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扎一下手指,就知道孩子缺不缺鈣——— 絕大多數城里孩子都做過這樣的檢測。然而,業內人士卻坦言,查血鈣是最“坑爹”的體檢項目,微量元素檢測基本沒有意義。
□缺鈣血液難體現
“微量元素檢測,除了血鉛外,其它項目沒有一點價值。”一家三甲綜合醫院檢驗科醫生小魯解釋說:“查血鈣是史上最坑人的項目。人體只有1%的鈣在血液中,身體的自我調節會保持血鈣值相對恒定,身體即便‘缺鈣’也很難在血液中得到體現,所以通過查血鈣的方式確定是否缺鈣的做法很荒謬。”
一些醫院檢驗科醫生指出,檢測大部分是醫生主動開的,家長以為是例行檢查,一般都沒有異議。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微量元素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銅鋅鈣鎂鐵鉛。檢測的方式包括測頭發、測尿液、采指血、抽靜脈血等,其中后兩種居多。亞洲兒科營養聯盟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宗一指出,微量元素檢測對儀器和實驗室的環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醫院實驗室能做到。
□利益催“大”微量元素
明知結果不靠譜,為何還要開展檢測?某三甲婦幼保健院檢驗科醫生小蘇說,醫院領導要求開展檢測,創收是重要原因。小魯也表示:“醫院之所以開展,有的是因為兒科醫生和醫院管理層對微量元素檢測存在錯誤認識;有的是即使知道真相也不會主動戳穿這個事情,畢竟增加一個檢測項目就可以多賺錢。”
據記者調查,我國各地微量元素檢測基本都是自費,一次檢查五項(除鉛外)費用低的40元左右,高的近100元。小蘇告訴記者,目前醫院用的主要是國產試劑,五項檢查成本廠家報價7元多,再加上儀器損耗以及人工等成本,這一項目的盈利雖不算太大,但它量大。“微量元素檢測純屬炒作。除醫院外,最大的贏家就是那些賣補品的商家,還有檢測儀器和試劑的生產廠家。”小魯說,這是一個產業鏈。業內人士指出,不僅檢測、開藥增加家長的負擔,更令人擔憂的是,拿不靠譜的檢驗結果去指導用藥,其中潛藏隱患。如補鈣過量會引發高鈣血癥、臟器組織鈣化等;鋅過量則會導致孩子胃腸道不適。
□禁令遭遇“軟執行”
其實,早在2009年,衛生部就專門下發文件要求:“除血鉛檢測外,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不得開展其他重金屬和類金屬的臨床檢測,不得出具臨床檢測報告。”這一規定在現實中明顯遭遇“軟執行”,凸顯了監管的乏力。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表示,醫生不能“紙上看病”。如關于孩子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不能簡單地憑檢測結果做出判斷并開藥,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臨床癥狀、飲食情況以及病史等綜合考慮。“孩子只要是正常飲食,不偏食,沒有先天代謝缺陷,以現在的生活條件一般不缺微量元素。”
丁宗一也表示,家長不應太關注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是否正常,而應該多關注些這樣的問題:了解各種食物中都含有哪些微量元素,含有哪些營養素,如何搭配好一日三餐。(據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下一篇:20個月寶寶突患“搬家焦慮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的方法和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