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0年前,高中生戀愛是早戀,5年前,初中生戀愛是早戀,現在,小學生也開始談情說愛了。當孩子開始遮遮掩掩接電話、發短信時,當孩子開始晚回家、說謊話時,你是不是想起了那些“青蔥”歲月時曾收到過的“我喜歡你”的小紙條?在感嘆時光流逝孩子長大了之余,更多的當是緊張和擔憂吧——孩子是不是早戀了?作為家長,我們該不該去看看孩子的“小紙條”?而看到那些“wo ai ni”的小紙條后又該如何處理,才能使孩子們不過早卷入到情感困惑中呢?
孩子“早戀”信號
1 孩子變得注意修飾,常對著鏡子左顧右盼。
2 活潑好動的孩子突然變沉默,不愿和父母交流。
3 在家坐不住,經常找借口外出,瞞著父母去公園、歌廳等場所,有時還說謊。
4 放學回家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里,或呆在一邊想心事,時常走神發呆。
5 背著家長偷偷寫信,寫日記,看到別人趕忙掩飾。
孩子們
同學“拍拖”見怪不怪
小婷(化名)是越秀區某學校六年級的學生,今年還沒滿12歲。問及“你們班是否有同學拍拖”時,小婷肯定地告訴記者:“有,班上至少有兩對,其中有一對已經公開了,全班都知道,女生比我還小1歲,兩人常常在上課時傳紙條。”“你覺得他們有什么不同嗎?”小婷想了想回答:“他們雙休日的時候會約在一起吃東西,一起逛街。”
小婷還告訴記者,他倆“拍拖”后,男生的成績下降了,但女生的成績卻比以前更好,尤其是數學。“班上許多同學都遇見過他們‘拖手’,但被發現時他們也會趕緊躲起來。老師也發現了,但什么也沒說。”
小麗(化名)是某校五年級的學生。她告訴記者,最近班上一名男生和隔壁班的一名女生開始“拍拖”,被班里另一名女同學知道,報告給了老師。雖然老師沒有說什么,但這對男女同學每天都心驚膽戰的,不敢接近老師,害怕老師找談話找家長。小麗認為,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完全是因為告密的女同學“嫉妒”他倆。
家長們
有點懵有點無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長關注最多的是孩子的成績,幾乎沒有注意孩子的“早戀”現象。小婷的母親陳女士告訴記者,平時我們只在孩子的學習上花心思,請家教、參加培訓班,“他們學東西忙都忙不過來,還會去‘早戀’?”也許是因為沒有心理準備,不少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收到“小紙條”,第一反應都是有點懵有點無奈。
“我曾經碰到我兒子和同班女生到麥當勞吃中午飯,兩個人出門時還手拉手,但我只是遠遠‘看’了他們一下,很快就回避了。”家長李先生認為,現在的孩子都要求有自己的空間,家長隨便出入孩子的房間都會讓他不高興甚至鬧脾氣,家長很難掌握到孩子的動向;“即使發現了孩子的小紙條,我們也只能含蓄地提醒,沒有其他辦法,現在的小孩難教啊!”
也有一些家長表示強烈反對孩子在小學階段就出現“早戀”現象,他們無論從生理還是從心理方面都尚未成熟,根本不理解什么叫戀愛。“如果發現了孩子有類似的苗頭,我會立馬制止。”家長劉女士表示。
老師專家們
對“傳紙條” 宜疏不宜堵
去年外地發生了這樣一起事故:發現女兒早戀,家長跑到學校大鬧一番,事情被全校師生知道;一怒之下,女兒從樓上跳下當場死亡。過后,家長后悔莫及。那么,老師和家長遇到孩子“早戀”到底該怎么辦呢?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家張衛教授告訴記者,小學階段所謂的“早戀”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早戀,只是行為上的一種模仿,還是單純的普通朋友情感,不過是交往過密罷了,不能過早地下定義。但發現這種情況后,老師和家長也不能不聞不問,要正確引導,宜疏不宜堵,讓他們知道交往是為了什么,對學習是否有利,在什么基礎上可以交往。
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的賴老師也表示,現在的小學生接觸社會也不少,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傳紙條”的問題不可避免,但“拍拖”肯定不可以,勢必會影響學習;“每每發現類似的問題,我通常會在上思想品德課或適當的時機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但不會點名。”
華師附小校長戴老師則強調,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五六年級),可能會對異性產生愛慕之心,這很正常,不要用“早戀”“拍拖”將其說得看得很嚴重,只需加以正確引導,切忌一味反對壓制,否則很容易產生極端結果。
下一篇:一個特級教師家的"潛規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對“性”好奇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