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愛因斯坦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作為成年人,父母們都有一種體會:回憶起童年生活時總感覺非常興奮,對兒時的朋友更是感到特別親密,說起與童年朋友一起做的各種趣事,如數(shù)家珍。父母們的經(jīng)歷說明: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時代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朋友的缺失不僅使孩子的童年極為孤獨,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使獨生子女現(xiàn)象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很多家長培養(yǎng)孩子時,缺少“社會化”的意識,為讓孩子好好學習、不出去闖禍,喜歡將孩子關(guān)在家中,或只希望孩子和成績好、家境好的同學玩,限制孩子的交友范圍。這樣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記得女兒很小的時候,跟小朋友玩常常忘記了時間,我和老公陪她玩不現(xiàn)實,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她自己玩兒一會兒,就會大叫:“孤獨死了!”
以至于我和老公常常感嘆:要是生個雙胞胎就好了!感嘆之余只有想辦法,為孩子找朋友。
在孩子們的游戲中,常常通過“手心、手背”的方法決定由誰“當皇帝”、“當大將”、“當解放軍”、“當壞蛋”……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會均等的民主手段,卻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民主思想。孩子們常在一起玩兒“過家家”的游戲,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繹家庭生活中的各種事件,買菜、做飯、睡覺、掃地以及娶媳婦、走親戚等等。這是成人社會現(xiàn)象在孩子社會中的折射,孩子們在“過家家”中了解了很多社會知識,也鍛煉了初步社交能力。
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交朋友,當孩子有了朋友之后,應該通過賞識和尊重,促進孩子之間的交往。如果孩子還沒有朋友,則應積極幫孩子尋找。比如鼓勵孩子與家附近的孩子一起玩,與同事或同學的孩子一起玩。
女兒的朋友一向很多,這和我們的鼓勵有很大關(guān)系。記得我們剛搬到這個新小區(qū)的時候,有一天,我?guī)畠合聵侨ネ嫔嘲5綐窍乱豢矗袔讉€年齡和女兒相仿的孩子已經(jīng)在做游戲了。
“媽——我也想跟他們?nèi)ネ妗!迸畠簼M眼渴望地看著那幾個孩子說。
“去吧!”我鼓勵她。
“要是他們不跟我玩怎么辦呢?”她有點猶豫。
“你可以去問問他們啊!如果你不去問,怎么知道他們愿不愿意跟你做朋友呢?但如果你不去問,肯定是交不到朋友的。”
“您幫我問問。”她還是猶豫。
“又不是我要交朋友,我去問是很不合適的,但這是第一次,我只幫你這一次,以后就靠你自己了,”我說著,拉著女兒走過去,對那幾個孩子大聲說了一句,“咱們一起玩沙包好不好?”
“好!”幾個孩子異口同聲。
這點事對當過老師的我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一會兒,我就組織他們玩了起來。
“小豆,我回家做飯了,你呢?”要適時地讓孩子自己和朋友交往。
“您回去吧,一會兒,我自己回家。”
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女兒的朋友很多,以前小區(qū)的同學、課外班的同學、現(xiàn)在小區(qū)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幾乎都認識她。周末或者是放假的時候,總是有朋友來找她玩。
我們很歡迎她的朋友到家里來,朋友邀請她去家里玩我們也支持。但是,我們會告訴她諸如安全問題、禮貌問題的一些要求。去誰家、和誰一起去、在哪里都要說一下,像個程序一樣,讓我們心里有數(shù)。
因為,如果家長不知道孩子在和什么樣的孩子交往,那會是很危險的事。家長還應該多跟孩子聊聊他們的朋友,幫孩子分析什么樣的人是值得交往的、要遠離什么樣的人,從而正確地引導和幫助他們建立純真的友誼。
有的家長不讓孩子帶那些成績不好、或是有一些“缺點”的朋友到家里玩,“他不是你們班表現(xiàn)最好的小朋友,他得的小紅花比你少多了,你與他在一起有什么好處?也許會學了一身壞毛病。”“他太調(diào)皮了,鬧得讓人吃不消。”“她太靦腆了,將來還是能說會道的小朋友有出息,你不想交大方點的朋友嗎?”他們的擔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怕自己的孩子受同伴影響,如果交上了不好的朋友,麻煩可就大了。
這樣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如果對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反而會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其實,孩子應該先學會交往,在交往中學習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確的交友觀,這對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去交朋友,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惡來幫他們劃定朋友圈。家長最好多發(fā)現(xiàn)其他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盡可能地讓孩子與個性不同的朋友交往,并鼓勵他們互相學習,這樣孩子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讀過這樣一篇文章:
一個小伙伴染上了很麻煩的,還易傳染的皮膚病。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長都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跟那個小伙伴接觸。
但有一個小男孩例外,他仍然跟以往一樣,與患病的小伙伴一起上學放學,一起玩耍。鄰居們都感到奇怪,因為這位小男孩的父母都是醫(yī)生,他從小受到的衛(wèi)生教育理應要比別人多,他沒有理由不知道這樣做的“危險”啊!
有好心的鄰居阿姨提醒小男孩,小男孩看了看阿姨,回答說:“媽媽告訴我,健康的身體是不怕傳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沒被傳染。
好幾年過去了,這位小男孩長成了大男孩,上了高中,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但是老師發(fā)現(xiàn)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愛跟那些大家公認的壞學生在一起。這當然不是個好兆頭。
因此,老師善意的勸告他要注意自己好學生的形象。但男孩卻自有他的主見:如果我真的變壞了,也只能證明我在本質(zhì)上并不是一個好學生,又怎么怨得了別人呢?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別人來傳染,因為健康的身體不怕傳染;如果我是好人,就不怕別人教我壞,因為好人是不會學壞的。
“健康的身體是不怕傳染的。”男孩子說,眼睛亮亮得看著老師。
在這個觀點下,我總是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去同學家
仿佛一夜之間,那個曾在我懷里撒嬌的小女孩就長大了。
“媽——這周日我們班方靜宜過生日,邀請我去她家開PARTY,我能去嗎?”周五一放學女兒就跟我商量這事。
“可以,”方靜宜的家在他們學校附近,她的父母我們都見過,聊過天;最重要的是,女兒說過方靜宜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周日約的什么時候去?”
“9點,在學校旁邊的廣場見面。”
“那下午你要畫畫呢?是不是就不去了?”
“去!怎么能不去呢?”
周日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了,給同學的生日禮物早就準備好了,我有點好奇,想看看都被拒絕了。很沒有面子,汗!
看著老公帶她走出大門,我心里只有一句話:孩子大了。
中午,我和老公享受著二人世界,做幾樣女兒平時不喜歡的小菜,從容地午餐,“老公,這樣的生活也不錯啊!”
“是啊,可是沒有孩子也是不現(xiàn)實的啊,她給我?guī)砗芏鄻啡つ亍!?/p>
“喲,你這一說,我還忘了,我給她打個電話吧?”我站起身。
“你干嗎?”
“打個電話問問她玩得怎么樣,吃飯沒有?”
“唉,肯定沒事,有事她早打電話了。”老公胸有成竹地說。
“也是,就是沒吃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晚上再吃唄。”
“丁零零——”話音剛落,電話就響起來了是女兒。
“媽——我們在畫畫班附近的好倫哥吃飯呢,1點鐘把畫夾幫我送過來就行了。”
“好!你吃飽了嗎?少吃冰激凌啊……”盡管知道她不會聽的,我還是忍不住要囑咐。
“知道了,拜——”我還想再叮囑她點什么呢,她卻迅速地掛了電話。
吃完飯,老公把畫夾給她送去了。
一下午,我都在盤算著晚飯給她做點什么好吃的。
3點鐘,她的電話又來了。
又一次。
“媽——還記得我上周給您說的周慧涵要找我?guī)退龑W數(shù)學,然后請我吃飯的事嗎?”
“啊,記得。”上周她是說過這事,當時我也答應了,可是,她那個同學臨時有事,她就沒去。
“她說今天讓我去。行不行啊?”
“什么時候啊?”我心里有一絲不快。“你不是上課呢嗎?”
“我下了課去。”
“那就去吧,安全第一啊。”
放下電話,我就開始郁悶:又不回來吃了,這個周末倒好,她合著一天沒著家,真是翅膀硬了,唉!
都晚上7點了,還沒回來。我給她打電話:“吃完飯了嗎?什么時候回來呀?”
“吃完了,我馬上就回去!”又是不容分說掛了電話。
“你說這孩子,也不說在哪兒?這么晚了,我們到哪里接她啊?”我跟老公抱怨著,又拿起電話。
“她關(guān)機了!怎么辦啊?怎么辦啊?”我一會兒到窗口看看,一會兒在屋里走來走去。
“她不是說過離畫畫班不遠嗎?兩站地,沒事的。”老公安慰著我,不時看一下表。
“丁冬——”門鈴響了。我跑去開門。只見小家伙滿面春風地站在門口。“媽,周慧涵她媽媽送我回來的。”
“干嗎把手機關(guān)了?你不知道我多著急嗎?”
“我想著一會兒就到家了,就給關(guān)了。周慧涵她媽媽早就說好了會送我回來……”
“下次沒回到家別關(guān)手機!你倒好,出去溜溜兒一天,一大早就一個猛子扎下去了!”我打斷她。
“哦!我不就這一次嗎?”她小聲地反抗著,“老爸,咱們學英語吧?”
嘿!為了讓我別再說什么,破天荒第一次,她居然主動要求學英語了。我只好趕緊閉嘴,把一肚子的問題憋回去。也不知道她這一天過得到底怎么樣?吃飽沒有?唉!
想想真有點后悔,當初她不敢跟小朋友去玩的時候,我總是鼓勵她,你要爭取一下,不爭取,你永遠也加入不到朋友圈中,甚至我還給她示范,怎么去結(jié)交朋友,現(xiàn)在,她倒是去哪里都能找到玩伴,可苦了我了,總是為她擔心,她卻不領(lǐng)情。再一想,這也是我希望的結(jié)果啊,孩子總要長大的,小鳥總要學會飛翔的。
為了幫女兒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我也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她交流。
小豆子:
今天我又給幾個人看了你的博客,他們都說你寫得很好、說你很厲害呢。因為我沒有仔細地看過,所以不宜發(fā)表評論,只是,大家都讓我鼓勵你寫下去呢。你,能嗎?可以嗎?我想等你寫完了,再認真地讀一讀,我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
還是回到那個你最想了解的話題上來吧——朋友。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其中只有很少的幾個能成為你的朋友。有一句諺語說:朋友往往親如兄弟,而兄弟未必就是朋友。你看,朋友有很多時候比親人還重要。但怎樣確定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你的朋友,這是一個難題。有的人,只能是你的同學、同桌、鄰居,卻不能成為朋友。那朋友是怎樣的人?我認為朋友是那種在危難的境地才能體現(xiàn)他真正品質(zhì)的人。你還小,而且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還沒有遇到什么愁苦的事,能和你真正進行心的交流的人還不能遇見。你周圍的就是一些玩伴、同學,不能是朋友。等你再長大一些,對人生、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那時,你又會遇到對事物、對人生有共同理解的人,那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你的朋友,你要看他(或她)的本質(zhì),通過他的行為判斷他的品質(zhì)如何。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不能成為你的朋友,就要堅決地離開他,并和他保持距離!如果你覺得他可以成為你的朋友,就要寬容地對待他。朋友不是超人,難免會犯錯誤,要學會原諒,OK?
說了這么多,不能保證說得很明白、透徹,沒關(guān)系的,當你在和人的交往過程中有什么困擾時,就直接跟我們說好了,我們會盡全力即使幫助你的。因為,老杜和我不光是你的父母,還是你的——朋友呀!
你永遠的朋友
媽媽
2007.8.23
下一篇:別把BB的“特點”當“缺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該有怎樣的成長環(huán)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