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矮小癥患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北京兒童醫(yī)院內(nèi)分泌遺傳代謝中心主任鞏純秀表示,五成患兒家長對于孩子身高低于同齡人的狀況,在認識上容易走入“孩子晚長、不缺營養(yǎng)、家族遺傳”等三大誤區(qū),從而錯過了矮小癥的最佳診斷治療時機,留下終身遺憾。
鞏純秀解釋說,矮小癥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線(-1.88SD),生長速度不足亦需引起警戒,如:<2歲兒童<7cm/年、4歲至青春期兒童<5cm/年、青春期兒童<6cm/年。
鞏純秀介紹說,引起矮小的病因很多,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fā)性矮小、小于胎齡兒、家族性矮小、體質性青春期延遲、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病如特納綜合征以及一些骨骼疾病等。并非所有的矮小都需要治療,如體質性青春期延遲;也并非所有的身矮都能夠治療,如先天新軟骨發(fā)育不良;但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都應給予治療,如果就診晚了,骨骺近閉,錯過了治療時機,就不能治療了。
鞏純秀說,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對治療的反應越敏感,生長效果越好;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體重越輕,用藥的劑量越小,所花費用也越小。因此,切不可等到發(fā)育后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此時骨骺接近閉合,生長潛力很小,已不再可能達到理想身高。(記者潘波)
下一篇:番瀉葉煮水泡腳,輕松緩解便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預防H7N9:板藍根不是疫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