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游戲:踩“地雷”(4歲)●
有一晚,我和孩子玩起了我新發明的踩“地雷”游戲。我準備好兩個紙盒子,他一個我一個。一個人踩“地雷”,另一個人就把他踩過的“地雷”幫忙收到那個人的盒子里。兩個人輪換著玩。
我把10多張識字卡(一面是圖一面是字)隨手用力朝空中猛甩,它們便像雪片似的紛紛落地!之后呢,我光著腳,踩著圖片,快步從這頭走到那頭,然后問孩子:“寶貝,媽媽剛才都踩到什么‘地雷’了?”
兒子便把我踩過的“地雷”一一撿起來,一邊說一邊往我的紙盒子里放:“蘋果地雷、老虎地雷,還有衣服地雷,還有……”
“衣服地雷我好像沒踩到吧?”“嗯,這張沒踩,不能放進去?!眱鹤庸降卣f。
我在踩的過程中,會故意漏踩幾張,因為識字卡隨意落地時,有些是集中地挨在一起的,相隔距離小,而我的腳又大,有時還要踮起腳尖踩,很不好踩。
輪到兒子踩“地雷” 了,我幫他收起他踩到的“地雷”到他的盒子里。因為他想多賺“地雷”,自然一個不漏地踩。遇到有兩三個“地雷”挨在一起的,還蹲下去用手扒開再站起來踩。那哪叫踩,那叫用力跺——兒子一邊高興地跺,一邊笑嘻嘻地說:“踩地雷,踩地雷!”
看著兒子不斷重復這三個字,才知道他這么喜歡玩這個游戲。于是,在后面的一個星期中,我們又玩了多次這樣的游戲,直到他不再喜歡玩了。
※游戲意義:
這個是一個需要在運動中運用觀察的視覺注意游戲。這個游戲要求孩子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動態中注意、觀察,以訓練高度注意力、細致觀察力、快速判斷力。這比靜止觀察和注意的難度要大。比如孩子的視線要盯著媽媽的腳,要觀察腳落在何方,因為媽媽有漏踩,所以還要記住哪張踩了,哪張沒踩。這同時還在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游戲啟示:
幼兒有個特點就是喜歡重復做事情,這會令他開心,促使他對這一事情或活動保持較長久的興趣。利用這種重復性特點,媽媽不要怕麻煩,盡量多陪著孩子玩,并把游戲擴展、延伸。像這個踩“地雷”的游戲,還可以讓孩子識字——即如果卡片落地時剛好是有字無圖的一面,則可以讓孩子報出是什么字,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小小竅門】有規則地擺放
幼兒的注意范圍不廣,同時注意、觀察到多個事物的能力低,往往容易顧此失彼。他們的注意范圍也與呈現的物品特征有關。一般來說,物品的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規律,就越能被看成整體,注意的范圍就越大。形狀、大小、數量相同,規則排列的對象要比大小不一、排列無序的對象更容易清晰把握。所以,父母向孩子呈現物品時,可要求孩子盡量有規則地擺放,以便于他把握、記住,比如按大小、高低排序,按類別分開擺放成幾堆等,以鍛煉孩子注意的范圍。
※類似游戲:
NO1:看彩帶(3~4歲)
家長拿出四五根彩色繩或帶子,在孩子面前晃一下就藏起來,問:“剛才你看到的繩子都是什么顏色?”也可以問孩子剛才看到的是幾根。開始的時候,晃的速度要慢一些,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看,后面可逐漸加快速度,也可以增加彩帶數量。這是讓孩子練習在動態中快速觀察。
NO2:撒糖果(4~6歲)
“嘩啦,天上下糖果嘍!”
家長雙手抓滿糖果,往空中一撒,讓孩子一個不漏地撿拾回來。也可以是撒小石子、花生米等。這個游戲是訓練孩子注意的廣度和注意范圍。因為在同一時間內看到多少東西,是否全注意到,反映了注意的范圍。當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搶地上的糖果,看誰搶的多,以鍛煉孩子的動作的敏捷性,頭腦的反應能力。
NO3:參觀新環境(4~6歲)
陌生的事物和環境會給孩子帶來新奇感。帶孩子參觀朋友的新居時,可以給孩子一個任務,進房間看到什么馬上說出來,我們比比看誰說得多。這樣,孩子的注意就變得有目的性了。比賽時你要有意少說,讓孩子多發現、多說,并及時表揚他。由于你和他搶著說,他會更加興奮,同時也會為自己的新發現而驕傲。
NO4:猜撲克牌(4~7歲)
家長擺出幾張牌,讓孩子看幾秒鐘后再閉眼,你再偷偷藏起來某一張,讓孩子睜開眼猜猜少的是牌數幾。如果孩子較小,可以延長孩子觀察牌的時間。如果需要提高難度,還可以要求說出少掉的是什么花色。這樣同時要記住牌數和花色,需要高度的注意力,也需要記憶力來參與。
【舉一反三】想一想,認真觀察法還可以讓你想到哪些游戲?
◎在家里多布置一些色彩鮮艷、能發聲、會動的物體,比如在房門上掛上風鈴,每次走進走出或風一吹就會響,也可以經常讓孩子碰一碰這些玩具。
◎多給孩子提供畫面大、色彩鮮艷的圖片,加強視覺刺激,從看圖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并根據圖片給孩子講解,或講講小故事。
◎做一做智力書中的游戲,比如走迷宮;找圖中所隱藏的動物;在一大堆雜亂無章的圖中找出一樣東西;找相似圖形中的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較圖中物品的大小長短,等等。
下一篇:生活游戲:踩“壞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