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幼兒園教育焦點一
廿年前愛問“我從哪里來”
如今常說“我要和某某結婚”
“被人侵犯,要馬上說‘不好’,還要大聲叫救命,將這件事講給你最信任的人聽!”香港電視一則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公益廣告中有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旁白。那么,什么叫做“信任的人呢?”在某省級幼兒園工作的L老師20多年以來都在教育孩子,如何分辨陌生人和可信任的人,如何保護自己。
L老師表示:“5至10年前,我們讓孩子游泳或者曬日光浴時無論男女都是只脫剩內褲,但現在會讓女孩子上身加一件小背心。和這個年齡的孩子解釋‘性器官’,他們不一定明白,但是老師一定要為他們營造一種氛圍,讓他們從感官上知道自己和異性小朋友不同,從而對自己和異性小朋友的性別角色有一種正確的認知,哪怕還是初步的、粗淺的認識。”
孩子到了中班,幼兒園給他們開設一門叫做《我的身體秘密》的課程,老師會告訴孩子們,男孩和女孩小便時的姿勢不同,但是男孩和女孩都要小心保護好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女孩子不應該讓陌生人碰、摸身上的任何一個部分,男孩子也要保護好自己小便的地方,在玩的時候小心別撞到。“知道了和異性的不同,他們才能理解‘我的身體很特別,別人不能亂碰’。所以說對男女性別角色的正確認識,是他們學習自我保護的基礎。”
除此以外,L老師所在的幼兒園每周還會為孩子們上一次健康衛生常識課,孩子們會學到的內容包括如何分辨“陌生人和可以信任的人”,比如“醫生做檢查時會戴上口罩和手套,如果沒有戴的就一定不是醫生,不要讓他(她)碰自己的身體”。“我們還會結合新聞來教育孩子。像最近我們就會告訴他們:如果有叔叔問你到某個地方怎么走,即使你知道,也不要帶叔叔去。留在原來的位置,用嘴講給他聽、用手指給他看就行了。”
L老師記得,20年前小朋友問得最多的“涉性問題”是“我從哪里來?”而如今,這句話卻變成了“我喜歡某某,我要和他(她)結婚!”有的異性孩子間還會做出親嘴、擁抱等親熱動作。“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孩子們有時候會看見父母這樣表示親昵,也會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因為小班時孩子主要還是靠肢體語言表達情感,老師如果看見了這些親熱動作會告訴孩子,嘴對嘴親吻是不衛生的,可以臉碰臉來“親親”;到了中班,就會和孩子說:“我們不是小BB了,如果你喜歡一個小朋友,和他(她)拉拉手就可以了。”
幼兒園教育焦點二
上中班后要和父母分床睡
教育孩子別“自慰”
在采訪中,已為人母的L老師反復提到一句話:“父母在性方面始終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孩子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提出“為什么媽媽的奶奶那么大呢?”之類問題,L老師表示,父母在這個時候不應該用回避、欺騙的態度,她給出的“參考答案”是:“所有女孩子都一樣,長大了以后身體也會跟著長大,但是不可以用手去碰媽媽或者別的女孩的這個地方,就像不能讓別人隨便碰你的身體一樣。”
她建議,按照現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看,孩子到中班時就應該和父母分床睡。這不僅是出于培養孩子人格獨立的角度考慮,還因為如果女孩和爸爸、男孩和媽媽親熱過度,容易對孩子的性心理產生影響。
但是分床睡應該有過渡,讓孩子逐步適應。這是因為L老師發現,從中班下學期到大班上學期時,每屆總會有幾個孩子在睡覺時做出類似成年人自慰的動作:趴在床上屁股一拱一拱、雙腿夾得緊緊地摩擦陰部,甚至直接把手伸進自己的內褲里。經過觀察,L老師總結出這往往發生在和父母分床、分房睡沒多久的孩子身上。“有些家長一說和孩子分床睡,就‘狠心’整夜都不管孩子。孩子不適應,一時難以睡著,便會玩自己的身體來分散注意力。再有一些孩子夜里憋尿憋醒了不敢上廁所,也會在床鋪上磨啊蹭啊。在偶然的機會下他們發現‘咦,這種感覺也挺舒服、過癮的’,就會慢慢養成習慣。”
她建議父母剛開始和孩子分床睡時,可以在孩子床上放一些枕頭、公仔之類的替代品,在床頭安一盞小夜燈,告訴孩子晚上起來小便時不用害怕,如果實在不行可以叫醒爸爸媽媽。家長也可以在床邊坐一會兒“陪睡”,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也能觀察孩子的睡姿有沒有異樣。“一旦發現類似的行為,家長千萬不要反應過大,更不應打罵,否則對孩子性心理影響很大。我常用的方法是讓孩子在睡覺時仰臥,讓他(她)的腿搭在一床疊成正方形的被子上,這樣可以避免兩腿摩擦,等孩子睡著了再把被子拿開。一般一個月左右孩子自己就會忘了那些‘過癮’的感覺,類似行為自然也不會發生了。”
另外,孩子的生殖器官和外褲摩擦也會引起同樣的快感,容易誘發類似自慰行為,所以孩子上到中班時,家長應該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內褲。但要避免給女孩選購材質過薄、開衩過高甚至類似成人T-Back的款式,這樣的內褲襠部容易集中到一塊,勒住陰部中間部位。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入園前讓孩子自己吃飯如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