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妻弟從外國留學歸來。星期天,妻子帶著我和兒子回娘家。
兒子在岳母家玩耍時,不小心摔倒了,手被劃出一道紅印,痛得他哇哇大哭,一下子成了個小淚人。妻子邊給兒子擦淚水邊說,你是個男孩兒,男兒有淚不輕彈啊。你再哭,會被別人笑的。兒子雖小,但我們平時就教育他,要當男子漢,不能當懦夫。兒子聽妻子這么一說,一下子把哭聲憋回肚子里……
此時,妻弟說,姐,你就讓他哭出來吧,這樣憋著不哭,會傷身體的。妻弟是學醫的,他知道不讓兒子哭泣的后果。他對我兒子說,小明,你想哭就放聲哭出來,像剛才那樣哭,你的手就不痛了。兒子有舅舅的支持,果然又放聲哭泣起來。
妻弟說,其實,“男兒有淚不輕彈”,從醫學生理的角度來說,是不對的。男人有淚要多彈。只有把淚彈出來,心里才好受。人之所以要哭,是因為內心受到了刺激,哭是一種宣泄與慰撫,是正常的生理、心理表現,應該順其自然。如果強制不讓哭,那么,內心的宣泄沒法排出,受傷的心靈得不到來自自身的撫慰,生理上就會產生不平衡,多了,久了,身體就會受到損害。
我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古訓禁錮著許多人的思想。如今雖說是新世紀,但舊的觀念仍然影響了一些人。不讓孩子流淚,是我們對孩子教育的誤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害。
妻弟的話,使我重新認識了孩子的眼淚。
妻弟還告訴我,外國醫學家做過一項科學實驗,研究人員把受傷的老鼠分成兩組,一組能流淚,另一組老鼠的淚腺被摘除,意為不讓這組老鼠流淚。實驗結果顯示,流淚那組老鼠,它們的傷口愈合得快,而且傷好后膚色飽滿,精神面貌很好。而被摘掉淚腺的那組老鼠,不但傷口開始擴散、愈合緩慢,而且皮膚也失去彈性,變得枯萎、松弛,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原來,淚水也能治病,它能加快傷口的愈合,還能促使皮膚飽滿細嫩有彈性。
妻弟說,孩子的皮膚之所以細嫩有彈性,除了孩子還小,皮膚正在生長的生理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孩子常流淚。他們通過淚水,筑起了一道保護皮膚的防線。所以,讓孩子流淚,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妻子插話問,難道女人的好皮膚也與淚水有關?妻弟說,是的。女性愛流淚,所以她的皮膚往往比男人好。
此時,我想起了狄更斯的小說《苦海孤舟》中笨伯的話:“哭可以打開肺腑,洗滌面孔,鍛煉眼睛,溫撫脾氣。”
人有喜怒哀樂。孩子是人,就讓他們從小順其自然地成長吧。 (吳思強)
下一篇:孩子像風箏,要握好手中的線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兒童增重不如補腦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