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我們教導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想一下,我們的父母究竟教給了我們什么?
一位已經是“達人”的朋友在微薄里說:從小學到高中,學校的教育中德育都是重要一環:為人民服務、孝敬父母、尊重社會基本規則,進入大學之后,功利主義成為唯一的標準。前十二年積累起來的一點價值觀,4年就摧毀了,我們實際上除了一點良心渣沒什么價值觀。
一次和一位紅顏舊知煲電話粥,她說:這幾年悟出的道理,都是以前大人在耳邊說出繭子的道理,可偏偏在自己最叛逆的時候聽到,不僅聽不進去,而且還更叛逆。我說,我們從來沒有受到過真正的指導,這么多年,有誰說到我們的“真病”,幫我們糾正一下?父母那代人,沒有讓我們喜歡和自由的關系,又缺乏理解孩子的能力……朋友開玩笑說,那靠你了。我停住,不知如何應。
我們都是被教著長大的,可是有幾句我們還記在心里,就像我們點燈熬油背下的那些理科公式,有幾個我們還記得,有幾個還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且不說和父母關系不好我們逆反故意不聽,且不說大人的話和孩子的心如同水油泡在一起卻不相融,就算是關系好,就算是我們的心向父母敞開如同一個拿掉蓋子的茶杯,我們的父母又能倒給我們點什么?
我們的父母愛我們不假,可他們真的有本事做我們的人生導師么?他們在自己的人生里修了多高的學分呢?他們生命的和諧、滿足指數是多少呢?關于性,父母教導了我們多少?關于愛情,父母比我們多懂多少?關于情緒處理,父母向我們示范得怎樣?關于勇氣,我們從父母那里看到了多少?關于自由,父母向我們展現了多少?關于生命的寬廣和寶貴,父母又是一個怎樣的參照?除了“小心+努力”地爭取活的容易一點,父母還給了我們多少人生愿景?
如果大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充滿著為難和害怕,那么他除了忍受和小心還能教給孩子什么?他怎么能讓孩子有一點膽量和格局?如果大人在自己的夫妻關系中充滿了難題和無奈,那么他怎么教導孩子追求幸福?如果大人對孩子充滿了脾氣甚至拿孩子出氣泄憤,他如何教導孩子處理情緒?如果大人滿臉的焦慮滿心的擔憂,他怎么能讓孩子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如果大人對這個世界一知半解、深陷困惑和沖突,他怎么教自己的孩子看待世界?如果大人狹隘的如同井底之蛙拘謹的如同地鐵車軌,他怎么能不誤了孩子的生命的自由和遼闊?
說不清為什么,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有資格教導孩子,總希望孩子聽自己的。可是,要是孩子真的聽了你們的,就好么?孩子完全聽了你們甚至成為你們,就好么?
父母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教導孩子,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應該按照大人說的做,不聽不行。父母當然有責任教導,可是我們是否應該對我們的教導也有一份警醒,而不是那么理所當然?我們是否應該對我們的教導也懷有一份謙卑,而不是那么頤氣指使?
我總覺得年長者應該向年幼者謙卑。我非常記得小平同志1978年訪日時的態度,當中日雙方就釣魚島問題達不成共識的時候,小平同志說: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些,總能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解決問題。我非常欣賞這個態度。孩子會比我們更聰明,如果我們沒有糟糕到扭曲、悶住孩子的話,孩子會比我們更聰明更有本事,這不僅僅因為他們是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世界,更因為他們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更加的開放和本然,而我們已經被局限。越是小的孩子,越是被“教導”少的孩子,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越是開放和本然,他們的直覺比我們好的多,創造力比我們好的多,而包袱和規條卻比我們少得少,害怕和擔憂比我們少得少。
當你的孩子的生命徐徐展開的時候,你是擔心他還不如你,還是希望他比你更好?如果是前者,想必你會每天對孩子說“這一定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你必須怎樣怎樣,否則的話……”,如果你是后者,你才能說:“孩子,這就是我懂的,這只不過是我有限的理解和經歷,充其量不過一個參考,你有權利也有智慧來選擇如何對待我給你提供的參考,我是你忠誠的師爺,而你才是自己的皇帝。” 文/孟遷
下一篇:孩子之間能否借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關于教子的那些老話對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