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怎樣對孩子實施正確的性教育呢?家長應該以兒童的身心年齡特點為依據,因人而異,對孩子進行正確、適當的性教育。
在基本上了解了孩子性心理發展規律之后,我們究竟該怎樣對其實施正確的性教育呢?魯迅先生早年在提出要重視兒童早期性教育時,他認為“知”比“無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性知識教育,而應涉及生理、心理、社會、道德、倫理諸多方面。性教育就是一種生活教育、衛生教育、道德教育、責任教育和人格教育,我們應該以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為科學依據,抓住生活的細節,因人而異,靈活又不失原則地進行健康性教育。
1、家長要引導孩子充分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幼兒期待對身體特征的進一步探究。比如在廁所里,孩子喜歡觀看小朋友的生殖器,或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生殖器;比如在家里,孩子會好奇地追隨爸爸媽媽上廁所,他們發現有差異,并希望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這時家長不必驚慌,更不必覺得尷尬,而應當很自然地將不同和相同展現給孩子,讓孩子在平靜的心態下接受事實并理解事實。因為在孩子的眼里,性就是性,還沒有社會和文化的色彩,是最純最簡單的,面對他們,我們不妨也簡單起來,回歸自然,給孩子真實的答案。
而有些家長表現出來的驚慌失色,遮遮掩掩,甚至對孩子的拒絕都會留給孩子更加困惑和焦慮的印象,更不利于幫助其形成穩定的性別角色認同,這將影響他以后漸漸發展起來的性別角色心理和行為。
2、呵護對生命思考的萌芽
這時幼兒不僅關注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特征,而且,他對人的生命也頗感興趣。“我從哪里來”“媽媽你為什么又流血了”“為什么爸爸不能生寶寶”等等這些令爸爸媽媽們頭疼的問題其實并不難,純粹給孩子灌輸科學的解釋孩子可不一定能理解,也并不一定會很專注傾聽,所以需要家長們動腦筋想點巧妙的辦法。或者直截了當一句話告訴孩子怎么回事,比如“你是從媽媽肚子里鉆出來的”,如果孩子還不滿意,就告訴他:“爸爸給媽媽種了一顆種子,然后發芽了,開花了,結果了,就變成了你,你還要長大,所以就從肚子里跑出來了!”這樣基于一定的科學事實又富有童話味道的答案會被孩子接受。有的家長開玩笑告訴孩子說他是從垃圾堆上撿回來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情緒低落時,這種玩笑會強化孩子的感受,是不利于孩子培養健康的自我意識的。
如今有許多精美的畫冊或者圖書、光盤是用來設計給孩子和家長看的,很形象生動地講述和展現了生命的孕育、發展過程,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等等。家長們不妨與孩子一起閱讀、觀看,相信孩子會對生命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而這恰恰是一個人的思維變得深刻的開始。
3、幫助孩子在游戲中體驗生活
當孩子有了基本的男女概念,也觀察到父母是由男女構成的這一事實時,自然他們就會對兩性關系產生興趣。“結婚”成了他們最愛討論的話題,然而他們在講白馬王子和白雪公主結婚的故事時神秘和害羞的眼神分明又告訴我們,他們感覺到了其中美妙的滋味。我們成人在小時候也大都玩過“過家家”的游戲,女孩扮新娘或媽媽,男孩扮新郎或爸爸,他們模仿成人互相關心愛護,模仿成人各自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比如“媽媽”喂“孩子”吃飯,“爸爸”開車送“孩子”上學等等。這種模仿成人化的生活會在他們童年的記憶里留下美麗的顏色,當然這樣的體驗也會幫助他們長大后適應成人社會而打下一定的基礎。
下一篇:“包辦式”請還孩子獨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對性的看法是關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