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感冒了、發熱了,媽媽是自己在家里給他吃藥,還是急著帶他去醫院,抑或迫不急待地讓醫生給他打吊針?呼吸道感染是每個寶寶都容易得的病,卻不是每個媽媽都能正確對待。
誤區一:寶寶呼吸道感染了,必須用抗生素
分析:寶寶呼吸道感染該不該使用抗生素,首先需搞清什么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鼻腔到喉嚨部位的感染,如普通感冒、急性鼻咽炎、扁桃體炎、急性喉炎以及呼吸道周圍器官,如急性中耳炎、會厭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則是指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
寶寶最多發的是普通感冒,常常表現為高熱、鼻塞、咳嗽,驗血常規白細胞并不高,這種普通感冒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必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中,在3~5天后繼發細菌感染的約占40%,沒有引起細菌并發癥的普通感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經過5~7天的發病過程,自己會痊愈。
建議這樣做:如果寶寶確系普通感冒,只需有高熱時對癥服用退熱藥,如無高熱,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家長不必緊張。如果3天后繼發細菌感染,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
誤區二:打吊針,能使抗生素通過血液盡快吸收,比服用效果好
分析:如果寶寶在呼吸道感染時確實需要使用抗生素,且寶寶的胃腸功能吸收良好,應掌握能口服就口服的原則,不應打吊針。
因為幾乎所有的打吊針都是在一天中某一段時間內注射的,不可能分2~3次注射,而醫生算好寶寶1天所需的藥量,在上午(大多會選擇上午)1次注射完。這時,血夜中的藥物濃度很高,而隨著時間過去,藥物逐漸排出體外,中午時藥物濃度已降低,到了夜里則幾乎沒有藥物起作用,這種反復對治療疾病不利。而且,過高藥量的抗生素,也有可能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后果。
建議這樣做:口服抗生素能使藥物較平均地在體內起效,應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抗生素。
誤區三:寶寶發高熱,要用抗生素
分析:發熱其實是人的機體對外界的應激反應,運動、氣候炎熱、吵鬧都會使寶寶體溫升高。發熱有時也是機體對自身的保護反應,有些病毒、細菌適宜在37℃時生長,而體溫升高到39℃時,60%的病毒和細菌可以被殺滅,反而避免寶寶受到更大的傷害。發熱并不一定說明感染,有的寶寶感染了卻并不會發熱。
建議這樣做: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沒有特別的癥狀,發熱時對癥退熱,保持良好的休息,多飲水,不必急著上醫院。如果3天后熱度還沒退,宜到醫院請醫生診治。
誤區四:寶寶體溫超過38℃(肛表38.5℃)才可吃退熱藥
分析:在寶寶發熱急性期,即機體對感染反應初期,不應死板、教條地以38℃為限。退熱藥可每天給寶寶吃3次,退熱藥的作用只是降低體溫,不是治病;而寶寶體溫不是很高時,家長就不致過于緊張,寶寶身體感覺也會舒服一點。
建議這樣做:成人發熱時一般每天服用3次退熱藥,寶寶也宜像成人一樣。媽媽悉心地照料對寶寶恢復健康也是很有效的。
誤區五:肺炎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種,不必太在意
分析:肺炎是寶寶呼吸道感染中最嚴重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目前仍是5歲以下小兒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早期發覺寶寶得了肺炎,對于及時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果寶寶在發熱、咳嗽的同時,出現氣急(呼吸增快),特別是在安靜(睡眠)時呼吸快、鼻翼翕動、胸廓部出現凹陷、嘴唇青紫,則為肺炎。發高熱的寶寶也會呼吸加快,但與患肺炎的寶寶有所區別。發高熱的寶寶體溫每增加1℃呼吸增快4~5次,而患肺炎的寶寶在任何情況下呼吸都會很快。小年齡段的寶寶,如新生兒、體重兒、早產兒、營養不良、有基礎疾病的寶寶,如先天性心臟病、哮喘等,特別容易患肺炎,家長應密切注意。
建議這樣做:如寶寶出現上述癥狀,或是屬于易患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現寶寶有異,應及時帶寶寶上醫院治療,需要住院的話,必須住院。
誤區六:哮喘和感冒是兩回事,有哮喘的寶寶感冒了,只要注意治療感冒就行了
分析:寶寶呼吸道感染與哮喘有著密切的關系。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哮喘發作的一大誘因,肺炎也易誘發哮喘。如果寶寶呼吸道感染時,哮喘也發作了,2個疾病應一起治療,且以治療哮喘為根本。
建議這樣做:如果哮喘寶寶感冒時氣急、肺部有羅音,應考慮上呼吸道感染并發哮喘,而不是肺炎或支氣管肺炎,不可用抗生素。
下一篇:秋季別把孩子這些病誤作感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九類愛生病寶寶的“強壯對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