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年4月份新學期開始的時候,我都會集中精力糾正孩子們的握筆姿勢。
默寫漢字時,我會在教室里來回查看,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握筆方法。我會假裝翻看他們的漢字筆記,實際上卻是在檢查他們的握筆姿勢是否正確,檢查的同時我還會在調查本上記錄下A、B、C等不同的結果。
A表示握筆的姿勢十分正確。
B表示需要細微地矯正,大拇指的位置過于靠上或者過于靠下,大拇指和食指挨得過緊等等,這些現象都十分常見。
C則表示需要徹底地矯正握筆姿勢。其中問題最多的是中指與食指緊靠在一起,搭在筆桿之上。有不少孩子都會這樣握著筆寫字,不過,這還不算是最糟糕的情況。
有些孩子的握筆姿勢更加奇怪,讓人看后感覺十分驚訝。有的時候我甚至擔心,日后他們在別人面前寫字時不會感到難為情嗎?
以我的經驗來看,握筆姿勢正確,能夠達到A級水平的孩子在35~36人的班級當中大概會有3~4人。達到B級水平的大概會有10人左右,而屬于C級的則會有20人之多,這種比率在每一個年級當中都大體相同。
一旦養成了某種錯誤的握筆習慣就很難改變。10年前,我曾經教過的5年級中,握筆姿勢正確的只有1個人。
如此看來,情況十分糟糕,調查的結果大大出乎我的預料,而在那之前,我認為握筆姿勢正確的孩子至少也會占到一半以上。
正確的握筆姿勢有什么好處?
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又有什么壞處?
那么,不正確的握筆姿勢究竟會引發什么樣的問題呢?
(1)鉛筆不能自如活動,無法寫出正確工整的字。
(2)很難正確地掌控力度,因而施加在筆上的壓力就會隨之減小,這樣一來,寫出來的字就會十分淺,讀起來也感覺費勁,看不清楚。
(3)握筆姿勢不正確,寫一會兒就會感覺疲勞,難以堅持很長的時間,即便勉強寫下去,寫出來的字也會十分雜亂。
(4)還有一些奇怪的握筆姿勢,手指會擋住筆尖的部位,這樣一來,寫字時就會看不清自己的筆畫。為了看見已寫出的部分,身子就不得不向前傾斜,寫出來的字就很容易變得扭曲,坐姿也會十分難看。
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要一邊寫一邊記,一邊寫一邊思考,因此從長遠來看,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就會對學習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那么,正確的握筆姿勢又有哪些好處呢?
答案自然就是與上述內容相反的方面。
(1)能夠十分自如地活動手中的鉛筆,因而也更容易寫出正確工整的字。
(2)力量可以有效地傳達至筆尖,因此不必過多用力就可以確保足夠的筆壓。這樣一來,寫出來的字就會十分清晰,看起來也更加容易。
(3)因為不需要過多用力,所以長時間書寫也不會感覺疲勞。
(4)寫字的過程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已寫出的部分,這樣就可以長時間地保持背身挺直的正確坐姿。
除此之外,對于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來說,掌握正確的姿勢也是十分重要的。
游泳選手為了提高0.1秒的速度,會想盡辦法調整自己的泳姿;
棒球選手為了提高擊打的準確率,也會盡全力去調整自己的姿勢。
同樣,為了寫出正確漂亮的字,調整好正確的握筆姿勢也是非常必要的。
正確的握筆方法是?
那么,正確的握筆方法究竟是怎樣的呢?
在這里,我想引用這一領域中的權威機構——“日本鋼筆書法研究會”出版的《鋼筆書法講座》當中的一段原文。因為是鋼筆書法講座,所以其中附帶有正確的握筆姿勢說明,無論鋼筆還是鉛筆,握筆的方法都是相同的。
(1)中指的指甲根部與大拇指指尖相配合夾住鋼筆,食指搭在筆桿之上,注意一定不要握得太緊。與其說是握筆,不如說是為了避免筆軸從指縫中滑落而進行支撐,以這樣的感覺來形容似乎更加貼切。
(2)無名指及小拇指微微向內彎曲,小拇指指尖輕放在紙面上,保持手部整體的平衡和穩定。
(3)鋼筆與紙面形成的角度約在40~50度之間,鋼筆筆尖平滑的一面始終保持朝上的狀態,這樣書寫起來最為輕松流暢。鋼筆筆桿后部的端頭要指向比右肩微微朝外的方向。
在對握筆方法進行了許多調查和研究之后,我認為上述說明是最為清晰透徹,也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
特別是(1)當中的“中指的指甲根部與大拇指指尖相配合夾住鋼筆,食指搭在筆桿之上”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因為我曾經看過許多版本的握筆指導說明,大部分的解釋都會像下面這樣:
“大拇指和食指將筆夾住,中指在筆桿下方作為支撐。”
然而,如果采用正確的握筆姿勢進行書寫,就會發現其實最重要的應該是大拇指和中指才對,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驗證這一點:
首先擺出正確的握筆姿勢,然后一一拿開其中的每一根手指進行比較。
將大拇指拿開,只留下中指和食指,筆桿就會滑落,完全沒有辦法寫字。
將中指拿開,只留下大拇指及食指,同樣也無法寫字,甚至連筆桿都拿不穩當,勉強去拿的話,食指的位置就不得不做些細微的調整。
然而,如果將食指拿開,只留下大拇指和中指,則依然能夠平穩地握筆和書寫。
如此看來,我們就可以確定“日本鋼筆書法研究會”的指導說明抓住了握筆姿勢當中的要點,解釋得更加到位。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樣的說明太過拘泥于細節,有些過于詳細了,相反“用大拇指和食指將筆夾住,中指在筆桿下方作為支撐”這樣的講述才更加普遍,而且更為大眾所接受。
但是,經過仔細的對比和實踐之后,我認為日本鋼筆書法研究會的說明更加貼切到位。在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時,選擇這樣的說明才更加有益。
希望您能夠指導孩子“先用中指的指甲根部與大拇指指尖配合夾住鋼筆”,然后再讓他們“將食指搭在筆桿之上”。
這樣做會有兩點好處:
首先,這樣的說法能夠明確地告訴孩子中指與筆桿接觸的位置是“中指的指甲根部”,而大多數的握筆說明則沒有講清楚這個位置。
此外,這樣的說法還能夠有效地避免大拇指過于靠近鉛筆筆尖的現象。
有意識地觀察一下孩子們的握筆姿勢就會發現,有不少孩子在握筆時大拇指的位置都會比食指和中指靠前,而“鋼筆書法研究會”的方法則能夠有效地防止這種現象出現。
基于上述理由,我建議各位家長能夠以這個說明為基礎對孩子們的握筆姿勢進行指導。同時,我也建議正在閱讀本書的各位老師也能夠這樣去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我想,在此之前一定有不少家長和老師都是以“大拇指和食指將筆夾住,中指在筆桿下方作為支撐”這種方法去指導孩子的,因此,請您親自實踐并體會一下,究竟哪一種方法更加貼切,更有益于孩子。
如果您也贊同我的觀點,就請您以這種方法去指導孩子吧。同時,我也希望您能夠努力地在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多做宣傳,積極地去普及這種正確的握筆方法。
以上就是我在握筆姿勢問題上的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下一篇:“問題”孩子的背后有個“問題”家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個勤媽媽還是懶媽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