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儼然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家長關門,孩子就生氣,認為只有他關才行;不讓父母給自己洗臉;下樓時硬要家長牽自己的手……孩子想要干什么,家長得順著他的意愿辦,否則就撒嬌哭鬧。嚴重的還會在幼兒園欺負其他同學。打又打不得,說了又不聽,怎么辦呢?
五歲孩子的媽媽李女士說,自己的孩子手里的東西不愿與別人分享,別人的東西卻總想要,如果得不到就哭鬧不止。山東英才銀座幼教集團總園園長趙春梅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矯正,將會導致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的負向性格特征。
趙園長分析說,孩子的這種表現一般有四個原因。首先,可能是自主意識強,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自己動手做,因而表現出很強的獨立性。這類孩子大多積極主動,好勝心強,充滿自信,在集體中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小伙伴服從自己。其次,喜歡自以為是,受自我中心的心理支配,處處要別人聽他的。有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習慣了事事以自我為中心,養成了任性、霸道、獨占的習慣,所以他在集體中也要小伙伴都聽他的,甚至常欺侮別人。還有一種是受環境影響。有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溫暖,家長常使用強制手段來教育孩子,或者父母缺乏民主作風,孩子缺乏應有的自主權。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孩子可能在集體中把受壓抑的情緒發泄到同伴身上或模仿父母的行為,憑借自己個高力大或家庭條件較別人優越就盛氣凌人,強迫小伙伴按自己的意圖行事。此外,還有可能是受錯誤認識的影響。有的孩子可能從小經常受人欺侮,一旦他采取對抗行動而獲勝后,就錯誤地認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于是常使用武力來欺負其他孩子。
金色搖籃嬰幼園李冬梅園長建議,家長不要被孩子左右。孩子一般是以成人的反應來確定自身行為的。如果他們通過家長對哭的反應明白自己的影響,就會用哭鬧來支配大人,滿足自己的心愿。同時,不要有補償感。有些家長覺得自己在童年時代吃過不少苦,現在就不應再讓孩子吃苦,殊不知,這是造成兒童任性、獨占的根源。家長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進行控制和引導,明確確立規矩,讓他們知道什么是該要的,什么是不該要的。此外,應鼓勵和引導孩子把享用的物品先分給家長,使他們懂得去愛別人,先人后己。還需鼓勵孩子合群,關心伙伴,可以有效糾正兒童的“小霸王”獨占行為。
下一篇:學會以正確方式“出風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練書法能降低兒童心理焦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