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有些學校招生不愿意要單親家庭的孩子,老師說這些孩子很難管。在教育孩子方面,單身母親總會遇到一些特別的問題,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與智慧。萊瑞媽媽是一位單身母親,她在單身母親互助小組中尋找到了幫助,讓孩子能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樣快樂成長。
這個春節,萊瑞滿11歲。
萊瑞不滿兩歲時,爸爸媽媽協議離婚。在爭取到一切法律賦予的權益之后,萊瑞媽媽帶著4歲的她離開美國,回到北京。10歲那年,萊瑞和媽媽一起到澳大利亞定居——那是她繼父的家。
和很多單親家庭一樣,萊瑞母女度過了9年看起來有些與眾不同的生活,至少在生活樣式上,她們與我們司空見慣的那種父母雙全、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狀態不太相同。
回憶這段歲月,今年44歲的萊瑞媽媽說,她的一切得益于她剛剛離婚的時候結識的幾位單身媽媽,她們在她之前失去了婚姻并且獨立承擔了撫養子女的責任。因為感情經歷和文化教養上的相近,她們組成了這樣一個互助小組,彼此傾聽苦惱,共同探討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攜手尋求對自身、對孩子最有利的解決方案。“我加入的時候,這個小組已經有10名成員,現在,已經發展到30多人。這個小組的存在讓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以各種方式隨時找到一位朋友,一位曾和自己境況相近的朋友,找到一個處理家庭問題的參考答案,而事實已經檢驗過這個答案的正確與否。并且,我可以在一位過來人的幫助下結合我的實際情況來把這個答案修正到更切合實際,因此,我少犯了很多錯,更重要的是,這使我減少了很多讓孩子因為我而受到傷害的機會。”
在與女兒相依為命的漫長歲月中,萊瑞的媽媽經歷了所有單身母親都會經歷的被孩子“提問”的過程,這些問題伴隨著一個幼小女孩的成長,按部就班、無可避免地被推到母親面前,要求母親誠實、理性、智慧地給予解答。
重新獲得了婚姻的萊瑞媽媽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打開電腦,進入這個單身媽媽組群,她早已習慣用自身的經驗幫助那些新加入的女性。萊瑞媽媽羅列了在萊瑞的成長中出現的一些“提問”和她給出的答案,以及她在教育女兒過程中的心態,也許對一些正面臨類似狀況的單身母親會有些參考作用。
問題1:爸爸為什么不和我們在一起?
萊瑞在兩歲半之前幾乎沒有父親的概念,她會叫爸爸,知道除了媽媽之外家里還有一位爸爸,僅此而已。變化發生在萊瑞兩歲七個月的時候,正在看動畫片的萊瑞突然哭了,“媽媽,爸爸哪兒去了?”此時電視里的貓狗們正在互道再見 ,跟著自己的爸爸回家。
萊瑞媽媽把孩子摟在懷里,告訴她,你有爸爸,是一名有成就的藝術家,藝術家都很忙,有自己的工作室,還要保證自己的腦子里總是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念頭,所以很多時候需要一個人。這樣,萊瑞就要和媽媽在一起,爸爸有空兒了才回來。萊瑞媽媽說,我掌握了一點,那就是不能讓孩子感覺到我們之間的怨恨。我會自然而然地提起爸爸這個人,讓孩子知道,她并不比別人缺少什么。誰說爸爸媽媽孩子一定要每天在一起?我給萊瑞灌輸的就是,我們這樣,也很正常。
問題2:為什么我們不和爸爸一起過節?
萊瑞回到北京過的第一個中國年,只有媽媽、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沒有爸爸和爸爸的家人。萊瑞媽媽說那是因為她和媽媽在北京,而爸爸在紐約。這種天然的距離似乎讓萊瑞暫時躲過了一次疑問。但緊接著,這個問題轉換了方式還是來了,萊瑞在上床聽故事的時候突然又問:“為什么我們不去和爸爸一起過節?”孩子對爸爸不來已經可以理解,但她想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和媽媽可以去啊!
“我們家的狀況給了我一些天然的好處,那就是我們離婚后不在同一個國家,距離可以成為暫時的理由。但是,我并不認為對孩子應該一直隱瞞這些,換句話說,我認為越早讓孩子正視她的生活狀態和家庭組合形式,對于她的心理健康越有利。有些家長刻意營造神話,讓孩子活在一種幻象中,其實是不理智的,其實這樣會低估了孩子的適應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忽略了幻滅感將對孩子造成的打擊,甚至會帶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危機。”
基于這種考慮,萊瑞媽媽選擇了告訴孩子局部的真相。她說,首先回美國我們要花費很多錢,目前,媽媽掙到的錢在交了房租、你的幼兒園托費和應付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支出外,不夠我們如此奢侈地往返了;其次你爸爸并不認為我們回美國和他一起過年會比在中國和外公外婆一起過春節更能讓你快樂,他不太希望我們回去和他一起過中國年。如果你想念爸爸,你可以給他寫信。
萊瑞似乎還有些不理解,但很明顯地表示出可以接受媽媽說的理由。
問題3:托尼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你們也是嗎?
在選擇幼兒園方面,萊瑞媽媽與幼兒園的老師進行了預先溝通。她很坦誠地講明了自己的婚姻狀況和工作生活狀態,她希望老師能稍加注意,避免讓萊瑞感覺到自己的“與眾不同”,當然,她更希望老師能在孩子出現與此背景有關的疑問時,盡可能和她保持一致的態度面對。最終,萊瑞媽媽選擇了一所家長大多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幼兒園,她發現在這個環境中,和她的狀況相近的單身父母竟然很多。
萊瑞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很自然地問媽媽:“托尼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你們也是嗎?”萊瑞媽媽早有準備。她自然地說:“是啊,我以為你早就知道了。”萊瑞的反應并不激烈,她說:“托尼很可憐,因為他媽媽不要他。”萊瑞媽媽放下自己的碗筷,站起身走到女兒身邊,把女兒摟住說:“托尼是男孩子,男孩子跟著父親生活會更容易學會做個大男人,你不一樣,你是女孩子,爸爸和媽媽商量過的,你更適合跟媽媽在一起。不過不管你跟誰在一起,爸爸和媽媽都同樣很愛你。”母親的懷抱讓萊瑞很信任地點了點頭:“明天我會把你的話告訴托尼。”
“離婚的事實究竟對孩子會有多大的震動?但無論怎樣,我明白一點,萊瑞最擔心的事情并不是父母是否離婚了,而是她在這種狀況中是否安全,是否還擁有來自父母的愛,她失去了什么。”萊瑞媽媽在當天晚上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作為母親需要做的就是告訴她,她從來就沒有失去父母的關愛,雖然我們不在一起,但我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愛她,她很安全,不比任何同齡孩子缺少什么。”
問題4:爸爸和別人結婚了,你以后也會和別人結婚嗎?
萊瑞8歲那年才知道爸爸再婚了。事實上這件事發生在她跟隨母親回北京的第二年,并且,萊瑞爸爸很快有了孩子。
一天萊瑞很認真地和媽媽說:“今天我給爸爸打電話,聽見有個小孩也叫他爸爸……”“爸爸和別人生了孩子,對嗎?”萊瑞媽媽很肯定地說:“是,他和你是同一個爸爸,應該算是你弟弟。你們叫做同父異母。”萊瑞點點頭:“那么,他們結婚了?”“是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之后,可以和別人結婚,如果那個人跟他很好的話。”萊瑞媽媽仍然很平靜地說。
“媽媽,你以后也會和別人結婚嗎?”因為這個問題,萊瑞媽媽花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來和萊瑞一起閱讀她爸爸這些年的電子郵件,整理每年爸爸來看萊瑞時的照片。
“我想告訴她,這些都是爸爸愛她的證據。如果她今天沒有發現爸爸有了別的孩子、有了新的妻子,會感覺到爸爸不愛她嗎?不會的。所以說,即使爸爸有了新的家庭,仍然沒有忘記愛她,對于他們父女來說,彼此都是對方的唯一。我很明白,孩子最在乎的是她在這種變故中的地位是否發生了變化,她是否因此被剝奪了來自父母的愛。”萊瑞媽媽在這個過程中誠懇地告訴萊瑞,如果遇到一個很愛自己、也值得自己去愛的人,媽媽也會結婚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媽媽不再是媽媽,和爸爸與萊瑞的關系一樣,媽媽和萊瑞也是彼此的唯一。
問題5:我需要叫他們什么?
萊瑞9歲,媽媽開始戀愛,對方是一名澳大利亞籍華人,有一兒一女,已經成年。萊瑞媽媽在和對方確定了戀愛關系之后,選擇在萊瑞生日那天介紹他們相識。
那天見面之后,萊瑞在睡前爬到媽媽的床上:“媽媽,這個人對你很好啊,你們什么時候結婚?”萊瑞媽媽說:“他對我很好,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多相處一段時間,我想知道他對你好不好,因為媽媽不可能和你分開,所以,他必須對我們倆好。”
“如果你們結婚了,我需要叫他們什么?還有他的孩子?”萊瑞把頭靠在媽媽肩膀上。萊瑞媽媽說,她總是在萊瑞提出任何有關感情的問題時,不遺余力地以各種方式告訴孩子,媽媽愛你,你不會失去媽媽,不管在家庭形式上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不管誰加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和你,不會改變。而每當她強化這一點,萊瑞都會表現出非常的滿足和自信,并且總會伴隨著和媽媽的親密接觸。
“你可以叫他們哥哥姐姐,也可以叫他們的名字。至于媽媽的丈夫,你不用叫他爸爸,除非你覺得他真的做到了你心目中的爸爸應該做的一切……”
現在,萊瑞已經是個非常健康漂亮的女孩子了,如果不了解她的背景,很難感覺到她來自單親家庭。萊瑞媽媽說,事實上很多時候人們追溯某個人的怪異行為或思維方式,情不自禁地會去強調他來自什么樣的家庭,這些人當中的確有一部分人來自單親家庭,那么這個背景就變成了把單親孩子妖魔化的工具,好像單親孩子同時就是問題孩子的代稱。“事實并不是這樣,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雙全家庭的孩子也完全有可能成為問題少年,相反,單親孩子如果能有理智、負責、有愛心的父母給他們良好的教育和不厭其煩的溝通,也可以健康成長。單親孩子無需為此感到自卑,在生活觀念越來越多元化的當下,這只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總結自己的經歷,萊瑞媽媽這樣說。
下一篇:花錢能買到“”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研究發現體罰損害兒童智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