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因為歷史的原因,我的兩個兒子一直在加拿大讀書,上初中后我接他們回國學了兩年中文,之后他們還是希望回加拿大,在更加適應的地方繼續讀書。我尊重孩子的選擇,放棄了讓他們在國內的國際學校讀完高中的計劃。
回到加拿大,我陪小兒子去辦理入學手續,在選修課程表里,兒子選擇了烹飪班,盡管選修課很多,從打球到滑雪、攝影、高爾夫,到“教你如何約會”等等應有盡有,而他偏偏選擇了廚師課。他問我:“爸爸,我想上這個班,可以嗎?”
他問我的那一瞬間,我很吃驚。這個13 歲的天才少年(盡管不少人不太認同),居然看中了烹飪班,并希望讓我同意他報名學烹飪,實在令我意外!當時,我身上中國爸爸的“傳統”心態立即發作,不過,我慶幸我并沒有直接反駁他的這個選擇,而是驚詫地問:“你要做廚師?”
小兒子很不解地望著我:“怎么了?難道你不喜歡我學這個嗎?我喜歡做廚師呢!”
這個13 歲的少年,看著我,睜大他那溫哥華天空一樣清澈的眼睛,充滿了奇怪和不解,他仰著頭,等待我解釋反對他報這個班的理由。
突然之間,我患了失語癥。我覺得他對烹飪的興趣是發自內心的。雖然我們家里有保姆,從來不讓他做飯,但他一直對做飯很著迷。記得有一次在家里,我和他半夜三更做夜宵——想熱點飯,我把飯直接塞進微波爐里,“等一下”,他端走飯盒,然后用一把勺子把飯團打碎,說道:“這樣受熱均勻。”還有一次,因為保姆放假,他居然一個人給我們做了六菜一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一桌中餐,我哈哈大笑,我簡直愛死這個孩子了,那一刻我覺得他天生就是一個廚師。可此時,真的面對他要讓我掏錢培養他做廚師時,我的血涼了。
面對小兒子的提問,我什么也沒說。不是我不肯實話實說,而是我確實無話可說。因為,我知道我有些不快的心緒根本無法說出來,尤其不能說給在加拿大出生和長大的他,他不能理解爸爸背后那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職業歧視和一些根深蒂固的過時的價值觀。
好在我是一個從善如流的人,一旦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就會立即改正,哪怕是面對自己的兒子。于是我馬上改換了一種語調,假裝熱情地說:“我沒有不喜歡你上烹飪班啊,只是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你當然可以做你感興趣的事,我一向支持你發展你的愛好,走,我們去報名!”
回到家,我沒有和兒子再談論這個問題,天真貪玩的他,早就把這件事拋到天邊去了。但我卻一直在思考,思考我在這個問題上情緒變化所折射出的我的價值觀。我的本能反應,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對待孩子流露的天性,第二是如何對待廚師職業。父母挖掘或扼殺子女的興趣愛好,說到底都是從家長的立場出發,幼小的孩子無法決定。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天性,是父母巨大的責任。
小兒子說他喜歡烹飪,這反映了他的一種愛好,是他天性深處成長起來的一株未來人生大樹的幼苗,我絕對不應該破壞這個剛剛從他心頭冒尖的嫩芽。好奇心、好學心,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性,只要不是惡習,就應該鼓勵。兒子有了對烹飪的愛好,發展下去,即使他將來不以廚師為職業,但有這個愛好陪伴他,毫無疑問是非常有用的,能夠大大豐富他的生活情趣,提高他的生活品質。從小處說,朋友來家里做客,他能夠拿出一手超越方便面和煮雞蛋的好菜;從大處說,可以提高他的生活質量,增強他在朋友們中受歡迎的程度,如果遇到一個非常愛吃但卻不喜歡做飯的女孩子,說不定還會因此愛上他并在心里竊喜:嫁給他,從此可以不用做飯了!
想到這,我開始責怪自己:“怎么能反對兒子發展這么美好的興趣呢?真是豈有此理!”
可是,兒子將來真的做了職業廚師,我還會喜歡嗎?想來想去,我也看不到任何不為他自豪的理由。事實上,仔細把這個前景往前推想,我還真為這個前景越想越激動。
我想:“兒子個性活潑,喜歡時尚,朋友很多,13 歲就知道梳妝打扮,偷噴我的香水……現在加上他喜歡烹飪,干脆快馬加鞭,因勢利導,讓這個孩子大力發展這方面的藝術——如同世間萬業一樣,烹飪作為一種行業,做得不好是一種手藝,做得好,就是一種藝術啊!”
誰見過13 歲就自然流露出對烹飪藝術如此感興趣的少年天才呢?天才難道就是數星星、背單詞、記公式、考大學的“大腦發達、四肢枯萎”的人嗎?當然不是。天才不僅包括陳景潤、華羅庚、李四光、錢學森,天才還包括王軍霞那樣善于跑步的人,包括馬俊仁那種善于養狗的人,也包括鄧亞萍那種善于打乒乓球的“國寶”,更包括徐小平的兒子,一個準備獲得“世界烹飪奧林匹克大賽”金牌的民族英雄!
中國有個偉大的古訓:“360 行,行行出狀元。”可為什么今天,全國人民都在為了一個狀元——高考狀元而奮斗,卻忘記了還有359 行可以成為狀元、獲得成功、贏取財富、享有尊嚴?
在歐洲以及美國,廚師這個職業的收入和受尊重的程度,毫無疑問是中國的廚師們只能羨慕的境界。因為西方人評價一個人,主要以這個人做事的成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評判,而較少以這個人從事的行業來判斷其價值。在美國,一個收廢品的人可以收到去住五星級酒店的境地,他會受到更高的禮遇,因為凸顯在人們眼前的不是他所從事的行業名稱,而是尊重他對社會的貢獻,看他在行業中所獲得的金牌上的“金”,銀牌上的“銀”,這熠熠閃光的“金銀”,才是成功,才是勝利,才是理想……
想到這里,我的郁悶已經完全消失了,心里為兒子充滿了自豪。甚至,我開始擔憂兒子對廚藝的愛好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呢!兒子,好好學烹飪,將來多一條成功的大道、加一層幸福的綠蔭!
下一篇:好孩子聽話, 還是聽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親為我播種希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