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家寶寶快四歲了,不知道是不是爺爺奶奶事事都愛代勞的原因,現在我讓他做什么事,他總說“媽媽來”,比如他玩過的玩具,讓他收拾,他就說“媽媽來”,出門前讓他穿鞋,他也要我幫他系鞋帶,我覺得這樣有點不對勁,請問,我該怎么做,才能幫他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呢?
辣媽支招:雖然每個寶寶都有個體氣質的差異,但肯定沒有天生的“懶寶寶”,事實上,每個寶寶都是帶著強烈的“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的傾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一歲時,他往往會伸出“五爪金龍”,學習自己吃飯,但大人因為怕臟,常常愛強喂;再大一點,他愛滿地亂滾、到處亂走、玩水玩沙,這些看似漫無目的的行為事實上都是在觀察和體驗周圍世界,寶寶的獨立能力也必須建立在這樣的觀察和體驗之下,但大人也往往沒有耐心等待……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身邊上演著無數對寶寶的自主愿望橫加干涉的戲劇,但恰恰是這些成人,等寶寶再大一點時,就會發出“我的寶寶獨立能力不強”的呼聲,如果我是寶寶,也要發出冤哉枉也的呼聲。
幸好,你家寶寶只有四歲,現在糾正還完全來得及,這種糾正要貫穿到生活的每個細節中。在你做家務時,不露痕跡地請他幫你遞個盤拿個碗,態度熱情一點,不要忘記說謝謝,很少有寶寶可以拒絕媽媽這樣的信任;在他玩過玩具后,告訴他收拾玩具是他自己的事,如果他很不情愿,你可以給他講個故事,比如,以玩具的口吻告訴他,你被滿地亂扔是多么難過,如果他不收拾玩具,你以后就再也不跟他玩了。你可以一邊動手收拾玩具,一邊看著他講,沒有一個孩子能拒絕故事的誘惑,他會不由自主地跟你一起收拾的,等慢慢養成了習慣,你就可以擇機退出。
其他類似問題,相信你可以舉一反三。 (明 月)
下一篇:孩子的“傷疤”爹媽別去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識別的四個本能反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