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古今中外,普天下父母沒有不望子成龍的。日本父母教子成龍的秘訣是什么呢?據日本《時代》周刊報道,日本父母教養孩子的秘訣就是:共同體驗,日本父母和孩子一起動手。他們并不一味強求或訓斥孩子,而是耐心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和他們一起玩耍
高橋博史是位獸醫,有兩個兒子。一次,高橋夫婦在家中將洗滌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倒在大澡盆里,然后讓孩子站到澡盆中間,再用紗布將呼啦圈纏起來套住孩子。就在夫妻倆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間,夕陽下出現了一個猶如彩虹般絢爛的大泡泡,將孩子整個圍在了里面!
歡呼雀躍的兄弟二人,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這個實驗里,高橋夫婦讓孩子們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不過,高橋博史說:“不必馬上讓他們學會這些知識。只要能和他們一起玩耍,孩子們自然會產生興趣。即使這些實驗不能立竿見影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卻有相當大的幫助。”
“家庭實驗室”
為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橋秀樹干脆建了個“家庭實驗室”,在家中帶著兒子一起做實驗。父子倆拆過自行車,安裝過小馬達,每一次實驗成功,他們
都會無比興奮。父子倆還曾按照兒子的課本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先加熱燒瓶,等燒瓶里的水沸騰后蓋上蓋子,然后將燒瓶底部浸入冷水中,待燒瓶里的水停止沸騰就立馬用冷水從燒瓶頂上澆下來,看看燒瓶里的水會出現什么情況。
課本里解釋的正確答案是:水會再次沸騰。在試驗中,當水再次沸騰的瞬間,高橋秀樹看到了兒子臉上又驚又喜的表情。
學習給爸爸寫信
日本父母十分注意培養與孩子的互信關系,并通過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大石壽美惠的大女兒明子,今年只有8歲,但她的書面表達能力卻十分驚人,原因是她從幼兒園時起就開始記“親子日記”。
大石說:“孩子寫作能力的提高,純屬無心插柳。當初讓她記日記,只是為了讓她跟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才回家的爸爸交流感情。明子的父親每次都用紅色的筆給明子寫回信。”
久而久之,明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時,就能給爸爸寫滿滿一張紙的信了。大石說,
她的兩個女兒“性格各異,應該因材施教,但都要百分之一百地投入”。的確,正如日本知名教育學者親野智所言:父母的投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下一篇:巧妙拒絕孩子的“壞禮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虎媽”遭遇“貓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