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少榕城家長感嘆,帶孩子的“功力”確實還要“修煉”,不過在執(zhí)行時也得家人配合呀。
的確,帶孩子絕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圍繞其展開的夫妻口角、婆媳之爭頻頻發(fā)生;而家庭之外,年輕媽媽們還要在職場上打拼,經常弄得身心俱疲。孩子出生后,家庭關系、婆媳關系、夫妻關系、工作關系等一系列關系的處理,都考量著每位“80后”媽媽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
突圍婆媳關系
和老人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德慧泉早教中心創(chuàng)始人陳明興曾在本土育兒論壇做過一個調查,問題是:您放心將孩子全權交給老人帶嗎?前后共有211位年輕家長參與投票,調查結果顯示:“不放心,又無可奈何交給老人帶”的占了42.65%。
數(shù)據(jù)表明,隔代教養(yǎng)已經是城市中的普遍現(xiàn)象,由孩子引發(fā)的婆媳矛盾也經常上演。陳明興建議,可以讓老人帶孩子去重視家長教育的早教中心上親子課程。早教機構會對家長進行科學養(yǎng)育方式的指導,年輕家長也可以通過機構巧妙地對父輩做思想工作。
貝因美創(chuàng)始人、首席育嬰專家謝宏提出,和老人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既能互相關照,又不互相干擾。“媳婦首先要感恩和積極分擔。在養(yǎng)育孩子的問題上,平時不要當甩手掌柜,孩子生病或有點小問題的時候,就相互抱怨。”
謝宏建議家長,平時要盡量聽聽老人的意見,多點心平氣和的溝通,有個最簡單的原則可以把持,那就是把公婆當領導。對領導,你很少頂嘴,對領導,你只能理性對待。當然,男人也要在婆媳關系中承擔起責任,一味逃避只會帶來矛盾的積累和爆發(fā)。
突圍夫妻關系
給孩子他爸布置輕松的小任務
盡管隔代教養(yǎng)現(xiàn)象普遍,但不意味著年輕家長們可以當甩手掌柜。謝宏始終倡導父母的親職教育。“有舍才有得,家長可能失去了很多個人時間和空間,但得到的是健康聰明的孩子和更穩(wěn)固的家庭關系,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父母自身也在成長。”
有些爸爸或忙于事業(yè)或因不懂得如何教孩子,而把教育子女的任務扔給媽媽。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兩者的矛盾也就出現(xiàn)了。
“如果老公逃避養(yǎng)育的責任,可以多給他布置一些他能輕松完成的小任務,如洗個奶瓶、拿件衣服之類的,不斷地鼓勵肯定他,再用你的溫柔和寶寶的微笑打動他。男人其實就是個大孩子,他需要你的表揚和贊賞。適當撒撒嬌,叫叫累,讓他體會一下肩上的責任。”
不過,謝宏認為,親子關系不應該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兩人中的‘第三者’, 家長偶爾離開孩子去享受二人世界,不用歉疚,這是讓彼此有個自由呼吸、相互體貼和傾訴的機會。如果孩子長大了卻不能和父母分離,那是父母的失職和家庭教育的失敗。”
“吵架盡量不隔夜,女方睡覺時男方必須主動抱女方,就算女方百般推讓,男方一定要哄到女方睡著……”陳明興借一份網絡上的《80后吵架公約》,教年輕父母巧妙應對夫妻吵架,大家可以“百度”下來學學。
突圍職場關系
做好角色轉換 當個高效媽媽
新手媽媽重返職場,既要兼顧寶寶的吃喝拉撒,又要面對職場的激烈競爭。但人的潛能是無窮的,尤其你已成為了勇敢的母親,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謝宏提醒年輕媽媽在回歸職場之前就要調整好心態(tài),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多與外界接觸,了解職場行情,積極充電,調整生活節(jié)奏,跟上工作的步伐。
最重要的是,得安排合適的人來照顧你的孩子,讓自己無后顧之憂。同時要反復告知孩子即將到來的生活變化,也要強迫自己偶爾離開一下,不要對孩子過分關注。
陳明興指出,“80后”父母的孩提時代,習慣于懶散的較多,以至于他們時間觀念不強,在工作和家庭的安排上,往往不能做到有序調配。所以“時間管理”這門課程,對“80后”父母來說是非修不可的。時間管理大師博恩·崔西的21條時間管理原則就很值得一學。
謝宏建議在職媽媽們在回歸職場后,要在上下班的路上做好角色轉換。上班前和寶寶肌膚相親說“再見”;上班時,投入地工作;下班后,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玩游戲。周末安排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做一個高效媽媽。
“不要指望在職場上因為你是媽媽來博取別人的同情,公司不是家,同事不是你的家人,職場上需要的是你理性冷靜的思考和出色的工作業(yè)績。也不要過多談論孩子及丈夫,把家庭生活痕跡帶到辦公室里。不要過于悠閑地對待您的工作,多找些事情做,讓自己變得更充實,今日事今日畢,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謝宏說。
當工作和孩子實在難以抉擇時,陳明興建議在職媽媽還是選擇和孩子在一起。“因為人生只有一次,童年不會再來。特別是在孩子三歲前,千萬別忽視了父母互動、引導的重要性。當然,在育兒的同時,也別忘了抽些時間給自己充充電,為下一步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80后”育兒如何看?
專家也來亮觀點
謝宏(貝因美創(chuàng)始人、首席育嬰專家):貝因美提倡親職教育,孩子一定要父母自己養(yǎng)!孩子就像一棵幼苗,要及時修正才能長成有用之材,這過程中父母也在不斷反思、修正和提高。有些80后父母“只生不養(yǎng)”,放棄了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也失去了讓自己心智成長的機會。
陳明興(德慧泉早教中心創(chuàng)始人):作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許多“80后”父母自身就是從小在“蜜水”中泡大的,他們的許多能力已被父輩們“剝奪”了,這使得他們在承擔養(yǎng)家責任時顯得很脆弱,而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又讓這一代人承受著過去從未有過的壓力。
許威威(旺嬰媽媽早教中心園長):家長有責任也有義務給孩子一個充滿真、善、美的和諧環(huán)境。無論是處理隔代教養(yǎng)中的矛盾、家庭成員間的沖突,還是各種人際關系的問題,都要以不影響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為前提,再想辦法協(xié)調好各種關系。
王豐年(萬嬰跟蹤早教中心教師):爸爸一定要參與孩子的成長,這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有個最簡單的建議,爸爸們不妨在家附近選擇同一個地點、同一個背景,讓寶貝每隔一段時間就拍上一張,通過相機捕捉孩子一路的成長,這樣會讓你感受到初為人父的幸福和快樂。 本報記者 汪蘭平
下一篇:英國的孩子再淘也不能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感教會你和子女互相關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