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二十年前一個初冬的傍晚,一個單身媽媽一手拎著借來的錄音機,一手拎著菜籃子,和四歲的女兒走在南方凄凄的冷雨中。
路旁是高檔別墅區,她和女兒可以看得見別墅窗口的溫暖燈光,可以聽得見某一座別墅里傳來的鋼琴聲。四歲的女兒忽然嘆了一口氣:“唉,要是咱家里也有一個爸爸,媽媽就不用這么辛苦了。”
媽媽的眼淚“嘩”地流下來。她沒有想到小小的女兒已經體悟到自己身為單身媽媽的辛勞。那一刻,媽媽下決心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女兒一個幸福的生活,讓她看見媽媽在努力,在向上,媽媽可以很漂亮,可以感恩生活,但一定是靠自己的努力過好生活。
她還在懷孕期間就和前夫感情不和了,孩子生下來幾乎沒有和父親接觸過,他們就離了婚。短短的幾年時光,她把一個女人該走的路稀里糊涂走完了。離婚后,她一個人帶著女兒,心里總覺得很虧欠她。沒有給女兒營造一個有父愛的環境,是她最心痛的事。所以,她盡可能去做女兒的朋友,去傾聽她的夢想,理解她的世界。這么多年下來,女兒健康、快樂、好學、幽默,母女倆很像好姐妹。
這是一個朋友的故事,我一直把她視為單親媽媽的榜樣。在曾經那么艱難的生活境況里,她一直告訴自己:我要努力,努力工作,努力笑著,給小孩子一個好的人生信心、好的生活環境。最終,她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好!
盡管每個媽媽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生活有時真的無法把握。當婚姻緣盡,面對孩子你該怎么辦?
父親缺席對孩子來說,當然是一種不完整的生活,但是每一個生命都有獨特的學習方式。
單親媽媽首先自己要接受孩子父親缺席的事實。內疚、不平衡、生氣、怨憤、責難,都是無意義的自虐。離婚對自身是一種創傷,多少都會帶給當事人一種遺憾和傷痛。首先治療自己的身心。只有當媽媽健康時,孩子才會受益。身心不健康的媽媽,很難養育身心健康的孩子。只有覺醒的媽媽,才會自覺地避免把負面情緒帶到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中。避免把信心、快樂建筑在別人身上,這樣一旦依賴別人的頻道被切斷,內心世界的分裂和痛苦就會貶損你對生活的信心。因此我們要看到自己的好,保留自己對生活和未來的信心,避免陷入自貶中。
婚姻緣盡,理智地選擇一種給孩子留下最小負面影響的離異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重要。不管你有多少委屈、憤怒、悲哀,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貶斥對方,繼續維護對方的自尊心和孩子心中父親的形象。因為即使分離,血肉之連也難以割斷,幼小的孩子對父母有理想化的幻想,孩子心中的父母永遠有著世界萬物不可取代的意義。
然后,和孩子一起試著調整、面對沒有父親存在的家庭生活。如果父母雙方在這段分手的感情中,把離去的意義調整為雙方改變關系,或許會盡可能少地避免眼淚、憤怒和恐懼。
有一位母親離異時與丈夫作了協議,女兒跟她一起生活,但每個周末回父親家居住。這位母親還和前夫約定,如果孩子在母親家表現不好,就不許她去父親家;而在父親家如果表現不好,則不許她帶朋友到母親家。雙方還一起出席學校的家庭談心會,需要時也會為孩子的事情一起商討。他們向孩子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即使他們已經離婚,仍然愿意一起共同培養她。
濟南曾經發生過一個轟動一時的事件。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如一個斗士,在網上把爸爸的“出軌”行為大肆宣揚,并幾次告至爸爸的上級主管部門,引起媒體的軒然大波。
當我看見照片上那個女孩憤恨、茫然的眼睛,還有她的母親低頭無奈的悲哀時,我心里也有一陣酸澀的痛楚。我能理解當一個妻子、母親,再也無法擁有一個完整家庭時的心情,也能理解一個女兒面對媽媽的悲傷,對親生父親產生的憤怒。
但這就是生活!生存于人世間,總會有這樣那樣不期然的痛苦考驗著每一個人。當一個女性,尤其是她已經成為媽媽,遭遇情感的變故時,怎樣才能讓自己,也讓孩子受到最小的傷害?這是我在看到報道后思索的問題。如果一陣暴風雨把正常的生活打亂了,是繼續亂下去,還是重整生活?孩子沒有這份意志和能力,但作為媽媽,既然那個人去意已決,那就在放棄中,和孩子一起重新尋找正常而快樂的生活。
一個女人的婚姻幸福當然是她的財富,但還有一種財富是永遠屬于自己,不會被別人的行為所破壞的,那就是對生活的態度。不要讓婚姻失敗的傷痛過于長久地留在心中,不要用別人的錯誤過于長久地懲罰自己。即使你已經受傷,也要鼓起勇氣去療傷,也許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自己真的需要明白:我的生活哪能被一個人就徹底打碎了呢!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打倒你的,就是你自己。站起來,往前看,就會看到前面其實有很寬的路可走。愛情,友情,親情……人生很多東西,真的不是你一廂情愿地努力就會擁有的。
以媽媽的心,把這些告訴孩子吧,挽起孩子的手,走出離異的風雨,去沐浴生活的陽光吧。
對親人的懲罰(即使是犯了錯誤的親人),也是對自己內心的傷害。讓孩子看見媽媽的堅強和笑臉吧,這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
每一個女人都渴望有一個溫暖完整的家庭和陪伴一生的伴侶,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來自父親的保護。離婚或者丈夫的逝去,都是一個女性生命中的大痛。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證實,母親在孩子的情感自我控制和同伴關系方面,起的作用要比父親小一些。而且,父親對孩子的兒童時期乃至成人后的社交技巧和能力的建立也很重要。所以,單親媽媽除了保持自己的信心、樂觀,還要增強自己的社會性,擔當起父親缺席的那一部分責任,幫助孩子發展出面對新挑戰的信心和能力。
單親媽媽的肩上,擔負的是父親和母親的雙重重擔。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單親媽媽曾經在博客里寫下這樣一段話:每一個單親媽媽的內心,都有他人不能體悟的孤獨和辛勞。一個人走,我的心有時候會起起伏伏,思緒連綿不斷。回顧自己這些年來的足跡,越發覺得自信與自豪,但絕不是驕傲。感謝上蒼給了我那么那么多的逆境與坎坷,感謝曾經的婚姻給了我那么那么可愛的女兒。現在我才發現,我是那么心懷歡喜與喜悅,這種感悟沒有人能知道是多么的幸福!
下一篇:淑女是怎樣煉成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活游戲:擺“房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