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自兒子上幼兒園開始,妻子就相當負責地做起了兒子的“小鬧鐘”,每天很準時地催兒子起床、吃飯和去幼兒園。一兩年下來,兒子也似乎形成了習慣,總是等著媽媽叫醒,然后慢騰騰穿衣服、刷牙和吃飯,永遠不會像大人那樣急三火四地追趕時間。
有一次,妻子感冒發(fā)燒,臨天亮時迷迷糊糊睡著了,我也因頭天晚上多喝了點酒一不小心睡過了頭。當我突然意識到兒子還要上幼兒園匆忙從床上爬起時,已是早上八點零幾分了——遲到是肯定的了。我叫醒兒子并道歉似的告訴他已經(jīng)遲到了,兒子聽后張著大嘴就哭了起來,他一邊慌亂地左腿伸進右腿地穿衣服,一邊不停地抱怨媽媽為什么不早一點叫他。看著他委屈加恐慌的樣子,妻子也一個勁兒地抱怨自己。
有了這次教訓之后,我覺得孩子一天天大了,不能讓他總是對父母依賴,要讓他慢慢獨立,知道依靠誰都不如依靠自己把握。于是,和妻子商量后,我們買了只小鬧鐘放在兒子床頭,讓小鬧鐘每天早上直接將他鬧醒。
剛開始幾天,兒子叫嚷著讓我們將小鬧鐘拿走,他一會兒說小鬧鐘鬧鈴時會嚇他一跳,一會兒又說鬧鐘“嘀嗒嘀嗒”的聲音吵得他睡不著覺,總之,找出各種理由無非是不愿長大。在我和妻子的耐心勸導(dǎo)下,兒子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當然,兒子也有幾次因為“動作”稍慢而遲到,遭到了老師的批評,但也漸漸懂得了自己承擔做錯事的后果。
如今,兒子已上小學四年級了,經(jīng)過鍛煉,他已懂得了自己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
下一篇:“幽默”戰(zhàn)勝“搗蛋”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應(yīng)對幼兒的情緒波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