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在兒童研究所工作期間,接觸到了很多的孩子和母親,他們咨詢一些日常生活中瑣碎的問題,例如;“孩子太內向了”,“孩子總是離不開我”,“英語幼兒園好不好?” 等等。通過觀察,我經常發現母親對自己孩子的狀態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誤解,比如說,孩子覺得學習吃力,但是母親卻認為自己的孩子要比其他同齡的孩子聰明,覺得不需要擔心,或者,孩子在某一方面很有潛力 ,但是由于母親的疏忽或者漠不關心導致了這種潛力沒能得到發展。
只要給孩子提供稍許的幫助,孩子就有可能變得比現在更自信、更幸福。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就覺得萬分惋惜,所以數年來我利用一些教育節目,以小組為單位,對父母們進行了一些指導。在此過程中,我有了如下的感觸:
第一,孩子和母親如同鏡中映像,看到孩子就能看出母親,看著母親就能看出孩子,也就是說,母親對孩子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如果孩子過于內向,不合群,他的母親往往也是內向型;如果孩子活潑開朗,他的母親往往也善于交際;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十之*是由于母親的管制過于嚴厲造成的。
第二,別人的成功事例并不一定適合于自己的孩子。我們就以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最佳時期為例,根據每個孩子的氣質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各不相同,答案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盲從別人的成功事例,應該把自己對孩子的理解放在首位來考慮。
第三,養育孩子不應該成為一種負擔,我們應該盡情享受育兒帶來的快樂。觀察周圍的母親,我們不難發現有些母親時常盼望著,“我的孩子什么時候才能知曉大小便、什么時候才能聽懂話、什么時候才能上幼兒園”,她們把育兒當做了一種負擔,期盼著自身的解放。雖然育兒的每一瞬間都是苦惱和問題的延續,但是換一種角度來說,育兒帶來的快樂、成就感和培育孩子的偉大意義也是獨一無二的。孩子最需要父母呵護的這一段時間,應該是幸??鞓返臅r間。
我以幾年前發表的報刊連載文章為基礎,結合我自身的育兒經驗和兒童研究所的工作經驗,整理出版了這本書。起初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的時候,我是想把自己多年從事兒童心理學各類研究的成果淺顯易懂地提供給父母們,相信父母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幫助。
此次整理出版的時候,我又添加了真實的事例,力圖更加簡單明了地闡述和解釋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了便于父母們的理解,我采用了心理學家鮑姆林德的方法,把媽媽們分成了溺愛型、管制型、自律型和批評型四種類型,并整理了各個類型可能發生的事例。
溺愛型母親是指過于盲目地溺愛孩子,有犧牲精神的母親;批判型母親是只看到孩子的短處,看不到孩子的長處而不斷批判孩子的母親;自律型母親是給孩子無限自由和權限,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的母親。管制型母親是指但凡與孩子有關的事情就都要進行干涉的母親。
但是,“我是屬于哪一個類型”并不是最重要的,如同我們的個性,各個類型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說某一位母親就是屬于哪一個類型,她有可能具備每一個類型的某些特點,所以理解每個類型的長短要遠比判斷屬于哪一個類型重要得多。為了成為一位好母親,一定要理解好各類母親的特點,一定要取長補短。
世界上數萬種工作中,養兒育女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很多父母身兼如此重擔,為了養好育好孩子不斷苦惱和擔心。作為一位心理學家,也作為一位母親,我衷心期盼此書能夠給孩子的爸爸、媽媽們一些幫助和安慰。張有敬
下一篇:小兒孤獨癥的11個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律型母親如何才能教好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