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二、自主性家長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以真誠為紐帶,架起教師與家長間的情感之橋是自主性家長活動的堅實基礎[p17]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貴在真誠,教師和家長只有真正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伙伴關系,形成一種親密的感情,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和溝通。家長才會主動關心幼兒園及班級工作,幫助解決各項活動中出現的困難;才能夠使家長變被動配合為主動參與成為幼兒園管理的協作者和參與者。所以,教師必須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
1、教師真心關愛每個孩子
孩子的發展是家長活動的最終目的,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快樂是家長們最最關心的問題。因此,教師只有關心、熱愛每一個孩子,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才會贏得孩子的喜歡和家長的信任。
小三班張朝恒小朋友好幾天嘔吐低熱又查不出毛病,媽媽很著急,但他非常喜歡上幼兒園,媽媽只好擔著心把他送來。恒恒沒吃午飯,兩位老師也很擔心,后來帶他去校醫那里一看,查出是發痧的緣故,吃了半顆克利痧就好了。他媽媽非常感動,寫了一篇短文《孩子交給你們——我放心》以表謝意。[p21]
單潤棋小朋友先天不足,具有較嚴重的自閉癥,集體適應性極差,為了家園能夠積極配合,讓媽媽及時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媽媽在學校非常忙,全部由奶奶接送孩子),兩位教師每天寫有關單潤棋的觀察筆記,在紙上進行交流。兩年下來,孩子進步非常快,家長的感激可想而知。
上述兩例可見,家園密切配合的主動者和推動者應是教師,家園共育必須以理服人(家長),以情動人(家長),但首先應是教師以極其負責的教育態度對待孩子,甚至“放棄自己的大部分時間,奉獻出顆顆愛心”,才能引起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移情性理解,增加教師和家長的親和力。
2、教師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幼兒園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孩子,教師怎樣對待工作也就是怎樣對待孩子,教師的工作態度同樣影響著家長的參與熱情。
我園嘗試主題活動以來,教師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需要收集的資料、材料很多,工作量特別大。開始時,無論采取什么辦法,家長大多冷眼旁觀,很少參與主題活動。但是,當幼兒的作品不斷呈現,主題板的內容不斷更換,活動室的墻飾越來越豐富,家長的態度有了大幅度的改變,參與熱情越來越高。中班段有個主題是“給你一封信”,六個班每班的家長都和孩子用廢紙盒自制別具一格的郵筒,中三班還有兩位家長真的給孩子寄來了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給了老師很多啟示。
當家長看到教師盡心盡責地工作,會由衷地尊敬教師,從而自然而然地參與活動,這樣,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工作關系,也不僅僅是教育孩子方面的研討,而是以教育幼兒為出發點,但又超越育兒的范圍,變成互相啟發、主動體察教育真諦的友誼關系。
3、教師公平對待每個家長
形形色色的家長職業不同,性格迥異,但是不管怎樣的家長都是教師了解幼兒的最好信息源,所以教師必須在心理上一視同仁,接受每一位家長,才能保證家長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
大班曾有一位家長兩次來辦公室告狀,說是老師有偏見,不重視他女兒,孩子身體不好也不及時通知他們,班里的兩位老師沒有因為他告過狀而對他“另眼相看”,也沒有給他女兒“穿小鞋”,而是真心誠意地上門家訪,坦率地剖析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工作中有疏忽之處。
王玉澤的爸爸信奉棍棒教育,孩子范錯總是以打罵來懲罰,久而久之,王玉澤在幼兒園攻擊性也非常強,引起眾多小朋友的反感。為此,老師多次和家長約訪,不厭其煩地商議解決的辦法,力求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最后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只要教師從孩子的發展出發,真誠地對待家長,就能得到家長的尊重和信任,就能真正夯實家園共育的“橋墩”。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孩子不愿上幼兒園另一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創意游戲中培養幼兒情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