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等臨床表現,個別患兒會因病情加重導致死亡。
那么,家長在防治手足口病時應注意什么?兒科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孩子的護理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孩子的護理,以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同時加強居室等環境的空氣流通,使空氣始終保持新鮮。
另外,要讓孩子的生活有規律,不要太晚睡,不要過于勞累,這樣孩子的免疫力不會降低,就不容易生病。家長不要帶孩子到人員比較雜的公共場所或者是不通風的地方,而應帶孩子到戶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活動。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本身能消毒,而且病毒沒有聚集到一定的程度,致病性就沒有那么大。
經常注意孩子是否感染手足口病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感染了手足口病呢?家長要經常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大便情況跟平常有沒有不同。如果有不同的話,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發燒,嗓子是否疼痛或者紅腫,口腔內有沒有潰瘍,手掌、足底、臀部有沒有皰疹。
手足口病的皰疹有一些獨特性,一般是在發燒1到2天后會出現一個口腔皰疹并逐漸變成潰瘍,孩子有口腔疼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癥狀。在口腔黏膜、舌上、軟腭上、咽部,出現紅色的斑丘疹,或者有小水泡,皰疹會破潰,變成小潰瘍。手掌和足底局部的皮疹一般是紅色的,皰疹突出皮膚,水泡樣,但是泡內漿液不多。如果手、足、臀部都出現皰疹,患病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病情輕微的只需進行一般的家庭護理
如果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比較輕微,沒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難或者是疲乏無力、面色灰白等重癥情況,家長只需對孩子進行一般的家庭護理。大多數孩子在患病7天左右可以恢復,家長在家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白開水。另外,還可以加入一點清熱、涼血、抗病毒的中藥,比如感冒沖劑,或者是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這些清熱、涼血的中藥可以幫助孩子恢復體力,抵抗病毒入侵。
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嘔吐或抽風、嗜睡、肢體震顫等神經系統癥狀,家長應立即帶其去正規醫院就醫。
孩子得過手足口病后仍有可能患該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患過某種病毒型手口足病的孩子只對該型手口足病有相應的免疫力,但是多種腸道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是會反復得的。有的孩子會多次患手足口病,比如EV71,這個得了以后是有免疫力的,但是對其他類型的沒有免疫力,所以孩子可以多次得手足口病。
本報記者 吳岱霞
相關報道:兒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識11問
手足口病六條個人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中醫治療掃描
治手足口中醫藥發揮重要作用
學校幼兒園如何預防手足口
手足口患兒家長護理講究多
下一篇:兒童鼻子“臟”危害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攝入過多蛋白質免疫下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