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不斷地把他送入新的生活中去,讓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
在一個初春的早晨,我們帶著兩個孩子到北海公園去春游,看見一排排高大的楊樹,挺拔的樹干,灰綠色的樹枝,枝枝向上,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回家后卜鏑畫了張《春天的長廊》,畫面上用灰綠色的樹干、鵝黃色的樹枝組成一條春天的長廊。樹下跳躍的孩子與樹上歡唱的小鳥,形成一個跳動的旋律,透出了春天的詩意。
又有一次,在一個冬日的雪天,卜鏑和妹妹在上學路上,看到一排排電線,上面落著許多跳來跳去的小鳥。漫天皆白,只留下上學孩子的兩行足跡。根據這一清新的印象,卜鏑畫了一幅《冬雪》。詩人柯巖看了這幅畫后,高興地題了這樣一首詩:
小鳥,小鳥,
你為什么
不坐在高高的樹梢?
小鳥,小鳥,
你為什么
在電線上來回跳躍?
明白了,明白了,
你們錯把
電線當成五線譜了。
小鳥音符
啊,音符小鳥——
多么美的曲調……
詩人把孩子眼里的美升華了,釀造成藝術的美。
在一個冬日的夜晚,卜鏑偶然向窗外望去——啊,好看極了!從樓上看,街燈下飛舞的雪花像透明的寶石,閃爍著五顏六色的光輝。據此,卜鏑畫了一幅《彩色的雪花》。
卜鏑是在生活中用他自己的眼睛發現了美,然后才表現了這種美。
如果說美術家需要一雙巧手的話,那么首先應該從培養一雙慧眼開始。
羅丹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對美的發現。”培養孩子畫畫從何入手呢?是從一般繪畫技術開始呢,還是從培養孩子一顆美好的心靈與觀察發現美的眼睛開始呢?
我記得傅雷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女神?!崩L畫固然需要一雙巧手,但光靠手產生不了偉大的藝術。眼睛看不見畫,手又怎么能畫出畫來呢?我們對孩子的培養首先是從學會觀察開始的。
觀察不是指人的肉眼僅僅能看見外界的景物,因為這是一般動物都能做到的。藝術家的觀察是對自然的一種選擇,而不受自然的支配。觀察是一種特殊職業的習慣。不會觀察的人在生活中會視而不見,不能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歌德說得好:“藝術家一旦通過觀察掌握了自然,那個對象就不再屬于自然了。”觀察是藝術家創造的開始,觀察是藝術家智力結構的眼睛。藝術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鑄造一個可信的世界,一個有自己面貌的嶄新的藝術世界。
因此,我們培養卜鏑畫畫,不是手把手地教他繪畫技術,而是給他創造各種條件,讓他在豐富的兒童時代生活中,在接觸各種藝術形式中,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自己的雙手去體驗、發現和表現生活中的美。
因此,我們經常利用節假日帶他到他愿意去的地方——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美術館、音樂廳、劇場、電影院,還帶他到山區旅行,到海濱游泳,到工廠參觀,到農村訪問,參加各種有趣味、有意義的活動。
每次活動,卜鏑都在美術日記上記下來。把他的愛,把他的激動,把他眼里、心里的愿望都凝固在紙上。他的日記與日俱增,這些成了他童年生活的縮影。
例如,卜鏑四歲的時候,和妹妹一起看畫冊,他們特別喜歡小熊、兔子、小鹿等動物,每翻過一頁,他們就爭先指著一個可愛的小動物說:“這是我,這是我?!焙⒆觽儛蹌游?,愿意把自己想象成小動物。我們的作家也非常了解這一點,經常用兒童愿意接受的對象——動物世界和植物世界去教育孩子。卜鏑畫畫就是從畫動物開始的,他四五歲時畫猴子、長頸鹿、小馬、青蛙等,一直到現在還畫各種動物。
觀察能力是學習與創作的基礎,在兒童尚未形成健全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通過繪畫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它有助于孩子們從更寬的角度、更多的細節去分析世界、評論世界、表現世界。
下一篇:怎樣應對回家晚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愛心從飼養小動物開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