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前不久博文中發的《寶寶家中意外傷害》的文章點擊率較高,可見意外傷害的話題還是家長們十分關注的問題。現在孩子們開學了(或上幼兒園),在外面活動的時間明顯多于家中,而戶外(學校和幼兒園、街道和公路上)也是孩子們容易發生意外傷害的地方,了解一些戶外活動中孩子的安全防范常識,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
戶外活動意外傷害TOP1——交通事故
5歲以下特別是3到5歲的孩子,已有了自主能力,但對危險卻沒有防范意識,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是在幼兒園,老師們雖然很專業,但畢竟孩子一多,看護不周就容易發生意外。所以家長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交通事故具有高突發性,預防交通事故對孩子的傷害,首先應該從教育孩子做起。孩子慢慢懂事之后,家長要多教孩子一些出行的常識,如紅燈停綠燈行,走路要靠右,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可以多重復地在孩子面前念一些朗朗上口的交通小歌謠,孩子聽多了念多了慢慢就記住了。家長也要嚴守交通規則,給小孩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
戶外活動意外傷害TOP2——溺水
近年來,我國兒童游泳溺水傷亡事故正在逐年增加,以少年兒童居多。在節假日里,家長帶孩子去游戲時如何預防孩子溺水呢?
首先,安全第一,孩子必須在有游泳教練或會游泳的家長的陪同下下水游泳,而且最好選擇正規的游泳池,而且爸爸媽媽一開始就要教會孩子看游泳池內的標記,以免誤入深水池內。
其次,孩子在下水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如活動活動四肢,模仿一些游泳動作,用冷水擦身,以便適應水的溫度,避免游泳時發生抽筋等意外。
最后,孩子入水池前不宜吃東西,因為在水中,水對人體會產生壓力,這樣食物還沒進入孩子的胃里,就被水壓出來倒溢進氣管,容易造成窒息。建議在游泳前半小時可以給孩子吃點食物,做到不餓、不飽脹。同時,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一旦發現孩子感覺不舒服,就馬上帶孩子上岸,以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戶外活動意外傷害TOP3—動物咬傷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調查中顯示,5至9歲兒童被動物咬傷的最多。現在有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文明養寵,如何預防孩子被小動物咬傷呢?一旦咬傷又該如何處理呢?
如果家里孩子還小的話,家長最好不要養小寵物,或者把寵物拴在一個固定的活動范圍,并且不要讓孩子獨自一個人去逗小貓小狗玩,同時,還要記得經常給寵物洗澡,打預防針,防止病菌繁殖。
如果孩子不小心被小貓小狗咬傷,家長應該馬上幫孩子把傷口的臟血擠出,別讓血存在傷口里,否則容易引起感染。如果傷口小,則可以先用肥皂水或者0.1%的苯扎溴銨反復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然后用清水沖干凈,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沖掉,再用2%-3%碘酒或者75%酒精涂擦傷口。如果傷口比較大或者自己不好處理,最好去醫院處理,而且最好要注射狂犬疫苗哦!文/美中宜和
下一篇:廣泛流傳的10大錯誤育兒觀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有寶貝秋季家庭應當常備六類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