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言傳加身教(或者身教輔以言傳),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尤其是當你不僅重視言談內容,也在意你所營造的溝通氛圍時,效果就更好了。不論多大年齡的孩子,溝通的氛圍都會傳達給他們一個信號,那就是,你有多么重視他或尊重他。
周密地計劃。兩個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最佳距離是0.5~1.5米,不能再遠了。但是跟孩子交流時的身體距離要取決于他的年齡。非常小的孩子通常喜歡緊貼著你的臉,甚至要坐在你的大腿上與你交談。但是當你和孩子臉貼臉時,是很難進行語言交流的,而且這也越過了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界限。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是希望能保持更遠一點兒的距離,甚至會超過你想要的距離,比如會隔著房間。當你想把你的孩子從房間另一頭或從另一個房間里喊過來,或從沙發喊到電腦旁邊時,一定要想好怎么說。你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在你的房間也能聽到我講話,但是我很在意我們的談話,你能不能過來一下,這樣我們面對面講話不是更好嗎?”接下來孩子不可避免地會有些嘀嘀咕咕不情愿,但此時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可能年齡較大些的孩子通常會比較忙一些,你可以為談話提前計劃時間,這樣會更容易達成交流。你可以問問孩子:“看你現在正忙著,我們什么時候找個時間聊聊呢?”
場所,場所很重要。適當的談話場所很容易引導孩子進入談話交流,尤其是談那些比較沉重的話題時。我比較喜歡在車里進行交談,這不僅因為車內談話時不用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因為會有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或年齡大點兒的孩子會比較敏感),而且在車里談話會讓雙方都清楚談話將何時結束,因為當你們到達目的地時,談話也就隨之畫上句號了。堵車時間是談話的另一個好時機,因為此時談話很愜意很貼心。記住,沉重的話題不要留在睡前講,除非你想讓孩子度過一個不眠之夜。如果面對一個年齡較大的孩子,或者要進行一場比較嚴肅的談話時,可以計劃進行一些小活動,比如散散步、一場遠足或出去吃頓飯,這些都會對營造交流氛圍有所幫助的。
我的一個客戶珍妮特很認真地計劃了一場跟她10歲兒子之間的談話,這場談話勢在必行,但當她知道這會引發比較激烈的反應時,她改變了先前的計劃。當母子二人在沙灘上散步時,珍妮特開啟了話題,她字斟句酌地解釋他們周末的計劃取消了。丹尼爾變得很憤怒,言辭很激烈,并且疾步走在前邊甩開他媽媽,珍妮特沒有立刻上前去抓住他,而是由著他發泄了一陣子,等他足夠平靜之后,他們才開始談話,而不是爭吵。如若不然,爭吵會在所難免。
與孩子之間不要有阻隔。當你和孩子進行談話時,要清楚你們之間會有什么阻隔,有時一張咖啡桌、一疊衣服或是面前的桌子都會成為你和孩子之間的阻隔,從而影響你們之間的交流。可以告訴他:“我想聽清楚你跟我講的每句話,并且我想讓你好好聽我講,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好好聊聊吧。”
噪音也是障礙。電視、收音機甚至流淌的水聲都會讓人從談話中分散精力,清除這些雜音會給孩子一個信號,那就是你跟他之間的談話很重要,你想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這里,同時也是在告訴他:你也要認真對待這次談話。“你跟我講的話非常重要,因為我真的非常希望聽到你想說什么,所以我們談話時,關掉你的音樂。”
跟你的孩子在同一個高度上進行交流。可以讓高個兒的孩子坐下來跟你交談。同一個水平線上的眼神交流會讓你們很容易進入良好的溝通氛圍,避免那種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覺。當我教六年級學生時(我的身高是1.62米),跟那些高個兒的孩子談話時,我會說:“來,坐下,我們談談。”
不要強求孩子跟你眼神交流。可能你的爸爸當年常常用手托住你的臉,讓你的眼睛正視他,可是這種舉動對你和孩子的談話是沒有正面作用的。實際上,這么做只會讓孩子分心,他會想:我恨我爸爸端著我的臉,真討厭!這時他并不會把精力集中在聽你講話上。除此之外,對于一些孩子,尤其是那些存在感知整合問題的孩子,他們要做到注視你的眼睛是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的(關于感知整合問題請參見下面的框格內容)。他竭盡全力試著將視線集中在你的臉上,反而不能夠好好聽你講話。相反,孩子無須看著你,也能好好聽你講話。
但是注視對方的眼睛是對人的一種尊重,也是需要讓孩子掌握的良好習慣之一。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可以要求他做到這一點,并且孩子越大,就越容易要求他們做到。但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害羞或內向的孩子來說,要求他們注視別人的眼睛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下一篇:孩子玩iPad別超半小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真正母愛是放下自己愛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