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那天晚飯時,兒子多多驕傲地向全家宣布一條好消息:他在學校舉行的乒乓球小學組比賽中,又獲得了第一名。
我正想祝賀、表揚他幾句。不料,他爸嘴一撇,不以為然地說:“這有啥好得瑟的?光乒乓球打得好,有啥用?啥時像你許靜姐姐一樣,拿個三好生獎狀回來。那才是真本事。”
爸爸的一番奚落,如兜頭一盆冷水,讓兒子原本燦爛的笑臉,瞬間多云轉陰,眼里含著尷尬而又委屈的淚水,低頭一個勁地往嘴巴里扒拉飯。我不滿地糾正他爸說:“兒子的成績確實不如他許靜姐姐。可你那侄女學習雖好,體育上肯定不如多多吧?兩個孩子各有優勢,你能說誰好誰壞?何況男孩,體育好,體格好,思維敏捷,行動靈活,這已經很難得了。你可別要求太高。”
他爸被我“訓”得不服,張嘴還想爭辯,我在桌底下踩了他一腳,于是他適時地對兒子笑了笑,略表歉意。可雖然如此,直到吃完飯,兒子始終悶悶不樂,一句話都沒再說,去了自己的房間。
我收拾完家務,來到兒子房間,關切地問:“兒子,你的冠軍獎杯呢?讓媽媽看看。”
“老師讓放在班級的榮譽柜里了。”兒子懨懨地說。
我興奮地拍著兒子的肩膀說:“兒子你真行!你為班級贏得了榮譽,老師一定特重視、特開心。”
兒子掩飾不住地露出笑意,開心地點點頭,但很快又神情萎頓地說:“可是,爸爸……”
“其實,爸爸是因為太愛你,所以望子成龍心切,要求你樣樣都能優秀、出類拔萃。”我撫摸著兒子的腦袋,打斷他說。“你可不能生他的氣哦。”
兒子想了想,似有所悟地說:“不過,我也不能讓他失望,學習上還是要努力。”
我欣喜地說:“你只要盡力就好,別太苛求自己。”
當然,我的做法,并不是縱容孩子不好好學習。而是覺得,作為家長,不分場合地貶抑孩子的優點,突出他的缺點,要求孩子這也好,那也不能差,提出過高的要求和期望,不但有傷孩子的自尊,還會成為親子關系疏離的根源。
孩子的性格形成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兒童、青少年時期,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嚴苛,很容易給孩子的心靈增加壓力、讓他(她)傷了自尊、失去自信。所以,對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績,家長都要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暗示他糾正缺點和錯誤,他就會非常樂意接受。(呂麥/北京)
下一篇: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去小朋友家做客別忘問長輩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