒一個好臉色、好語氣,總是兇巴巴的,好像和我們有仇,我們欠了他什么似的。
我真搞不懂,小龍怎么會變成這樣?我們對他如此疼愛,他卻對我們這樣一種態度,真讓人寒心。
咨詢手記:
1、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父為子綱,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絕對的權威。現在,我們倡導的是平等、民主的家庭關系,要求家長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和孩子交朋友,這對于建立親密、融洽的親子關系,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是很有意義的。但是,民主有民主的度。如果孩子的作用顯得超乎尋常的重要,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這就擾亂了家庭系統固有的層級關系。
小龍的父母決定接手一個門面做生意,這是父母自己的事,可以不必和小龍商量。當然,如果僅僅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見,倒也無妨,但是卻不能將這個決定權交給未成年的他。小龍愛慕虛榮的孩子氣左右了整個局面,這為他日后形成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性格埋下了隱患。
父母因為錯失良機而互相抱怨,爭吵不斷,這也是兩個大人的事。可是媽媽卻為了爭取支持力量,又將小龍拉過來,13歲的小龍在這個家里起到了超乎尋常的作用,而父母的力量相對顯得弱了。
后來,小龍要轉學,這好像是他自己的事,應該由他自己作主吧。但他很快又反悔了,并遷怒于父母的不負責任。誠然,上不上學、轉不轉學是他自己的事,但是父母作為未成年孩子的人生導師和監護人,有責任引導他做出理智的決定而不是聽憑他的指揮。他畢竟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很多思想和觀點都很幼稚,喜歡意氣用事。父母需要引導他學會承擔責任。
父母在物質方面對孩子的愧疚和一味的滿足也讓孩子心理上占了上方,他會覺得:父母對不起我!我有權享受更好的條件。這實在是一種錯誤的邏輯。是誰規定了父母必須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父母生下孩子,并在他成年之前,為他提供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這就是父母需要做的事。父母沒有義務為孩子提供額外的物質條件,孩子也無權要求這些。明白這個最基本的道理,父母就不會有愧疚,孩子也不會委屈和怨氣了。
在小龍家里,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已經錯亂,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權威,孩子對父母充滿了不屑和怨恨,在這狀況下,出現后來的孩子舉刀逼向母親和向母親拳頭示威也就不足為奇了。
父母和孩子之間到底應該建立什么樣的關系呢?什么樣的關系才叫和諧呢?
我們將家庭當作一個系統來看,系統有其內部運作的規律,按規律來行事,系統才會出現和諧。系統運作一個很重要的規律就是時間秩序。在家庭系統中,先有父母,然后有孩子。這個時間秩序決定了父母和孩子是有層級的,也就是層次、階層、級別:父母在前,孩子在后;父母在上,孩子在下。按照這個層級關系確定家庭角色定位,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才會呈現和諧。
2、家庭成員遵循層級規律
我們現在倡導的是人與人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但是這種平等和民主也是相對的。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大前提下,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應該遵循層級規律:
一。孩子坦然接受父母、認同父母
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們曾經做過什么事情,孩子從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生命的機會。因此,孩子必須坦然接受現實中的父母。不論他是工人,還是農民,無論他是健康,還是殘疾,孩子對父母都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俗話說:“子不嫌母丑”嘛。
二。父母的事由他們自己做決定
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的事需要他們自己拿主張,而不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做決定。孩子可以提自己的意見,但是僅僅限于提意見,最后的決定權在父母。而且,孩子也不能卷入父母之間的矛盾,他們支持一方反對一方,往往是很盲目的。而且,讓他參與成人世界的紛繁復雜,這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他的任務是成長,他沒有能力來辨別和承擔那些事,這會使他心理負擔過重并讓他變得特別自以為是,以為父母的矛盾必須由自己來處理。
三。父母需要對孩子承擔監護和引導的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在孩子懵懂無知時,有責任為他指明方向;在他不小心走偏了方向時,有責任幫他糾錯,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父母不能打著民主、尊重孩子的名義逃避這種責任。當父母沒有履行這個責任時,不僅是縱容孩子滑向偏離的方向,而且會促使他不負責任地濫用自主權。比如,當小龍提出轉學時,父母一定要了解發生了什么事,幫他分析這件事怎么解決,而不是以轉學回避矛盾。如果小龍一定要堅持轉學,也要讓他明白轉學后給學習、生活帶來的影響。父母要做的是引導他分析問題,然后由他自己拿主意。當他認真思考后做出決定,他一定會承擔起應承擔的責任,而不是抱怨別人。
對于小龍父母來說,現在他們需要重新拿回父母的權威。當小龍再表現出對父母的不敬時,要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必要時給予懲罰(如限制他的零用錢,拒絕為他洗衣做飯或罰他做家務等等)。同時,父母要對小龍更多的引導,而不是僅僅是指責。比如他不愿上課沉迷網絡,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不愿上學的原因、沉迷網絡的理由,引導他找出解決辦法,并強調其行為責任。
小龍父母還要收回自己無法給小龍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的愧疚感,引導小龍發現父母的閃光點,樹立為人父母的驕傲和自信,。
小龍父母的家庭作業:
1、關于小龍的教育問題,父母可以關起門來做一次認真商談,不要讓小龍參與。
2、和小龍約法三章:哪些事需要他去做,哪些事需要父母去做;哪些事是他能做的,哪些事是他不能做的。幫助他找到他自己的定位。
3、讓小龍承擔一次他行為的后果。比如他曠課了,由他自己去向教師解釋:他因上網耽誤了吃飯,讓他自己解決肚子問題;他對父母出言不遜,父母可以幾天不理他。
溫馨提示:
我們現在倡導的是人與人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但是這種平等和民主也是相對的。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個大前提下,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應該遵循層級規律:
一。孩子坦然接受父母、認同父母。不管父母是什么人,也不管他們曾經做過什么事情,孩子從父母那里接受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生命的機會。因此,孩子必須坦然接受現實中的父母。
二,父母的事由他們自己做決定。父母有父母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父母的事需要他們自己拿主張,而不是由未成年的孩子做決定。孩子可以提自己的意見,但是僅僅限于提意見,最后的決定權在父母。
三、父母需要對孩子承擔監護和引導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在孩子懵懂無知時,有責任為他指明方向;在他不小心走偏了方向時,有責任幫他糾錯,重新回到正確的軌道。
下一篇: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些批評用語最傷孩子自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