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上海社科院發布了一份名為《中國“90后”一代消費狀況及與美日韓之比較》的調研報告,其中有一組調查細節說,“向同學或朋友借錢”的中國學生數量遠比美日韓多。中國“90后”的零錢袋、金錢觀還有消費習慣,可能需要調整。但主持此項調研的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也在預測,未來的中國將迎來消費觀念超前的一代人。
中國孩子的零用錢偏多了
喜歡就買,楊雄認為相當一部分“90后”孩子屬于沖動消費型,而這又與他們“來錢比較容易”有關。
這次被調研的“90后”多為就讀于國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1-3年級的在校生,大約1500多名,調研樣本范圍覆蓋六省、市、自治區。
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大城市高中生每月獲得的零花錢平均為250元,比三年前月均185元的水平,已經整整提高了三分之一。北京孩子每月可支配的零花錢最多,約每月303元;上海次之,為270元。
據說,在美日韓等國家,孩子要得到零花錢,與學習沒什么關系,必須多做家務、參加勞動。
2009年中國居民人均年收入為17000多元,月均收入約1400多元。這意味著,在中國,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數已占本國居民月平均收入比例的17%。這個比例在日本和韓國分別是2.8%和2.3%,在美國為4.7%。
一個周末可消費200元
但消費能力還落后于發達國家
小張是城西一所初中的初二學生,一個星期,他的零用錢是200元。“周一到周五,我媽媽是不給我零用錢的,要買什么她付。但是周末,一般我能獲得200元零用錢,可以與同學聚餐活動用。”
調查中發現,33%的中國高中生消費時認為“只要自己覺得喜歡、好看就買,是否有用是次要的”,這個數字低于美日韓約20個百分點。而在回答“喜歡的東西到手后很快就會厭倦”的問題時,表示認同的中國“90后”只有兩成,也低于韓國和日本的“90后”。
這說明,中國孩子在消費能力上與發達國家的孩子還不在一條起跑線上,“量入為出”的傳統消費觀在這代人身上仍有體現。但是,中國一線城市的孩子的消費觀念和能力正在接近發達國家的孩子。
下一篇:慢養是給小孩最好的禮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適時比學前更有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